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法课触发深度学习“敏感神经”的策略
2021-12-11马星桐
马星桐
摘要:深度学习离不开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唯有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才能触发学生的深层动机。在实际操作中,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有效手段是准确诊断学生的心脉,把握学生心田中的“敏感神经”,常常表现为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和挑战处。
关键词: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挑战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自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首次提出“深度学习”概念算起,各位学者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迄今也有40年有余,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界定,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张浩等人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郭元祥教授指出,深度教学是克服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和表演学习。贺慧提出,深度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深入学科教材本质和引导学生持续建构,有效提升学生生命意义和智慧价值的教学样态。
虽然学者们在深度学习的内涵界定上各有侧重点,但无论是“主动的学习”,还是“高阶思维的学习”,抑或是“意义的建构”,都离不开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因此,深度学习应当触及学生的精神,“深”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唯有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才能触发学生的深层动机,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的高阶思维才能展开,才能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生命的意义。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准确诊断学生的心脉,把握学生心田中的“敏感神经”,学生学习中的“敏感神经”常常表现为“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和“挑战处”,在这四处创设精妙、巧妙的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始。
敏感神经之一:新奇处
“新奇处”,顾名思义,是指让学生觉得新鲜、好奇的地方。好奇心作为人脑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意向,是产生认知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其次,七年级的学生因身心发展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会更加旺盛,因此从“新奇处”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来达到触及学生心灵的目的,是值得实践的。
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微问卷调查”来引入课题,问卷中只有两道题:
1、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B、他一定不会;C、他可能会。
2、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B、她一定不会;C、她可能会。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选择,不论是第1题还是第2题,大部分学生的选项集中在B、C两个选项上,于是笔者反问学生,同学们在做题时是否潜意识里把“他”和“她”代入了恋人关系,学生表示是的。于是笔者重新假设了一下情境,如果第1题中“他”和“她”是父女关系,第2题中“他”和“她”是母子关系,这次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A选项。由此笔者过渡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并引出课题《爱在家人间》。
在这里可以发现,学生两次选择结果天翻地覆的原因在于情境中的“他“与”她”是怎样的关系,即此问题情境中的“爱”是哪一种内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情感的认识是比较朦胧的,对于爱情更是陌生又好奇的,此次情境的设置故意带有一定的误导性,让学生由此产生兴趣,并在易误会的地方提醒学生,“爱”是有很多种的,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亲情之爱,即“爱在家人间”。
新鲜奇特的事物会刺激人脑,在人脑中提出问题,这就促使了学生产生认知活动,对于亲情之“爱”就容易形成深刻印象,也容易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另外对与“爱”的内涵的全面认识,也丰富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过在此要注意的是,对于“新奇处”的运用要把握分寸,不可因此走上了“偏”、“怪”甚至“哗众取宠“的路线,那将走上表演课堂的歧路。
敏感神经之二:困惑处
“困惑处”是指让学生觉得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让学生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的地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是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当遇到不能用原有认知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学生一旦产生了认知冲突,就会引起认知心理上的不平衡,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时,笔者引用了2019年暑期大火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的导演的例子,导演杨宇受到同窗好友转行的影响,他也要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漫画梦想”,由于这部电影的火热上映,可以说杨宇是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那么他的成功案例是不是说明“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围绕此问题,笔者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判断—认知冲突—深入思辨—释疑解惑”的过程,从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少学生自小就会被家长灌输或教育“以后要当xxx”的目标,很多孩子看似是有梦想的,但由于生活体验的狭隘性、视野的单一性,他们没有或无法认识到现实与梦想之间是有距离的,以及如何缩短距离乃至实现梦想,这个具有思辨意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对已有认知的冲突和矛盾,而这也正是触发深度学习的开始。
在学生初步具备了“有梦想不一定能成功”的认知后,笔者再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楊宇创作此影片的经历的材料,“为了实现自己的漫画梦,尽管资金有限,他从不放弃,从剧本创作到人物设计再到动作设计,从美工到特效再到配音,他全都亲自上阵。”结合第一个问题,有梦想不一定会成功,但杨宇的梦想成功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利用层次递进式的问题,将学生的困惑之处加深,在释疑之后也更易触及学生的心灵,之后学生对于“梦想”这一内容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对于树立梦想、实现梦想的意义建构也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时,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认知,但是对于这一认知又不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笔者在此设置了两个问题情境:
1、2019年8月22日,江苏苏州长江路一公交车突然着火,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前救人,众人合力将火扑灭,无人受伤。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是否违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战争年代,一些人作出背叛国家之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是否符合“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为何会被人们所不齿?
