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2021-12-18罗流方
罗流方
摘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学生情感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基础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落实情感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188
引言
情感教育事关学生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轻情”的情况,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并不同步,这与传统教育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情感出现问题。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所要面临的新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感情的自然流露,让学生对世界、对自我形成新的认识,并能够积极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有效的沟通、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全面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均不成熟,对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喜欢去挖掘和观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性格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理念,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状态,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的是状态和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进而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小蝌蚪长大的整个过程中用动画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非常形象的感受到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如何演变成青蛙,使原本单调、僵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二)将语文教学与自然及社会相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到大自然中,并且让学生能够更加仔细观察季节的交替以及景物,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感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其情感。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校园中去观察,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由于校园中有更多的绿色植物,有着良好的环境优势,教师便可以找个时间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也可以让学生在秋天的果园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而冬天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色彩的变化。在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便需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资源。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的阅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大自然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最终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通过大自然,发现自己身边的美丽事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真正落实情感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且综合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除了通过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外,小学低年级语文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时政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向小学生进行时政新闻的精准、深刻的解读,倡导学生提高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让学生将关注点放眼到国家,关心民生民意民情,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并立志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祖国的愈加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总而言之,引导学生阅读时政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对语言的掌控能力,而且是有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途径之一。
(四)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广泛地阅读优质课外书籍,因此,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挑选课外读物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进而选择适合学生的经典文章、中外名著,也可以是优质期刊。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阅读计划的合理安排,不能因小失大,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注重积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交流评价,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考查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教育实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合理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构建轻松愉悦、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能够激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转递自己的情感,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从而具备判断事情对与错的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推动语文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蓓锦.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110.
[2]李成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J].青海教育,2020(11):30.
[3]杨晴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