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18秦苗
秦苗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教材为中心,适度在教学内容、范围拓展,以此达到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高中历史知识相比初中而言更有深度、更有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历史现象中总结规律,学以致用。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围绕教材内容,而且要结合学生需求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464
前言
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精准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丰富的历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自发思考。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工具,应用性强,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思维导图依托发散性的结构体符合学生的思考习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实现自主性的学习和思考。
1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自主梳理历史知识点,寻找知识点的规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历史知识的难度,将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很多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是多数学生无法精准把握知识核心,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让学生可以自主构架知识体系,是延伸性的思考和学习,继而形成高效课堂。
1.1灵活利用思维导图
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对思维导图的认知,继而才能靈活应用思维导图,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设计丰富的历史活动,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建立知识体系,发挥思维导图的记忆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历史知识体系,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1]。例如,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先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向学生介绍结构图、鱼骨图、树状图、泡泡图等应用范围和特点,之后以“秦始皇的功与论”为思维主体构架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通过和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课程重难点,在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历史课堂的效率。
1.2 在预习环节用思维导图
高中学生的自主预习虽然有目标性,但是依托一定的工具会更有效果,且历史知识庞杂系统,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把控历史知识的核心,一部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师设置简单的思维导图将部分历史知识归纳出来,根据思维导图框架的特点将部分内容空出来,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补充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2]。高中历史知识庞杂,利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预习,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初步建立历史知识图式,当然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也可以设计个性化的预习思维导图,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利用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降低教课程难度。例如,在学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时,教师提前设计预习思维导图,填充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在学生预习过程中进行填充,通过对空缺知识点的补充,学生掌握了预习内容,利用有效的思维导图的工具,让学生自主搭建了历史知识图式,有了简单的历史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教学,可有效提升预习效率。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填充的历史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部分问题,学生填充历史知识点时,可以对不懂的部分进行标记,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学习课程重难点时运用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知识点很多,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关联,也有凸出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便可以梳理出课程的重点难点,也可以凸显出历史知识的关系,抓住历史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才能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对于部分高中生而言,基础较差,对难点和重点的把控不够,传统教学方法也过于含蓄,且在后期的复习中学生无法自主建立知识体系,进而就降低了历史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高中生差异性明显,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同,将历史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再加上学生的自主摸索和思考,可以提升课堂质量[3]。例如,在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时,本课程重点难点是培养学生通过朝代更迭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涉及到的知识点逐一归纳总结出来,并用多媒体将知识图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探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课程重点,提升课堂的整体实效。在设计具体的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图形将知识脉络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朝代更替的历史规律,继而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在学生的自主探讨中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完成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笔记。
2 结 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十分灵活的教学工具,操作便利,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设置,延展性强,创造性强,也可以结合学生思维进行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构建历史地图,将碎片的知识系统化,思维导图是具有引导性的结构体系,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建立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平.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思考[J].新课程,2021(36):166.
[2]龚维红,骆晓燕.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175-176.
[3]周稳.思维导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