面对以上两个情境,学生可能无法再用“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认知去解释了,因此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他们会更加迫切地想要解决困惑,深度学习在此触及到了学生的心灵。在经“困惑”、“讨论”、“表达”、“释疑”之后,学生不仅不会打破自己的原有认知,反而会建立起对原有认知更加全面和完整的体系,学生将会认识到“生命”的多维度内涵,从主体上看,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乃至民族的生命等;从层次上看,包括身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此处困惑的解决,将有利于学生联系前一框题《生命可以永恒吗》中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珍爱生命》和《绽放生命之花》两课搭建好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思考”的意义系统。
困惑处的问题情境设置要实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同时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并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重组、优化认知, 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展开,深度学习也会触发。
敏感神经之三:共鸣处
“共鸣处”是指与學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产生共振的地方。激发或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将内容讲到学生心里去。如果教学内容未能引起学生共鸣,理论认同就成了一句空话,情感认同也无从谈起,深度学习的触发也就戛然而止了。
在教授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内容时,笔者引用了一段本校全校师生参与安全疏散演习的视频,学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亲切,这正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虽然学校定期有这样的演习活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容易流于形式,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疏散演习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是“玩闹”。在此基础上,笔者设置了一道观点:本地历史上还没有过大型地震呢,安全疏散演习多此一举。由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类似的观点在很多学生心里存在,看到老师将他们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产生了情感共鸣,并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氛围,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情感共鸣的催化,探究活动才更易展开。
又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的情感世界》一框时,笔者选举了抗击疫情期间的三个经典案例,让学生思考情境中分别体现的是何种情感。案例一: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封城,此后全国累计确诊病例不断增加,我对新冠病毒充满了什么情感?案例二:1月24日,上海、广东派出第一批医疗队赶赴武汉,此后全国各地救援武汉,有了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守护,我不再害怕,充满了什么情感?案例三:涂某通过其微信朋友圈发表辱骂抗疫领军人物钟南山的违法言论,网友们非常气愤,纷纷仗义执言,这是源自大家的什么情感?
三则内容均是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有强烈共鸣的例子,且将此部分作为本节课的开始部分,难度不大,对于增强学生对情感的初步认识具有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推动了对情感的深度学习。
敏感神经之四:挑战处
“挑战处”是指能够对学生的心智能力形成刺激和发起冲击的地方。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让学生有机会解决更具挑战性的复杂问题。
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框时,笔者引用了两位机长的案例对比,一位是拯救了全机人员的英雄刘传健,一位是带非工作人员在驾驶舱中拍照并被处以终身禁飞惩罚的机长,由学生结合两位机长的行为,讨论两种观点:“心存敬畏 ,才能无畏”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笔者将此环节放在了课堂的最后部分,是在学习完通篇内容之后的,此时的学生已经培养起了对生命“心存敬畏”的基本情感,但在具体行动上可能还缺乏方向和指导,而这正是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潜在发展水平”之处。两位机长的行为对比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冲击,一个让人“敬”,一个让人“厌”,两者的结局也带来冲击,一个“嘉赏”,一个“禁飞”,于是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心存敬畏之后,我们是更加勇敢还是更加谨慎呢?在两种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也真正做到了触及学生的心灵。
实际上,远离学生的心灵乃是现行课堂学习的最大问题,深度学习首先是触及学生心灵的学习。无法触发学生深层的兴趣、情感和思维,课堂就会丧失生命活力,学生自然也难以获得知识的建构、运用和生命的意义。准确把握学生的“敏感神经”,在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挑战处创设精妙、巧妙的问题情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2]郭元祥.论深度教学:缘起、基础与理念[J].教学研究与实验,2017(3).
[3]贺慧.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模式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4).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
[5]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M].四川: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