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思考

2021-12-15孔伊莎

科教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孔伊莎

摘 要 本文以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和教育改革创新需求,探寻能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民办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途径策略与方式,期望在不断实行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教育发展目标。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2.022

Thoughts on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ONG Yisha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7)

Abstract Taking the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explores the way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fully integr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ects that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ly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ffectively integrate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r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implement the task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modern education.

Keywords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y

1 中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背景下,发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价值作用,探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政教育的途径,能够在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结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当代大学生们学习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意义。掌握其中代表和体现的各种思想精华,树立自身正确、清晰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能够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与立场观念。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视个人品行和道德规范意识的培养,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重视对学生们思想观念的引导和指证,能够培养学生们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厚德载物的素质以及贵德重义等价值观念。[1]而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发展让当代大学生过早接触大量、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其中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和享乐主义也会影响部分学生们的思想行为意识。尤其是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观念,夹杂在大量的娱乐信息和个性化咨询推荐当中混淆视听,学生们自身思想观念意识不坚定或者辨别能力不足,比较容易形成过分看重金钱名利、盲目攀比等思想行为意识和观念,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和带有不良目的引导者的“韭菜”或者盲目追随者。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武装学生们的精神思想与思维意识,能够从根源上提升学生们的评判能力和是非观念意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除专业课程知识之外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另外,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能够从思想认知等方面提升学生们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水平,让学生们在校园环境中接受各种锻炼和引导,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和自我适应能力,真正成为一名自信、自强、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反思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地思想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政治觉悟,但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和道德素养提升并不是速成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们的成长发展需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各种外因、困难和影响因素也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避免过于刻板或者单一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限制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与思维观念的有效成长与进步。[2]

現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迎合新时期教育改革需求,做好教学创新和突破是比较重要的方向与目标,面临的形势多变的创新改革局面高校需要克服众多困难与阻碍。其中,部分民办高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竞争实力,会将提高就业率、学校经济和品牌效益放在首位,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充分落实并不是完全有利的,处理不当甚至会限制和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一些形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激进式的手段措施,过于看重教育发展结果,忽视了教育引导过程,可能并没有充分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和实效性作用发挥到位,甚至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心态和想法,形成对民族文化和政治发展现状的局限性理解和认识。错误的教育教学措施和形式化的观念想法并不符合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进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当中,严格遵循高校思政教育原则,积极摒弃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措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作用价值,能够进一步保障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

3.1 明确教育方向重点,深化思政教育改革

教育过程当中,坚定教学理念、明确教育教学重点方向,深化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3]

首先,完善课程教学结构、丰富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活动,摆脱传统教育时期单一、刻板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将学生们的成长发展需求放在首位,以学生们为教学主体开展思政课程教育,能够有效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认知情况与精神发展需求。其次,依据民办高校实际教学条件和发展状况,加强对思政教育的建设与投入。通过营造良好校园教学氛围和文化环境,建立与学生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们主动关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铺垫思政课程教学设计和引导,提升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例如: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民办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整合、传承、弘扬地主阵地,大力宣传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能够在不断丰富思政课程教育内容的同时,引导莘莘学子将红色精神深入“血液”和内心。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政治教育引导,发挥民办高校教育特点,创新课程教学形式,引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境式教育引导和“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领和组织学生们重温历史,体验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对现代化社会带来的发展和影响,教育活动期间,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思想上进意识,教导学生们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促使学生们主动珍惜时光认真学习、努力上进、善于思考,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爱国主义青年。最后,善于总结和发现现有不足,以学生的视角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结合多元化教学元素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也能够让学生们在丰富的学习体验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中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从而提升奠定学生们文化积累与文化素养,提升学生们综合能力。

3.2 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挖掘文化价值

根据课本教材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思政课程知识内容,认识和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思政教育以及专业教学的重要作用,能够树立学生们清晰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积极性,调动学生们课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课本内容中有关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内容,充分诠释了“五老精神”内涵,鼓励学生们收集更多相似素材和先烈事迹,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共情,采用情感渗透和文化教育引导的方式巩固课程知识重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和影响力。[4]

根据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价值作用。例如:对于院校内部的课程教学资源和教研成果,加强内部教研探究,磨合思政教学课程设计安排,录制一些示范课程视频,能够有效丰富内部教学资源数据库,积累更多课程教学经验,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丰富思政教学资源数据信息,进一步达成和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们的观念想法和学习状态,融入文化教育引导和实践教学训练,能够进一步发掘统合文化育人和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效果。例如:加强家校合作,增加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机会,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结合一些家校合作活动与互动交流机会,向家长传输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指导方法,也能够提升学生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构建高效率校园网络环境和融媒体平台,增加院校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们主动和院校教师互动交流,主动分享学习成果以及自己遇到的生活、学习困难。

多途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思想状态和想法,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从业观念、未来规划等情况,能够增加与学生们的接触交流机会的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进而采用更加合适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教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和思维认知。另外,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让教师拥有更多机会引导学生,发挥榜样、个人魅力和带头等作用价值,多维度评价和引导学生们建立清晰的思想价值观念。[5]其间,对于一些未来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处理原则等细节问题,也能够运用课上、课下等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细致化的指导,达成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保障学生们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3.3 创新教育形式措施,丰富教育策略方法

丰富的课程教学形式与教学措施,能够给予学生们新颖的学习体验,同时规避单一、传统思政教育活动与形式造成的学习枯燥感。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讲解过程中,很多抽象化的知识概念学生体验和感受不足,容易被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教育环境等因素分散学习经历。为此,重点关注院校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发展与素质培育,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创新式的教学策略,丰富学生们的思政学习体验,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们文化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例如:关注学生们的业余娱乐生活,发挥民办高校团组织的组织带头作用,组织学生们一同参与院校党团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思政传播活动。为了方便院校学生共同参与相关主题活动,可以采取线上、线下联合行动,通过直播文化传播宣传会、专题座谈会,线上讨论热点时政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共同关注传统文化传播与院校思政活动进展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于校园文化以及思政教育理念传播的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与思政意识水平。

3.4 充分利用资源空间,开拓教育阵地布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民办高校内外部教育空间和教育资源,联合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组织、设立、搭建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任务,能够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见识,增加学生们的实践锻炼机会。

依托于民办高校特点,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与教学措施,有助于不断开拓教育阵地,构建良好院校教学氛围与教育格局。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一些民俗文化、国学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主題竞赛,增加学生们主动接触、聆听历史,感悟传统文化的机会。在院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性活动中,可以设立一些文化传播的任务目标,组织学生们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感受,自主宣传、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多元化的实践和参与经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与学习方式,也能够引导学生们将思想政治学习和文化传承、发扬化作一种习惯,确保在不断扩大思政教育影响范围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思政宣讲员和文化传播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作用,完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结构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当中,丰富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感受,增加学生们的思政学习阅历水平,能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们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锻炼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认知观念,引导学生成为一名有民族自信和文化传承责任感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唐贵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J].教育研究,2020,3(9):176-177.

[2] 魏晓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文教资料,2020,(9):69-70,73.

[3] 孟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

[4] 牛垚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20,No.539(14):75-78.

[5] 李晓彤.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中外交流,2019,(11):69.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