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估

2021-12-13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西昌市障碍因素凉山州

王 娟 何 优

一、引言

贫困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和热门议题。历经30多年的扶贫开发,使得中国在减贫工作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贫困人口还是贫困发生率均有大幅下降。但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经济落后等原因,脱贫依旧困难重重。凉山州作为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之一,人口综合素质不高是贫困的因,亦是贫困的果,两者间的恶性循环不被打破,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相对于救济式的扶贫,教育扶贫因其更有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提升扶贫的质量,同时兼顾教育与经济发展两个层面的需求,所以这种更持久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扶贫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教育提高了人口的综合素质,是解决贫困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司树杰等,2016)。国务院扶贫办2018年颁布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再次强调了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中的一个,也是国家教育扶贫的重点区域。凉山州贫困地区有其他贫困区域的共性,也有民族贫困地区的特性。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它集中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大特殊州情”于一体,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贫困问题十分突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占比很大。其教育发展起步晚、基础差、财政自给率低,与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差距很大。因此,深入深度贫困自治州调研当地教育现状与发展情况,评估教育脱贫工作实际效果,找出与目标的差距,精准分析影响教育脱贫差距背后的障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研究重点,其研究经验与分析,也为改进民族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调研地区及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凉山州较有代表性的喜德县、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昭觉县4个县市为调研样本地区。截至2018年底,从经济发展程度上讲,凉山州首府西昌市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下辖6个街道、8个镇、29个乡,城镇化率为58.92%。喜德县下辖24个乡镇170个行政村;彝族人口20.18万人,占总人口的90.5%,是个地处山区、以农为主、彝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地貌复杂,人口13.99万人,下辖29个乡镇,113个行政村。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下辖47个乡镇,271个行政村,人口达到33.23万人,其中彝族占98.4%。

评估涉及三大方面:执行者、被执行者与执行手段。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是上级政府下达,下级政府按照政策要求给予辖区居民实施教育帮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扶贫的对象是凉山州的常住居民,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教育扶贫政策时,必须从居民的视角考虑当地居民被帮助感受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笔者借鉴已有文献,结合凉山州的实际调研情况,设计了基于凉山州居民满意度的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绩效评估体系。

本文选择的问卷调查范围涉及4个县市超过554个行政村,鉴于样本的完整性、代表性、数据有效性及调研成本等原因,随机选择了4个县市3个乡镇进行调研,调研问卷共发放并回收600份,平均分布在12个乡镇范围内。调研时间从2017年9月开始,分别在每个乡镇调研,收发问卷,直到2017年底结束。对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后显示,Cronbach的α系数均大于0.74,KMO值均大于0.83,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1。这意味着此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同时意味着调查数据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居民教育扶贫的客观情况。调研在每个乡镇选择50人进行了访谈调研并完成调查问卷,分析了凉山州调研区域被调查居民的基本特征情况。调研的四大区域中大部分被调查居民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接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基本一致,只有木里藏族自治县被调研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偏低。本次调查中,在充分确保具有代表性和区域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搜集与获取数据的科学性,保证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评估模型

本文使用熵权TOPSIS模型来分析凉山州教育贫困政策执行效果(高洁芝等,2018)。TOPSIS模型是广泛应用的决策技术,主要用来解决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是基于距离作为标准评价的方法。具体来讲,此方法首先在一定数量的评估对象下,设定优化后最优的主体目标,通过测度分析现状离最优目标的远近来计算距离目标的接近程度,以此分析现状的优劣。而文章使用的熵权TOPSIS模型与传统的TOPSIS法相比,改进了评估对象与最优目标之间正负理想解的取值公式(鲁春阳等,2011),使得评估对象与最优目标之间的实际情况更为准确,最终的评估结果更科学。

本文同时对影响政策执行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识别出影响教育扶贫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具体模型的建立需要设置因子贡献度(单一因素对凉山州教育扶贫总目标的权重大小),指标偏度各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值与最优目标值之间的距离),与障碍度(各个单一指标对凉山州教育扶贫总目标的影响程度)。

四、评估结果与障碍因素分析

(一)评估结果分析

根据文章搜集的调研问卷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凉山州4个县市教育扶贫政策评估指标得正、负理想解发现,西昌市对于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综合绩效高些;喜德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调整的满意度比较高;木里藏族自治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对象范围较为满意;昭觉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形式较为满意。因此,对于教育扶贫执行过程中较为满意的事项,在凉山州4个不同的县市中均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相互学习优秀的实施经验,才可以更好地执行教育扶贫政策。文章利用调研数据计算,得到凉山州4个县市教育扶贫政策的评估结果,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实施评估后的绩效等级较高的是西昌市,其次是昭觉县、喜德县,较差的是木里藏族自治县。

(二)障碍因素分析

对喜德县而言,教育扶贫财政支出项目公开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绩效障碍度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教育扶贫执行情况监督与管理满意度、教育扶贫执行标准满意度、教育扶贫对象范围满意度及教育扶贫形式的满意度。教育扶贫执行情况监督与管理满意度是影响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及昭觉县政策执行最大的障碍因素。政策执行中监督与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居民对于教育扶贫政策执行效果产生了极大不满,这是影响绩效的主要障碍。除此之外,影响西昌市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的障碍因素还有教育扶贫形式、教育扶贫政策动态调整过程、教育扶贫执行标准及对象范围。作为民族自治区域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在调研样本中的扶贫绩效相对较低,对教育扶贫整体不满意,对教育扶贫政策动态调整过程、扶贫形式及执行标准的不满意是影响整体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木里藏族自治县不利的地理自然条件,直接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发达,进而影响了政策推进,同时由于当地文化及语言沟通障碍,使得短时间内现代化教育理念不能及时奏效。对昭觉县而言,对教育扶贫财政支出项目公开并不满意,对教育扶贫执行标准、对象范围及政策动态调整过程的不满意,是影响整体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

五、结语

文章利用熵权TOPSIS模型,以喜德县、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昭觉县4个县市为调研的样本地区,对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绩效进行了评估,并识别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障碍因素,主要结论为:第一,相对而言,西昌市对于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综合绩效高些,喜德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调整满意度比较高,木里藏族自治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对象范围较为满意,昭觉县对于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形式较为满意。第二,凉山州教育扶贫政策实施评估后绩效等级较高的是西昌市,其次是昭觉县、喜德县,较差的是木里藏族自治县。第三,影响各个市县的障碍因素各不相同。

猜你喜欢

西昌市障碍因素凉山州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西昌市棚中棚早春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障碍及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