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微知著,与学生的心灵同频共振

2021-12-17唐中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心理特点

唐中云

摘要:经历了长期居家学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生活的学生容易敏感、自我防备、自尊和自卑并存,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实现师生有效沟通,显得更为艰难。而唯有理解学生,才能鼓励和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察微”,即通过观察微小的点滴细节来“看见”学生的情绪变化、兴趣爱好,察微而知著,从而实现和学生的心灵同频共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防疫常态化;师生沟通;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5-0059-05

防疫常态化是指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的状态。第一重含义与当前防控疫情相关,是指即使持续零增长、住院病人清零,也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第二重含义与新冠病毒有关,是指新冠病毒可能会与人类长久相处, “常态化”地存在。我们目前面对的中学生是经历了在家上网课至少一个学期的学生,是在防疫常态化下生活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明显较以往更敏感、更自尊、更脆弱,更容易情绪失控。这是由于在上网课期间,外面各种疫情的信息扑面而来,大人都有些恐慌,何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此外,他们又具有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特质,是个矛盾体。他们兼具自尊和自卑的矛盾,独立和依赖的矛盾,自律和自弃的矛盾,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这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给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带来重重困难。一方面,防疫的常态化,学校要求教师要更好地理解学生,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另一方面,学生越来越敏感,防备心理越来越强,师生的相互理解和心灵沟通越来越困难。

在两难的教育困境中,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究竟是什么? “教育就是倾听学生的声音”。教育就是要 “把自己变成学生,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要求教育者去和学生共情,把自己想象成他们,才会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教育不是把学生变成我们的翻版,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要实现这个目的,关键是理解学生。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呢?

要理解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他们。如同观察四季的变化,我们每天去观察一棵树,叶子发芽了,繁茂了,泛黄了,凋零了,这就是叶子的四季。观察开花,需要天天照看它,天天留意它,给它浇水、施肥、捉虫等,然后我们才能静待花开。因此,理解学生最重要的方法也是细微观察,简称“察微”,通过对最细微处的观察,“察微而知著”,了解学生的特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来和学生交流,实现和学生的同频共振。

察微的前提首先是蹲下来,和学生一起去看他看到的世界,而不是高高在上;要保持心灵上的平等,尊重学生一切离奇的想法。其次,保持好奇的状态,保持求证的姿态,这样察微才有可能。最后,尊重微小,不因事小而不见,不因物小而不睹。在學生在意的小物件、小事上做文章,师生沟通才会真正有效果。

《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陵节:超越等级。孙:通“逊”,符合程序,循序渐进。)归纳起来就是这四个字——“豫、时、逊、摩”。

“禁于未发之谓豫”指一件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你就能够预见它,能够让它不再发生。这跟中国哲学里面“防患于未然”很像,也跟中医里讲的“治未病”一致。“当其可之谓时”意思是做这件事情的时机到了,这就叫及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就是不去超越等级,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实施教育,这叫“逊”,即实施教育要循序渐进。之后再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互相欣赏,这就叫“摩”。“豫”“时”“逊”“摩”正是察微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析”和“联”两个方法。“析”,即理性分析,借助对学生的观察、心理分析,对学习痕迹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理解学生;“联”即联系,把学生联系起来,联系到“伟大事物”旁边来(“伟大事物”是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的那些把师生召集到一起的形成师生教育共同体的知识、价值、理念等),联系到老师的身边来。

一、“豫”:预先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中的矛盾体”

“豫”不仅指知识方面,要预先备课,还包括预先了解学生的总体特点和个性特点。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中学生是“成长中的矛盾体”加“敏感、脆弱的易折体”的结合。

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知怎么了,很容易受刺激。有些事情在往常都不是事情,现在却都可以成为刺激他们、导致他们情绪出问题的导火索,例如没收手机、打电话联系家长、要求穿校服等。除了社会压力对校园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他们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居家学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困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恐惧无人倾诉,隐私无处可逃,放纵让自己厌恶,亲子矛盾无孔不入等。所以,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我们要更为小心地观察,即察微,了解其敏感性和防备心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一个学生和妈妈吵架,他踢了妈妈,而妈妈生气之下就去敲班主任的门(班主任住得比较近),学生跪在地上求妈妈:“妈妈我错了。”于是妈妈没有再敲班主任的门。第二天,学生和往常一样上学,丝毫没有一点家里发生矛盾的迹象,妈妈也极力掩饰。但是在学生那里,这件事情是发生了的,他时刻留意班主任是不是发现了他和母亲的矛盾。在日常的交流中,也回避说这件事。因此,新时期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理解性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这是因为学生有敏感性和防备心理的特点。

