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学生英语作业现状分析及实施对策研究
2021-12-11梁周龙
梁周龙
摘要:目前,双减政策正在教育领域当中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作业量和作业完成时间作为关注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在明确学生英语作业现状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创新对应策略并积极实施。让作业的设计得到完善和优化,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但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预留的作业压力是比较繁重的,这样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是学生心理健康都十分不利。所以,在现阶段课程教学开展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这样的情况,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让增效减负在英语教学当中得到实现。
一、双减政策背景分析
目前,双减政策正在教育领域当中大力的进行推动[1]。所谓的双减政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那就是应该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课外辅导和作业完成的压力。因此,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迎合时代发展,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将作业形式的转变作为契机,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推动双减政策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的有效落实。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减少对于完成作业的抵触心理,并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巩固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学生英语作业现状分析
(一)积极面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2]。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除了在研究在英语课堂的高效构建外,还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在作业的设计上,对作业设计进行完善和优化,将原本的题海战术类的作业逐渐的转变成多项式的作业。这样就能够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的展现出双减政策的指向性和引导性,让作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消极面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都将关注点放置在作业的完善设计上。但在开展作业设计的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比较浅显,设计方式缺乏灵活性,对于双减政策的理解比较浅显,无法真正在作业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双减进行凸显。
三、“双减”政策下学生英语作业实施对策研究
(一)任务型作业的设计
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对任务型作业类型积极的进行布置[3]。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目的和方向更加明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让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达成。
(二)趣味型作业的设计
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趣味性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4]。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也应该始终秉持着趣味性的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作业完成当中可以展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学生在英语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有更加多元化的收获。
(三)合作型作业的设计
现阶段,新课标要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倡导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因此,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教师应该布置多些合作类型的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作业布置效果,让学生的完成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还会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四)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积极设计和布置多些调查类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先用英语对所要调查的内容进行设计,然后借助英语词典将调查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接着调查问卷实时全程进行英语对话,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引导学生在遇到不懂单词的过程中要学会借助英语字典进行查找,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还让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当中更好的获取到知识和技能。
(五)分层型作业的设计
俗话说:“A thousand men. A thousand Hamlett.”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特的。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作业布置中更应该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良好的课程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展现。
(六)动手型作业的设计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斯说:“教学生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柜,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除了以上几种作业类型之外,可以多布置些动手型作业。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点更好地进行巩固,还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授完《last weekend》这课后,布置英语手抄报的作业将《My last weekend.》为主题,引导学生对英语手抄报进行制作。图片、英语单词、英语段落等,来以连环画呈现出上个周末自己做的事情,并可以借助过去式的简短英语话语进行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心中所想填入自己喜爱的图画和色彩,讓完成作业变为一项精美艺术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在后续,教师就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对于一些完成得比较精彩的作业可以张贴在教室展示墙上,甚至还可以拍照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学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信和成就感,进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完成作业。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作业完成的质量,使得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拥有更加多元的收获,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持续的增强。
结论: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当中,立足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进行完善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尽可能多设计任务型作业、趣味型作业、合作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分层型作业、动手型作业等类型的作业,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提高。这样就能够真正的在双减政策下让作业设计的形式和方法得到优化和完善,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有更多的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最大化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瑞迪.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与优化实践[J]. 小学生(下旬刊),2021,(11):39.
[2]林艾. 开放式作业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中旬刊),2021,(11):71.
[3]贺丽枝. 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方法[J]. 教师博览,2021,(30):56-57.
[4]李磊,万里虹.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序列化作业设计策略[J]. 小学教学设计,2021,(3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