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
2021-12-18宋莉
宋莉
摘要:现阶段,老师在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整合,能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德育教育的深度,转变传统刻板说教的模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的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优化老师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392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教师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约束,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其更加叛逆,甚至误入歧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体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要想真正保证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实施会造成显著影响,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则能够促进良好教学氛围的有效构建,教师可以借此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形象、生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真切体会到这一门课程存在的魅力,从而有效优化教学。以“做守法的公民”为例,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即可先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改变传统口述讲解的形式,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一些盗窃、抢劫的真实案例,然后再借助于视频剪辑的方式将他们制作成微课视频,将其作为教学导入,这样就能让学生从感官上更好地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有效感知。同时还能在视频情境中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记忆,让其明白法不可违,同时还能为之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与日常生活建立有效联系。所以当老师让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社会问题或者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时,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在课外和课内建立沟通交流的桥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学习,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效果,提升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时,书中介绍父母对孩子无穷的爱与关心。老师邀请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不好意思进行表达。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时期的新闻,一对母子在地震时被水泥板压住。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就用双臂把水泥板支撑住。几天后,救援人员看到时都震惊了,当他们把水泥板下的小孩救出时,水泥板瞬间就塌落下来,正是伟大的母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这就是亲情之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通过这个材料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父母的爱都有哪些形式呢?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历了哪些美好时光?家意味着什么呢?如何让我们的家更加美好呢?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把书本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微课技术,拓展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想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可以加强对微课技术的运用,这能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相较于其他教学技术而言,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产物,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短小精干,而且还能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各个阶段,并且能够起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在课前预习阶段运用微课,能有效转换学生知识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为之后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打好基础;而课中运用微课技术,能为学生集中讲解重难点,有效突破道德与法治课堂重难点;课后运用微课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能进一步拓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空间,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学习进度,同时及时查缺补漏、巩固课堂所学內容,这样才真正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四、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变得更高,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应试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教学工作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孔繁森》《人民的利益》《最高利益》《国家行动》等影片片段,带动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投影场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辩论是个人利益重要还是国家利益重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结束语
顺应着现代信息化的脚步,课堂当中引入信息技术成了主流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体系具体化、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不断地由理论走向生活实践。因此在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可以不断促进教育制度模式的改革,为其增添新的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发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取向及路径选择[J].学周刊,2021(14):109-110.
[2]温小英.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04):141-142.
[3]金桂花.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合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