每个人都是既属于群体,又是富有个性的。要做到“豫”,首先要了解中学生的特点,我把它归纳为“成长中的矛盾体”。一位中学生,既是追求独立的又是情感依赖的,既是追求理性的有时候又会意气用事,既保持着高度自尊又容易自卑,既追求特立独行又渴望集体的认可,既初生牛犊不怕虎又谨小慎微,他既强烈自律有时候面对诱惑又难以自拔。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可能答应你今天不玩手机,但是第二天就没有做到。你可能会觉得很受伤,但当你看到了他既强烈自律又面对诱惑难以自拔的特点,你就会发现,此时的他正需要教育的关怀和监督,这样就不会给他贴上“难以管教”的标签。

了解了这些特点,作为教师,当我们置身于中学生群体当中,就不会因对我们的感情投入学生不是特别在意而感到受伤;也不会因为他有时候特别理性,有时候又说出一两句特别伤人的话,而感到受刺激。你会觉得他的看似不合常理的矛盾的表现,其实正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投入感情,和他们共情;又需要保持理性,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同时教会他们冷静、独立、自律。

(二)共情:理解学生的“法宝”

理解学生的一个法宝就是“共情”。把你的热情和对学生的了解结合起来的那个情才是“共情”,否则就是一厢情愿,而一厢情愿永远都是受伤的。一个对教育教学没有热情的教师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每个教师当初在选择报考师范专业的时候,或者走进学校去找工作的时候,都怀抱着一颗热情的心。当然,有一颗热情的心并不意味着能把教育工作做好。我们看到在教师群体当中的每个人,无一不是热情而投入,但却有很多教师带着伤痕累累的心退休或者离开了教育岗位。所以,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共情”,共情的基础是察微得到的“共同事实”。

我在语文课上看到一个学生在画超人。我拿了起来,一翻,整个本子画的都是超人。我决定不用“没收”这个词,而用“收藏”这个词。我说:“这个本子老师收藏了,你如果想要,就要复印件吧。”下课了,学生表现出很不乐意的样子,我于是好奇地向他请教画里面的内容、想法。我说:“你的理想是不是当超人,以后帮助更多的人?”他说:“是的。”“那就要好好上课,学更多的本领,实现自己的理想。老师来帮你实现好不好?我留下复印件收藏起来,如果你背下今天我讲的这首诗歌,我就还给你原件。”他高兴地回去了,当天果真完成了背诵,拿走了原件。

在这件事情中,我很尊重学生的爱好,而且从这个小事情中看到了学生的理想,由此找到了我和学生的“共情点”,从而变“师生冲突”为“师生合作完成人生理想”。这一切都建立在我的体察微小并尊重微小的基础上。

共情有时候不一定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生生共情达到理解的效果。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来得子,很宠爱孩子。这个孩子非常沉迷于游戏,经常上着学就回家打游戏去了。据他说,他打游戏还能赚钱。有一天他还很嘲讽地看着我说:“老师,您读了那么多年书才考上大学,毕业当老师,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如我一两天晚上打游戏挣得多。”我反问:“能挣那么多啊?那你给唐老师也挣点。”有一天他又回家打游戏去了,再也不愿来上课了。他父亲来找我,这位老父亲老泪纵横,要给我下跪,让我想办法让孩子读完高中。看着他,我也忍不住流泪了,我连忙扶起他,答应试试来帮一帮他。我对他说:“您先回去,明天请您再来一趟,我有一封信送给小马,您让他看完信之后再做上不上学的决定。”

回到班里,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的好朋友小马,现在想在家打游戏,不上学了。我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写封信把他劝回来。一定要考虑他是怎么想的,如何才能够打动他。谁把他劝回来了,我就给谁打高分,而且请大家吃冰激凌。”学生们觉得这项语文作业非常有意思,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多。我觉得学生更懂学生,他们写得肯定比我好,因为老师说的那些话,小马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我把学生们写的信装进信封,交给了那位老父亲。第二天早上,我很开心地看到,这个颓丧的沉迷游戏的小马剪掉了长发,跟在老父亲的身后,有点不好意思地跟我打招呼,然后背着书包,低着头进了教室。全体学生都为他热烈鼓掌。

