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创意美工坊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14蒋奕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作坊实践幼儿

【摘 要】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游戏。在课程游戏化推进的过程中,带有专门领域色彩的工坊游戏也越来越流行。本文将从创意美工坊的实践出发,从创意美工坊的含义、开展的意义以及如何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和教师的支持策略来分析,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工作坊;创意美工坊;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234-0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既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然而很多幼儿园由于活动场地小、班额大等问题,无法进行多项游戏的开展。因此,怎样整合各班现有资源,扩大幼儿自由游戏的场所;如何设计活动,提供幼儿深度学习的可能;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帮助幼儿向高水平游戏发展成了许多幼儿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在学习瑞吉欧项目教学理念后提出了“畅游工坊”项目,而本文所说的创意美工坊则是“畅游工坊”中承担美术教育的场所。

一、幼儿创意美工坊的概念

文献资料显示,“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1960年,美国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将“工作坊”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和对社区环境议题的讨论。本意为工作的场合,有小巧精致之意,文化意味较浓。

艺术教育是以完整的人为对象,把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作为目标,把幼儿的完整、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即艺术教育是一种真正塑造完整的人的教育。对于幼儿而言,美术活动是幼儿借以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幼儿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现在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局限于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简单的涂涂画画,而是更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创意想法,更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1]。

结合工作坊的概念与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意美工坊应运而生。在创意美工坊中,幼儿可以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做工坊的主人。在这里,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创作、进行主题游戏的权利。在人员安排上打破了年龄的界限以及班级的界限,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工坊进行流动,根据项目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换,从而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创意美工坊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是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尝试,让幼儿自己去摸索。因此,创意美工坊是集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的学习模式。在融洽的环境氛围下,它是以快乐、满足和创造为目的,师幼共同创设的能将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一种开放游戏。

二、开展幼儿创意美工坊的意义

创意美术工坊中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这样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培养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也能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幼儿在艺术创作中,不仅是把他们已有经验表达出来,有时也会把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展现出来。幼儿的手、眼、脑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创意美工坊就能成为幼儿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从而真正达到《指南》中所要求的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目标。

同时,创意美工坊的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幼儿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想象,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创造力惊人,美术表达的形式多样,恰巧能够让幼儿去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在实际操作中,幼儿需要去摸索绘画的方法,尝试自己构图,动手能力、布局能力自然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材料的多样性又能促进幼儿去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色彩搭配、材料组合等活动让幼儿的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三、實施幼儿创意美工坊活动的策略

在《指南》的引领下,如何开展创意美工坊的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笔者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主题的来源

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活动的主题往往是由教师作为主导,教师进行活动预设、投入固定的材料后,让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创作。但在创意美工坊,这样的活动主题往往难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致,并且一些主题不贴近幼儿生活,这样的活动没有太大的教育价值。因此,笔者将选择主题的权利交给幼儿。每一学期,教师仅预设四个主题,当幼儿有了新的想法或者更好的建议时,就会调整和替换相关主题。如幼儿把红色和白色的彩泥进行混泥后联想到了火锅店的肥牛,于是便把工坊变成了“火锅店”。又如在疫情的影响下,幼儿想去旅游的计划被搁置,于是萌生了要在工坊里制作长城的想法。又如幼儿园周边要进行大改造,幼儿想要自己来造一个未来小区。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能成为活动主题,引发一场有意义、有趣的活动。

(二)活动的组织

有了活动的主题,接下来就要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下一步活动。如在主题活动“火锅店”中,虽然有了肥牛的故事,幼儿也用彩泥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火锅菜,但是幼儿的思路局限在了做菜上面。于是,笔者决定带幼儿实地考察一下火锅店,在真实的场景中,幼儿可能更有想法。果然,幼儿带着调查表走进火锅店后,有了新的发现。火锅菜可以做套餐吗,火锅店里有什么样的锅底呢,火锅店的装修风格、菜单是什么样的,火锅店的工作人员都在做什么……活动有了新的思路,幼儿的创作热情再次高涨,整个冬天大家都在创意美工坊里“开着”特色火锅店。

(三)游戏的回顾

工坊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必然要进行游戏的回顾与反思。这不仅仅是为创意美工坊的项目课程留下丰富的过程性资料,也是幼儿分享游戏经验、教师优化游戏路径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每一次的游戏之后,笔者会分组请幼儿进行经验分享,分享他们的趣事或者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之后又是如何解决的。此外,还会请幼儿每天完成绘画游戏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在创意美工坊的故事。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有的幼儿每天会记录不同的事,每天的重点都不一样;有的幼儿会对某件事做持续几天的记录。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个人记录、游戏日记、小组讨论、集体分享的结合,不仅让幼儿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倾听同伴的想法[2]。

四、幼儿创意美工坊活动中教师应如何支持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工坊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创意坊的活动中,教师又应该如何来支持幼儿的发展,从而推动游戏的发展呢?笔者从外在环境和内在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创意美工坊与其他工坊最不同的就是需要营造一个特别的环境。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那么,工坊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也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幼儿设计工坊的环境,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墙面上主要呈现的是幼儿的游戏过程和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同时,工坊环境也会根据主题来进行设计,如开火锅店时会把工坊布置得红红火火。这样积极互动的环境,不仅与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相吻合,也能服务于其开展的项目活动,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幼儿甚至家长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环境。

(二)找到预设与“冲突”的平衡点

每一个项目活动之前,教师或多或少都会对活动进行预设。虽然教师尽力从儿童视角进行活动的预设,但幼兒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的预设就会与幼儿的活动形成“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找到预设和冲突的平衡点则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自省自己的预设是否是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来设计的。其次,要判断幼儿的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在操作技能上,幼儿是否能够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最后,教师要及时挖掘幼儿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生成新的创意活动[3]。

(三)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创意美工坊要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在每一次的项目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如在制作长城的活动中,没有去过长城的幼儿会不知从何入手,于是笔者给幼儿展示长城的图片、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问幼儿:“长城是什么样子的?长城由哪些部分组成?怎样让你的长城更像长城呢?”教师还可以建议幼儿制作出与其他小组不同的长城,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幼儿们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长城作品。最后,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家长们,鼓励家长对幼儿进行表扬,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创意美工坊玩的是美工,玩的是创意。站在儿童视角,基于儿童立场的活动,一定会让每个幼儿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邓玉娟.创意美工活动在学前儿童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

[2]顾艳梅.农村幼儿园美工活动中利用自然物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8(22).

[3]朱丽丹.利用学习型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12).

【作者简介】

蒋奕(1993~),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工作坊实践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