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探究体验式教学策略

2021-12-14吴锦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欣赏课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摘 要】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立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施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开展体验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使学生发挥自主性,体验、探究美术知识。本文将以“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这节课为例,理论结合实践地阐述初中美术欣赏课探究体验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探究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110-02

《义务教育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具体情境,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探究学习、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美术不可缺少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正是这种教学形式的具体体现。立足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新课改要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以自主学习为教学主线,以探究学习为主导,体验学习为核心,以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边体验、边探究,建构知识,锻炼能力,由此提高教学效果。以“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有效实施探究体验式教学的保证。所以,在探究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首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立足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情境关系的阐述,教师可将创设情境作为调动学生兴趣的主要方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在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1]。

在“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先站在讲台上问候学生。基于问候场景,教师可提出问题:“老师问候大家,是在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你们觉得互相问候是直接表达呢还是间接表达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结合亲身经历,对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思考,对间接情感表达和直接情感表达产生初步的认知。接着,教师可利用课件呈现古诗《无题》(李商隐),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思考古诗中情感的表达方式。诵读的过程,正是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迁移古诗词学习经验,与诗人进行情感互动,切实地感受到间接表达的情感。根据学生体验情境的情况,教师可顺势自然地进行总结:“情感表达方式是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的。美术作品中也蕴含着情感,体现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情感的抒发和理念的表达》,看看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由此可见,有效地创设导入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新课内容,便于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深入探究。

二、探究新知,体验感悟

探究新知是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完成的基本活动。美术欣赏课上对新知的探究,是以建立感悟为主要途径的。学生想要获得感悟,就需要亲身体验。所以,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知内容,应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使他们自主、合作地进行感悟,顺其自然地探究到新知,实现对新知内容的有效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探究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探究新知[2]。

在“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達”这节课上,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乐曲,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边倾听边在脑海中描绘自己父亲的形象。如此能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中,借助描绘父亲形象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在播放乐曲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描述父亲形象,述说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学生的畅所欲言,能使本节课的情感因素愈加浓厚。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是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见图1。

立足作品,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和你刚才在脑海中描述的父亲形象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受到问题的启发,学生尤其边观察作品边思考,从细节发现父亲形象的特点。接着,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罗中立创作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从背景信息入手,进一步分析作品中父亲形象的特点。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作品,结合作品背景,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感知作品中的情感。

如作品的父亲很是沧桑,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作品中的父亲是中国农民的缩影,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坚强和乐观……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教师可揭示视觉艺术形象与精神情感的关系。然后,教师利用课件继续展示《霍去病墓—马踏匈奴》《击鼓说唱俑》《呐喊》(蒙克)等作品,引导对这些作品的视觉艺术和情感理念进行探究。在此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小组成员碰撞思维,深入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增强情感感知力。由此可见,在新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探究所学,感知作品内涵,轻松地掌握新知,使他们应用所学,自主探究,学会鉴赏美术作品,锻炼美术鉴赏能力。

三、领会应用,赏析评述

欣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自主欣赏作品,对作品进行评述。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经历了探究体验活动,不仅掌握了新知,还积累了鉴赏经验。立足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要继续创设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应用所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评述,由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在“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所得,创设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角色中应用所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扮演美术博物馆的演讲人员,让学生采用抽签的方式选择不同的美术作品。然后让学生扮演讲解员利用课件展现不同的美术作品,应用学习到美术专业术语,对作品内容进行介绍。在体验角色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能欣赏到大量的美术作品,自主地利用所学。对美术作品鉴赏分析。此外,学生还可以倾听同学的讲解,结合身的欣赏情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桥梁,与同学进行交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过渡到表达的深层情感中,由此深入思维地感受到作品的真正价值。在讲解员讲解后,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讲解情况,及时地进行评价,指出讲解优点,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指出讲解不足,提出弥补不足的建议,使学生完善赏析评述经验,提升赏析评述水平。教学实践表明,在美术欣赏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角色,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应用所学,赏析评述美术作品,自然而然地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还可以使他们切实积累赏析美术作品的经验,锻炼美术赏析能力,促进学生提升审美素养。

四、课堂总结,内化感知

课堂总结是学生内化课堂感知的主要活动。在美术欣赏课上,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能获取知识,积累经验。但是,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教师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使全体学生实现协同发展,尤其借此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知水平[4]。

在“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欣赏课上,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学习了哪些知识,是如何学习到这些知识的。自主反思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总结课堂所学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地认知所学,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接着,教师可随机挑选学生展现自己的反思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引导,同时也使其他学生“有則改之无则加勉”。然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应用类任务:“每天,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学生喜欢用写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今天,通过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我们知道了绘画可以在记录事情的同时表达情感。所以,请大家在课后,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感触颇深的场景,并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作品中。完成作品之后,将作品拍照,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云课堂平台,以供其他学生欣赏”如此做法,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课堂所学,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还能使他们灵活地应用所学,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的认知,促进学生提升美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探究体验式教学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美术欣赏。所以,在实施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探究新知,体验感悟;领会应用,赏析评述;课堂总结,内化感知。让学生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合作地探究新知内容,积累美术欣赏经验,锻炼美术赏析评述能力,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超群.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6).

[2]刘欢.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9(7).

[3]王佰娟.初中美术欣赏课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J].家长,2019(16).

[4]屈颖.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应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吴锦(198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欣赏。

猜你喜欢

欣赏课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