APP下载

19 067例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2021-12-20吴大洲许亚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性取向献血者血站

谢 铭,吴大洲,柳 娟,许亚莉,仝 昕,吴 迪Δ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 710061;2.西安市中心血站血型科,西安 710061)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等传染病毒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群众扩散,这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BV、HIV 均可通过血液感染,输血途径感染报道不少见,因此想要遏制HBV、HIV的蔓延,除政府环节的努力外,医院也应关注血液安全问题[1]。根据国内、外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HBV感染率约在1%~3%之间,高于国外数据0.5%~2%,而我国各地区HIV 感染率虽然低于国外,但近年却呈上升趋势[2-4]。输血是病毒感染的一个途径,在国外发达国家中输血引发病毒感染的残留风险约在4×10-5左右[5-6]。输血残留风险主要来源于ELISA 窗口期的漏检、病毒变异、检验试剂的低敏感度、人工输血操作失误等方面[7]。虽然我国有一些关于HBV、HIV感染感染的流行病学报道,但尚未见基于HBV、HIV 感染的输血残留风险方面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调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HBV、HIV感染筛查结果,并分析HBV、HIV感染的输血残留风险,以期为输血HBV、HIV感染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及检测

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西安市血站检验的19 067 份血液标本。每份标本使用EDTA-K2 抗凝的负压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液样本2 mL,2~8 ℃低温保存,于抽血次日送市血站。所有研究标本经血站初筛检测,对阴性结果的样品,出具抗体阴性报告。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需送血液检测中心进行复检,如结果为阳性,则需送CDC 使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筛查试剂(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重复检测即为复检试验。若复检呈阳性反应则确诊,若复检或一阴一阳,再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具体检验方法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HBV抗体、HIV抗体试剂盒(供货商:珠海立柱试剂盒试剂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

1.2 观察指标

1.2.1 HBV、HIV 感染率 统计各年份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 感染率。感染判定标准[8-9]:HBV 抗体或HIV 抗体检测为阳性,即ELISA:S/CO≥0.7 为阳性;或0.7≤ELISA:S/CO<1为灰色区,则确诊。

1.2.2 HBV、HIV 感染分布特征 统计HBV、HIV感染在年龄、性别、献血史、民族、文化程度、性取向、居住地(纳入研究人员均为西安市及下属区县范围长期居住5 年以上,以献血时采集的居住地址纳入研究)等上的差异。

1.2.3 输血残余风险评估 采用“流行率/窗口期”经典数学模型对输血残余风险进行评估,参照文献[10-11]的简易“流行率/窗口期”经典数学模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R=(Li/T+E)×Pi×Di,其中R表示输血残余风险,Li:不同分组HBV、HIV总感染率;T表示重复献血间隔时间(单位d);E表示检测误差率;Pi表示重复献血人群HBV、HIV 感染感染率;Di 表示该分组献血人群百分比。重复献血间隔时间由市血站提供数据为413 d。检测误差率:本血站近5年共3 958份血液样本参加间质评检测,7份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故血站检测误差率值取0.177%(7/3 95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性分析采用趋势性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fistic 回归分析献血人群HBV、HIV 感染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19 067例无偿献血志愿者平均(35.12±4.43)岁,其中30岁以下共3 533例,30~50 岁共7 981 例,50岁以上共7 553例;男10 583例,女8 484例;高中及以下4 207 例,大专12 175 例,本科及以上2 685例;汉族16 569 例,少数民族2 498 例;已婚14 083例,未婚4 984 例;城市12 895 例,乡镇4 117 例,农村2 055例;性取向分布正常18 794例,异常273例;首次献血8 135例,重复献血10 932例。

2.2 HBV、HIV感染率分析

19 067 例无偿献血志愿者中确诊HBV、HIV 感染共392例,其中HBV、HIV感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3%(3 368/19 067)、0.13%(24/19 067)。从无偿献血志愿者不同年份HBV、HIV感染检测阳性率分布来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HBV感染率由2015 的1.06%上升到2019 的2.55%,HIV 感染率由2015的0.03%上升到2019的0.25%(P<0.05),见表1。

表1 19 067例无偿献血志愿者的HBV、HIV感染检测结果n(%)

