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
2021-12-19王崇果
王崇果
摘要: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当下的教育行业和教育从业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广大教育从业者,不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尤其是对于数学科目来说,作为数学水平培养的最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教师任重道远,需要带领学生理解、掌握和内化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带领学生培养数学科目的学科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具有逻辑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决定其能否能够在数学方面进行钻研的关键能力。而思维导图作为同时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学习工具,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科学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现状分析,应对策略研究,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215
引言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思维的实用性思维工具,通过图画,线条,文字等的组合形成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知识网络,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们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思维导图通过对中心重点的延伸,以达到开拓思维,发散思考的作用,通过对主次关系的划分,来促进使用者的逻辑思考能力。而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从业者务必要在保证自身教学任务完成的大前提下,有意识地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接下来将从思维导图的概念,课堂运用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思维发散工具,通过将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各层次主题的关系、主题关键词等文字信息与图像、颜色等要素建立有机联系。这种将思维形象化、抽象化的思维工具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般,将各个信息要素形成联系。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首先确定中间关键词或想法,接着根据确定下来的中间关键词和想法以辐射线或者箭头的形式连接发散出来的想法、任务等。这种放射性的思维方式,使得各种想法和信息要素整合在思维导图中,都可以成为一个思维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外发射思维,发射出来的思维又与其他的关节点相连接,这样每一个连接点又能够成为另外的中心。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必将构成一个具有发散性的立体思维结构。思维导图可以运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的任何方向中,无论是计划的定制,还是笔记的记录,抑或是内容的展示都可以使用思维导体,以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例如在记录笔记时,按部就班的照抄笔记,对于课程安排紧凑的课堂而言,既不利于学生的专注学习,也同样不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重点,准确记忆。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的记录,不仅能够减少记录笔记的时间,促使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听讲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拆分课堂内容,找到课堂重点间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现状分析
1.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无法与教学内容形成高度契合。
2.思维导图偏向于教师使用,不能引导学生体会到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思维导图过于单调,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对策研究
1.教师需要内化思维导图的应用,真正地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高效之处,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思想的传播者,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掌握、理解和内化所教知识。尤其的思维导图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教师都无法体会到思维导图的有用之处,又何谈更好的将思维导图学习法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够真正地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甚至高效运用思维导图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理解、掌握和内化思维导圖教学法,才能够在日常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备课中,在备课前,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所将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围绕课堂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既能够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也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2.教师不但要内化思维导图教学法,还要将思维导图教学外化为思维导图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水平。教师自身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但是通过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来构建高效课堂,务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课时,学生往往混淆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这三者的概念,形状,特点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在加强记忆的同时,牢固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差别和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结束语:思维导图学习法已经渗入我国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已然成为当下有效、高效的潮流学习方式。构建思维导图能够增强知识点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增强记忆效果和效率。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而言,通过对思维导体的运用达到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有很大帮助的。使用思维导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具备数学素养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能量。
参考文献
[1]詹李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21(19):57-58.
[2]魏晓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