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音乐“拍打”出来

2021-12-13刘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教学指导节奏感小学音乐

刘欲

摘要: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点,学生必须扎实掌握。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阶段,综合能力薄弱,节奏这类概念性强的知识点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学习起来相对困难,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合理开发律动课堂,让学生在拍打、敲击和律动中将节奏精准地表现出来,可以有效提高音乐节奏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课堂;节奏感;教学指导

传统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局限性强,在普及节奏知识期间,由于缺乏一定的代入感,导致学生体验质量较差。一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薄弱,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将律动理念引入音乐课堂,让抽象的节奏变得更具体、更直观。此外,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我还发现律动课堂趣味性和灵动性很强,深受小学生喜爱,便于结合课堂游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异样的效果。不过,律动课堂的设计并非盲目的,它一方面要符合当前学情,更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深度探究律动课堂与节奏教学的圆融措施,构建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中之重。

一、构建律动情境,点燃学生情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如果直接将节奏的知识点阐述给他们,不但无法令他们理解,甚至还会让很多学生感觉索然无味,继而放弃学习。在缔造律动课堂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律动情境,让视觉与听觉形成双重的体验,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感受节奏。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还能赋予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为例:这是一首2/4拍的歌谣风的歌曲,一段体结构,节奏简单,主要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不过,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却如同天书般“高大上”,甚至有的学生直言“看到名字就觉得很难”。如果学生还未接触便觉得难,这种心理负担势必会给他们之后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为了降低学生的压力,我在开课之前先是给他们播放了一段有趣的舞蹈视频。视频中扮演小动物的小朋友们跳着俏皮可爱的舞蹈,并跟随节奏变换肢体动作。在这期间,我询问学生“大家看一看,听一听,当音乐进行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候,小朋友的动作发生了哪些变化,能否找到其中的规律?”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难,却又充满了挑战性,学生仿佛投入到了游戏情境中,一边观察视频中的动作,一边模仿,并尝试寻找动作变化的规律。就这样,原本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课堂,在不知不觉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点燃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总的来讲,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爱玩的年纪,很多有趣的化名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引出視频期间,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以及演员们的服装造型,无不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所以,他们才会一改常态,积极地投入到新课探索当中。这样一来,不但为新课节奏的引出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有效地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赋予了他们快乐的体验。

二、自由编创动作,感受节奏之韵

当我们利用视频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还要顺势引导学生利用律动的方式亲身感受节奏,以此提高他们对节奏的感知漂亮。但是,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很难将所有知识全部提炼而出。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课堂内容合理简化教学,并通过拆分节奏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体验,以此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节奏记于心中,加深理解。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数鸭子》为例:这节课的重点节奏型为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教学期间,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节奏型,我在授课期间将歌词进行了拆分,然后逐个乐句进行讲解,以此降低学生的压力。譬如乐句“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其中包含了一个四分休止符,那么如何让学生认知和记忆这个休止符呢?对此,我我以模仿鸭子的叫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鸭子叫的基础上,找到乐句中的四分休止符。

师:这一段很欢快,我能否能将其中的四分休止符找出来呢?

师:现在我们把歌词替换为“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同学们尝试在心理将它吟诵出来,并感受一下每个句的尾音的特点。

生:前一句中的最后的一个嘎的音是向下的,而第二句中的最后一个嘎的音似乎是向上的。

师:能否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随着音乐的不断律动,学生开始扬起手臂,并缓慢降低手臂,随后再次扬起手臂。就这样,他们的动作逐步与音乐的节奏相靠拢,此时,当我再次询问他们如何理解四分休止符时,学生便会用具体的动作进行诠释。下一步,我又要求学生一边唱出来,一边做动作,以此感受歌曲的节奏型。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学生与音乐的节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正所谓“身随乐动”。随后,在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的四分音符时,我们可以采取相同的方法,由此降低知识的难度与学习的深度,让学生在半玩半学中将知识吃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活环境、天赋、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一节课中,往往会存在有的学生吸收知识快速,有的学生学习缓慢的情况。对此,我们在构建律动情境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引入分层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由此确保全体学生均衡发展,共同进步。

三、组织课后活动,丰富声乐体验

小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急于求成。故此,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课后、课下活动的设计,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灵动多变的音乐活动中感受节奏的韵味。

譬如结合节奏、歌词等元素编织小舞蹈,并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进行表演,这样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节奏意识,同时还能满足他们对玩的追求,由此让他们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获得无尽的快乐。如《数鸭子》的歌词——“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活动中,学生可以事先根据歌词提供的内容编织动作,并确保动作与节奏的吻合,随后再跟随音乐进行舞动。此时,我们可以随机选择几名学生担任评委,观察表演者的动作。期间,如果表演者没能找准节奏的“点”,担任评委的学生需要指出来,并表明错在哪里。这样一来,不但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严谨、生动,同时还间接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能力与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节奏卡点类的电子游戏,并引导学生在台前进行操作。起初,学生需要通过看来点击屏幕,随着他们对节奏的感知越加深刻,他们会逐渐摆脱对视觉的依赖,并通过听的方式完成操作。这种变相的练习方法不但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同时还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是促进他们的节奏感与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当然,在出示游戏期间,我们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免学生过分沉浸在游戏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但会严重干扰他们的专注力,还会浪费课堂时间。

总而言之,律动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节奏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它不但用直观地方式呈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趣味,更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节奏的神奇。另一方面,律动课堂的引入也改变了一些学生的错误认知,让他们对音乐知识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这份变化恰恰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关键。不过,一年级的小学生的专注力相对较差,同一种教学手段很难长期发挥作用。所以,如何围绕律动课堂构建灵动多变的节奏教学方案,赋予学生不一样的体验,还需要我们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鲁文苹.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5):25

[2]张翼.试论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05):15

猜你喜欢

教学指导节奏感小学音乐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