小马重返教室上课,是生生间共情的力量。这源自我对小马的察微,我发现他特别重情谊。在父亲规劝无用的情况下,我的规劝也会很无力,所以,我转而求助于他的伙伴们,于是小马回来了。

二、“时”和“逊”:抓住时机,循序渐进地施加影响

理解了学生之后,教师需要在“当其可之谓时”,即在学生最合适的时候去“不陵节而施之”,循序渐进地施加影响。

有时候我们要设计一个适当的情景;有时候教育的情境当中就有这样合适的时机,我们要去把握;有时候设置的活动遇到了障碍,就要适时地进行调整。“当其可之谓时”,“可”是教育育人的最佳时机,“可”提醒我们教书育人一定要学会适时调整,甚至不断地调整,调到那个合适的“节点”。学生在学校有很多时间,从早上7:30到下午6:00放学,将近11个小时,不是每一天都是合适的时间,也不是每一小时都是合适的时间。当他求助于老师的时候,当他想改变而不能的时候,这个时机就来临了。

有一天,美术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们班小张又捣乱了。”然后小张跟我讲:“上课太无聊了,我和老师不过聊了一下学术问题而已。”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处处和老师作对,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呢?”“我是害怕,我害怕自己太听话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那也不必用任性来当个性啊,用才华当标签才是最恰当的呀。”“我以前不懂,觉得自己浑身别扭,不那样都不行。”“哈哈,长大了就好了。”之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个学生有什么才华,因为他用刺儿头的方式來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关注,如果不找到他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他还会继续捣乱。

经过长期的细微观察,我发现小张在课间总是抱着一个系列的哲学书看,那是商务印书馆的一套译文丛书,有《理想国》《形而上学》《论自杀》《纯粹理性批判》等,而且他还喜欢抄这些书;他热爱运动,一到中午就去羽毛球馆;他对写作课充满期待,经常问我下堂课是不是要写作文。我特别去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他期待很高;但他成绩不好,不是很在意自己的成绩。

做了这些调查之后,我开始对他进行“重塑”。首先,我隆重邀请他在班会上做演讲。他问我:“老师,我讲什么呢?”我说:“你讲柏拉图吧,我看你经常在读。”他很惊讶我知道他崇拜柏拉图。他兴奋地准备演讲稿,演讲的PPT都是英文的,他讲了美德的层次、国家的层次等,同学们崇拜的目光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其次,他喜欢写作,我就单独指导他写作。他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我精心批改过的,他由此在写作上爆发出了极高的热情,我推荐他参加作文竞赛,高一下学期他获得了“语文报杯”国家级特等奖。

最后彻底让他变得积极上进、自强自律的是那个“特定的教育时机”的来临:小张的姥姥生病了,他很痛苦,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姥姥。他向我求助的时候,我内心很感动,觉得他终于长大了。我建议他当姥姥身边的大人,管好自己的事情,然后想办法让姥姥变得积极起来。就这样,在姥姥生病的时候,小张完成了从“刺儿头”到“积极好学的学生”的蜕变。高三时,他顺利地申请到了自己中意的大学,成为意大利某知名大学建筑系的一名学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我们不知道那个教育时机什么时候出现,但是只要一直在学生身边察微,就会发现并抓住它,然后循序渐进地促成学生的转变。

三、“摩”:引导学生在观摹中互相肯定、互相欣赏

“摩”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欣赏。我们现在有各种技术手段,可以进行“摩”。“摩”之后还需要“相观而善”。发现“善”之后,要去借鉴“善”,要做到“见贤思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相观摩、互相欣赏、互相借鉴是极其重要的过程。

