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探索

2021-12-18陈鑫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误区互联网

陈鑫云

摘要:互联网+家园共育是值得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从互联网+家园共育的内涵入手,着重论述了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价值,存在的误区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顺利开展等。

关键词:互联网+;家园共育;意义;误区;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73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愈发的变得更先进更发达,互联网的资源也愈发的更丰富。家园共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凸显的教育优势,运用多样化、多元化、多维化的策略,促进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

一、“家园共育”概念内涵剖析

“家园共育”就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协调一致对幼儿实施教育。“家园共育”的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育人理念是相通的,相吻合的。这些纲领性文件同时强调“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而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两者之间应本着平等、合作、尊重、信任的基本性原则。

“家园共育”的存在合理性有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比如,家园共育本身就符合生态发展学的基本观念,这一发展生态学强调幼儿的成长成才发展会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而生态环境又由不同的要件构建而成。家园共育本身就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儿童的学习过程需要儿童自主积极而主动地去进行知识体系的开放建构,而儿童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园共育本身就符合社会互动理论,这种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进行沟通交往以及信息间的传递,有效的社会互动有助于家园共育效率的“最優化”。

二、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价值探寻

“互联网+”教育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11年—2020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中,被作为纲领性文件首次提出。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价值如下:

1、互联网+家园共育有利于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

互联网+家园共育这一模式的运用能让家庭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可以让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更方便,更快捷,更有实效,更“接地气”,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儿童经验的实时分享,使两者间能实现“无缝对接”,能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儿童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实现幼儿园育儿经验向家庭的拓展延伸,更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质量。

2、互联网+家园共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成才

幼儿教育是一种多方位、多元化的教育,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在全面、准确了解幼儿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个别化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其本质上是对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落实。幼儿园可以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及时反馈给家庭,同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或成功经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家园共育这一模式进行实时的链接。

三、互联网+家园共育存在的误区

互联网+家园共育这一模式有其存在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互联网+家园共育实施中家长缺乏主动协调的意识

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实施过程中不少家长缺乏对这一模式的正确认识,导致这类家长与幼儿园的“育人”方式发生脱节,这类家长缺乏主动协调幼儿共同教育幼儿的意识与倾向。

误区之二:互联网+家园共育中家庭一方缺乏“共同”教育的初衷

互联网+家园共育的初衷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教育,重点是“共同”二字人。但不少家庭忽视了“共同”的责任,将幼儿教育的责任加以推卸给幼儿园一方。导致互联网+家园共育失去平衡,导致家园关系的不协调、不对称、不均衡。

四、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运用的措施

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可以利用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无缝对接”。

1、借助于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学习最先进的育人理念

幼儿园可以利用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特色,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并将其有效的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去。同时,家长也可以将教育幼儿的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及时传递给幼儿园,实现家园共育效率的“最大化”,以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幼儿目标的一致性、和谐性、均衡性等。同时,可以让家长切实理解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幼儿园可以将教育幼儿的成功经验实时分享给家长,同时,也可以将育人的失败的误区让家长明晓,以提升家园共育效率。

2、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间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园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精彩瞬间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幼儿家长,当然,教师也可以单独发给某一特定的幼儿,也可以将精彩的瞬间分享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内,让家长及时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出色的表现。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就某一主题发布于班级QQ群或微信群内,鼓励家长为这一主题出谋划策,以发挥家长的教育功能,家长完全可以就自己平时的经验展开讨论研究,将经验分享给他人,实现育人经验的共同增长。当然,教师也可以经常向家长分享成功的、先进的教育幼儿的经验,让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一大课题,我们应正确认识“家园共育”概念的内涵,明白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价值之所在,认清互联网+家园共育的误区,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顺利开展,以实现互联网+家园共育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海玲. "互联网 +"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策略探究[J]. 文学少年, 2020.

[2]陈永琴. 新时期家园共育的新探索[J].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9, 000(006):52,54.

[3]张学圣. 移动互联网助力幼儿园家园共育[J]. 科学咨询, 2019(34):1.

[4]刘娜娜. 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5]陈永康.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合作的实践探究[J]. 知识窗, 2019(16):1.

[6]黄凯健. "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3):33-34.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误区互联网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