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与改善策略

2021-12-11陆玲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1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陆玲

摘要:计算教学至关重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为此创设符合现实的运算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算规律,丰富运算练习活动,伴随着习惯养成教育,逐步优化学生的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做准备。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与改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反思;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需求,小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时期,然而部分的教师仍然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了在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旧式的教学模式跟不上当前时代的脚步。部分教师以自己的经验和课本上的案例制订教学计划,单纯地向学生传输知识,没有重点分析班级内的实际教学情况,使教学计划没有起到作用,数学课堂的质量也不甚理想。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分析

(1)计算活动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一直无法对计算知识产生学习兴趣,那么他们也很难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学习计算知识。然而,纵观教学现实可以发现,小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普遍存在兴趣低迷的现实问题,原因则是一成不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产生了认知疲劳,学生对计算课毫无期待,反而心生枯燥乏味之感。小学生的性格单纯,行为直接,在兴趣低迷的状态下,小学生并不会主动参与数学练习活动,也必然难以形成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而且,由于教师的讲为课堂主流,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不多,所以他们也难以自主迁移运算经验,时常陷入认知误区,难以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自然无法自主学习计算知识。

(二)练习机会较少,难以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比较重视算理教学,即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运算道理,所以教师会耗费大量精力去解释加、减、乘、除这四个运算概念,以便让学生巩固知识记忆。但是,“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足够的计算练习,即便小学生可以理解算理知识,却依然难以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无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应用题数量庞杂,教师旨在由此实现生活化教学改革,但是如果小学生尚未打好计算知识基础,那么就很难自主迁移算理算法知识,自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运算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计算教学策略

(一)夯实学生基础,巩固计算法则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应注重学生计算基础的夯实,巩固学生对数学计算法则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在计算过程中学会正确计算数学内容,提高计算能力。巩固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实现了有迹可循而不是胡乱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形成固定的计算逻辑,通过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实现有效计算的发展目标。小学数学计算法则众多,其核心在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图形的公式。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性逻辑,在计算过程中学会利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对加减乘除的计算逻辑来看,教师应帮助学生强化计算先算小括号然后在算乘除,最后再算加减的计算逻辑,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计算逻辑混乱的情况;对于图形的公式计算则以记住公式、套用公式为主,如果公式记不住显然无法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基础的夯实,在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计算的思维和逻辑,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计算法则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在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巩固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法则、公式、概念的解析工作,在讲解过程中既要注重计算的逻辑也要注重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从计算法则的原理上进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主动去灵活变通,避免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

(2)注重计算检验,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计算检验的习惯,导致学生计算時经常出现错误。事实上只要稍微检验一下,一些常见的数学计算问题都可以找出来。由此可见,计算检验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计算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要为学生检验习惯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计算检验的培训工作。小学生计算检验习惯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1)检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计算检验习惯需要注重检验方法,让学生灵活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主要是口算检验和公式检验等内容。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利用竖式计算以后需要对计算式进行口算检验,通过口算与竖式计算的结果对比来判断自身的计算是否正确,而公式的验算也是计算检验的一种。在公式计算完成以后,教师要利用公式的推导公式再次对计算进行推导,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总之,计算检验方法指导对提升学生计算检验能力,培养学生检验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计算提供必要的指导,实现有效辅导的教育发展目标。(2)检验效果评估。计算检验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检验习惯要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效果,学会分析检验前后的实际对比。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计算检验都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计算问题,通过检验效果的评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从而在计算后进行检验。(3)自主检验意识培养。计算检验意识的培养主要涉及计算后的检验。在平时数学计算训练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计算以后先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验算后对比答案进行评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验算习惯,在正常的考试中自主地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素兰.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21):105—106.

[2]陈美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0):17—18.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质量的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