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18郑珊
郑珊
摘要: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学生学习中占比较大。数学学科是抽象的、逻辑性强的知识体系代表,对学生数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等必要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若一概而论,学生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自然会有所差异。分层教学正是缓解学生个体差异化存在的有效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学生主体能够受到更完整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77
引言
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入校园,尤其在数学课堂的使用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当前一些数学课堂基本是整体授课的一概而论式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数学分层设计教学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的一种体现,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指导,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感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想要进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设计,首先就要针对学情进行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是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和自信;B层次的学生是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中等水平的学生,这类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一般;C层次的学生是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如班级中的艺术生,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些排斥和厌恶,这是由于他们长期没有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所致,这类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以高中数学“指数函数”教学为例,我会将教学目标分成四个层次:第一,掌握本节课基础知识;第二,能对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第三,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综合应用题目;第四,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较复杂的综合应用题目。对于学困生来说,只需让学生完成第一点即可,学会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慢慢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为日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于中等生来说,需要在完成第一点的基础上再完成第二、第三点,能够在掌握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等生来说,这四点都要能够完成,通过对指数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去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挑战与压力的同时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信心与希望,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三、课堂提问的分层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价值,我们就应该因人而异,针对各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科学地提问。例如,在讲解“对数函数”知识时,面对初级组学生,教师可以以“什么是数函数的定义,用自己的话表述进行表达”作为课堂交流互动问题。此种基本问题简单易回答,也因对数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自身对函数意义基本理解中,能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对学生学习后续函数的图像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中级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对于反函数,谁能说出他的概念和具体的求解方式”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对函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量,对函数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对于高级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根据反函数的知识探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特点并进行总结”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让本身数学能力就很强的学生能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四、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可根据当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模式共同完成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分配,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从而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补充,实现分层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例如在《随机抽样》的教学布置中,教师利用合作教学模式将抽样教学与统计教学相结合,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过程。可以进行学生身高、体重的测量,记录数据和划定题目范围,对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例如有哪些同学达到了平均身高,有多少同学的体重超过了健康标准。然后互相交换统计数据,最后分别估算其他小组的去向。由此表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以此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这种参与感中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去思考,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并在合作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并达到优势互补。
五、课后作业分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式作业布置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将课后作业分层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节课后,教师应及时的部署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能够巩固知识。作业可以分三个层级,对于初级组,应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数值,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对于中级组,应让学生练习关于三角函数的相关习题,让学生能够在习题的解决过程中巩固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并引发思考;对于高级组的同学来说,应让其将三角函数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从生活中引发更多思考,想更深层次探索。
結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分层分组教学法是教师应当掌握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改变原本“直输式”的教学模式,而且多种形式分层任务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压力,于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银福邦.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84-85.
[2]张建新.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12):87-88.
[3]王重阳.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写算,2020(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