在“摩”的方面,我的做法是,通过发公众号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目前我的公众号“国文偶悟”已经推送了470多篇文章,学生的文章占到了四分之一,我自己写的文章占到了四分之三,关注的人有3300多人。“摩”可以让学生的文章被更多的人阅读,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学生吕博涵在他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中画了一个“孤独”的图示,非常新颖,我把这篇文章推送之后,阅读量达到了875人次。吕博涵在受到大家的肯定后,写作热情高涨,成为一位写作发烧友。黄逸菲的课堂习作“一碗有温度的面”也有一千多的阅读量。公众号使学生们的文章被更多的读者“看见”,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我还喜欢通过搞活动的方式来为学生们提供“互相观摩”的舞台。上学期线上讲课期间,我组织了全年级的“红楼梦小讲堂”活动,我给每个班十分钟的时间,选出《红楼梦》讲得好的人,让他(她)来录一段小视频,内容主要讲人物分析,比如男孩系列、女孩系列,放在网课中给全年级观看,引领大家阅读《红楼梦》,效果极好。我们还组织了《三国演义》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上,我们让每个班级抽取《三国演义》中的某个情节,进行入场式表演,这个环节新颖、有趣。此外还有现代诗歌比赛和小说大奖赛。我们去年在线上进行了“华辰杯首届小说大奖赛”,比赛以“手机”为命题,全年级交了600多篇作品,最后汇集成一本书。在这个“摩”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肯定,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们还举办了“诸子百家融入现代生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选择某一家的思想,用现代的故事来演绎诸子哲学思想的用途。学生们人人是演员,所有人都要进入角色去阐释对诸子思想的理解。这样的观摩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诸子思想的兴趣,还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正把学生由纯粹的课堂的聆听者变为课本剧的编剧和小小思想家,师生一起享受了一场诸子思想的盛宴,所获良多。

四、“析”:启动课堂观察,解读学生的心理需要

我们还可以启动课堂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心理分析,来帮助我们解读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作为语文教师,你会发现,学生的随笔、作文、诗歌甚至课堂的涂鸦都是他们情绪情感的流露。教师从细微处观察,捕捉其中传达的“心灵信息”,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发现他们的心理需要,然后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

对学生的作品做心理分析是比较好的理解学生的途径。在学生习作练笔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素材。

如某位高一学生的诗作《大地上的异乡者》:

我仰望

无尽的夜空

没有可摘的星辰

在茫茫的宇宙中

我是一颗小小的尘埃

黑暗中星尘太孤寂

流星划过夜空

也无法实现我的幻梦

夜空中最亮的星

也不能指引我前行

天上没有鹊桥

月上没有寒宫

相会又如何

我是大地上的异乡者

读完这首诗,我体验到一种非常强烈的孤独感,感觉整个地球都抛弃了自己,为什么一个刚刚开学一个月的高一的孩子会这么孤独?于是,课后我和该学生的母亲联系上了,了解到原来该学生与父亲在报课外班一事上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我说:“你要特别关注孩子啊。他感到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你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多沟通。”

这首诗歌透露出来的孤独感让我捕捉到了,通过和孩子父母的沟通,顺利化解了亲子间的矛盾,从而避免了一场心理危机。

五、“联”:借力“伟大事物”,构建师生“生命共同体”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指出,我们的课堂是基于伟大事物将师生紧密相连的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共同认识的那个对象。师生围绕伟大事物展开各种活动,如同原始人围坐在篝火旁边举行各种活动一样。伟大事物就是那个篝火,它照亮师生,温暖师生。

对这个共同体,帕克·帕尔默有几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我们邀请多元化进入我们的共同体之内,不是为了行政上正确,而是因为伟大事物各式各样的奥秘需要多元的观点。”某节课上,我说:“庄子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我这个井口大的井底之蛙不能嘲笑你这个井口小的井底之蛙呢?”(这种挑战在以前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我呼唤多元进入课堂,不仅表示对我们不可知的世界,对我们身边的经典都要心存敬畏和永持谦卑,并且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师生平等对话,共同用谦卑的态度去认识伟大事物,通过伟大事物去建立那個“共同体”,互相会意,互相成就。就如同舒婷《致橡树》里说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这个“伟大事物”可以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可以是体育活动。在运动会上,伟大事物就是运动会的各种项目。作为教师,置身运动会上,体会学生运动员的各种喜乐,也进入了学生的心灵。那四个百米接力队员为了获得冠军进行了一年的训练,那个3000米的选手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耐力无敌等。置身在学生的故事中,我们也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共同的“心灵旅行”,对于旅行中的同伴,学生会敞开心扉,把他心底的故事告诉教师,教师也就拥有了打开学生心扉的“秘密钥匙”。

经历过居家学习的学生更为敏感,心理上的防备也更强。对于教师来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过程更为艰难,考验也会更多。但是只要潜下心来,运用上述的察微方法,自会成为学生的知心人,从而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促进他们成长。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那摇动的频率、节奏和时机,是要靠教师敏锐的“察微”来完成的。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心理特点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字时代中职学校师生沟通现状调查(教师卷)调查报告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尊重和理解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