2.3 HBV、HIV感染者基线资料分布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392例HBV、HIV感染无偿献血志愿者在年龄、性别、民族及婚姻分布上较为均衡,均分布在2.06%左右,且在年龄、性别、民族及婚姻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392 例HBV、HIV感染者中,文化程度越低、居住城市者、性取向异常者、重复献血者的感染率较高,且感染率在居住地、文化程度、性取向分及献血史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92 例HBV、HIV 感染无偿献血志愿者基线资料分布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2.4 HBV、HIV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以无偿献血志愿者是否HBV 或HIV 感染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分布(OR=1.791,95%CI=1.017~3.156)、性 取向分布(OR=2.467,95%CI=1.264~4.813)、献血史分布(OR=2.385,95%CI=1.159~4.905)均为影响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 感染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 HBV、HIV感染的输血残余风险分析

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的输血残余总风险为8.27×10-5。从居住情况分布来看,居住于城市者的输血残余风险(8.95×10-5)最高,居住于乡镇者的输血残余风险(3.01×10-5)次之,居住于农村者的输血残余风险(1.02×10-5)最低;从性取向分布来看,性取向异常者的输血残余风险(35.48×10-5)高于性取向正常者的输血残余风险(0.39×10-5);从献血史分布来看,重复献血者的输血残余风险(24.22×10-5)高于首次献血者的输血残余风险(6.67×10-5),见表4。

表4 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的输血残余风险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改变,全球各地HBV、HIV 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全球各国HBV、HIV 感染率报道相差较大,其中在HBV方面我国的感染率高于国外,而HIV虽然低于国外报道水平,但年增长率却仍处于较高水平[12-13]。本研究调查中,HBV、HIV 感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3%、0.13%,在全国各地流调数据中处于中游水平,然而,从献血人群不同年份HBV、HIV感染检测阳性率分布情况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故对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HBV、HIV感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次调查中,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在文化程度较低者、居住城市者、性取向异常者、重复献血者的HBV、HIV 感染感染率较高,这研究结果与既往一些研究存在差异。如李艺等[14]研究显示,HBV、HIV 感染率在年龄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且年龄越大HBV、HIV 感染率越高,该研究分析与高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分析本研究与该研究不相符的原因在于:本次调查人群为中青年人群(18~55岁)。同时,本研究显示,居住地分布、性取向分布、献血史分布均为影响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相关研究[15-17]的结果吻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重复献血是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必须高度重视献血人群的HBV、HIV感染输血残留风险。

感染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在国外献血人群的病毒感染输血残留风险报道中显示,重复献血者HBV、HIV 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德国无偿献血者的HBV 感染率约在6.6~7.0/百万之间,而美国的HBV 感染率约在3.4~5.6/百万之间[18-19],但是我国尚少见无偿献血者HBV、HIV感染输血残留风险的报道,张静等[20]报道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HIV 血液筛查后残余风险约在5.8×10-5左右。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 感染的输血残余总风险(8.27×10-5)远远高于国外报道数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HBV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性传播成为HBV、HIV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目前我国中青年群体性观念逐渐开放,性教育不足、性习惯不良、无保护性行为等成为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风险因子。因此,输血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另外,本研究特意分析了无偿献血者志愿者HBV、HIV 感染的分类危险因素,居住于城市者的输血残余风险(8.95×10-5)高于居住于乡镇者(3.01×10-5)和居住于农村者(1.02×10-5),性取向异常者的输血残余风险(35.48×10-5)高于性取向正常者(0.39×10-5),重复献血者的输血残余风险(24.22×10-5)高于首次献血者(6.67×10-5)。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第一,献血主要人群主要来源于城市居住者,而本地区人口流动性与人口密度较大,HBV、HIV 感染传播风险与传播速度更高,城市生活方式多样性进一步扩大感染区域;第二,性取向异常者风险较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分人群防护意识淡薄、性伴侣不固定等;第三,根据以往研究发现,通常首次献血者人口学特征更为复杂,献血目的不一,被动检出率更大,甚至存在部分带有体检目的献血人群,而重复献血者中受教育水平、公职人员占比更大,对传染性疾病认知度更高,但本研究中重复献血输血残余风险较大,说明采血人员及体检医生需提高专业技能和鉴别意识,不可因再次献血降低咨询评估质量,针对每一位无偿献血者均需仔细咨询确认其生活史。因此,预防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对血液安全带来威胁,必须对居住于城市者、性取向异常者、重复献血者等人群血液给予重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给本地血液安全带来的威胁。

综上所述,本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HBV、HIV感染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居住于城市者、性取向异常者和重复献血者的HBV、HIV 感染率和输血残留风险较高,这给本地区血液安全带来了威胁,应该对这类人群给予重点关注,以期降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输血残余风险。

猜你喜欢

性取向献血者血站
南通市区献血者的体质量指数与肥胖状况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酷儿身份的认同与探索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英格兰明年起看病先问性取向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