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1-12-10卢芳革李仲良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卢芳革 李仲良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专业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提出领导重视,营造氛围;整合资源,协同育人;突出重点,注重成效;创新方法,凸显特色等对策,以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劳动教育 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1-0056-04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和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主要为企业培养设备制造、安装、操作、调试和维修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大多数在生产一线工作,工作条件和环境比较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因此,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劳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要解放全人类,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则是人类解放的重要标志,而劳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劳动对人的解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辅助人能够更好改造客观世界,让客观世界更好服务人类,让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生。二是劳动创造了精神财富,使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开发人的智力和思想觉悟,有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加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本质要求。

其次,加强劳动教育是党教育方针实现的重要环节。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和主要任务。劳动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与其他“四育”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训练熟练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任务和使命。而劳动教育的过程也有助于其他“四育”的发展。一是高职劳动教育培养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这也是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二是高职劳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中,是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智育相辅相成。三是高职劳动教育是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也需要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在这方面与高职体育的培养目标一致。四是高职劳动教育本身也是创造创新教育,劳动产品要体现“美”的追求,要求劳动者懂得塑造美、感受美和欣赏美,这与美育的追求完全契合。可见,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劳动教育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最后,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制造强国”后备军的客观需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尽快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制造强国”。面对日益复杂国际国内环境,我国前进的道路注定崎岖坎坷、矛盾复杂、任务艰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担负着为“制造强国”培养大批高素质“德技兼修”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其毕业生将是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后备军和制造业的生力军。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则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

(二)加强勞动教育是专业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专业突出“职业”特征。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在“立德树人”的框架下,担负培养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重任。“职业性”就是专业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本质要求,也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必经之路。而加强劳动教育对推动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有着特殊作用,因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它更加关注今后工作岗位的职业知识、素质和技能的匹配,专业劳动要求必须与职业劳动要求对接,专业劳动素质与职业劳动素质对接,专业劳动技能与职业劳动技能对接,专业劳动评价体系与职业劳动评价体系对接,体现出高职专业建设的“职业性”特征。

其次,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机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直接服务企业是高职最主要的职能,也是与普通高校最大的区别。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是在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而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使专业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能。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劳动教育围绕“工匠精神”展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做到扎根一线、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二是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高职劳动教育渗透在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各个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做到“德技兼修”。三是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同样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在劳动教育中使学生学会创造,学会技术革新。总之,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

最后,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也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一方面,劳动教育仅仅依靠校内劳动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利用企业丰富的劳动工具、劳动设备和劳动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感受劳动氛围,能够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劳动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劳动素养和职业能力,可以提高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双方可以进行“平视”般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制造业提供合格的技术技能后备军,真正做到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三)加强劳动教育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首先,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教师结构优化。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表现在教师大多是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没有真正在制造企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企业工作过,“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特别是加强劳动教育后,没有专职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可见,要加强专业劳动教育,必须从制造企业直接引进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作为劳动教师,同时在专业教师中培养一定数量的“双师型”劳动教育专任教师,使学校专业教师结构更为合理,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其次,加强劳动教育促进教师素质提升。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也不断提升。但是他们的职业知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与制造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表现在职业意识不强、职业能力特别是职业劳动能力不足、重理论轻劳动实践等方面。因此,通过加强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强化专业教师的劳动观念,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在劳动教育方面为人师表。二是促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制造企业的劳动和专业技能,能够做好劳动技能的示范和展示,成为学生的好教练、好导师。三是激发专业教师的创新创造的热情,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在运用现代制造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新技术、新工艺的改进和改革,从而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最后,加强劳动教育促进教师评价改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很大。在教师评价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文凭轻经历等现象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专业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不利于专业教师全心全意投入职业教育。《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势必激励专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持续改进劳动教育教学方法,劳动教育的成效将成为专业教师评价重要依据,使专业教师评价更好体现“职业”特色,更好助力专业教师成长。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首先,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领导重视劳动教育是关键。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级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劳动教育,并把它作为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院系要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把劳动教育列入院系党政议事日程,纳入院系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近两年,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领导主持或者参与了自治区级的劳动教育的教改、科研项目研究,并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不断探索高职劳动教育的规律和对策,对全校劳动教育进行有效的领导和指导,使劳动教育能够正常有效开展。

其次,劳动教育要做到“三纳入”。为了更好体现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重要地位和作用,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劳动教育中努力做到“三纳入”:一是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做到有教材、有师资、有课时、有学分、有评价标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二是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重点是处理好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融关系,把劳动课程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作为学校勞动教育的核心课程,保证劳动课程相对独立又融入各专业,各专业课程也体现出劳动教育的要求,做到同向同行。三是劳动教育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劳动实践锻炼是劳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学校在企业见习、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劳动知识、素养和技能的学习锻炼,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链,提高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目标。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一是认真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让师生认真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及指导思想,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是在校园、实训室、教室、宣传栏等张贴宣传画、标语口号、名人名言等,让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劳动教育的氛围,努力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三是通过线上线下、融媒体、网站、活动周、技能大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营造浓厚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整合资源,协同育人

首先,整合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光靠一个部门是很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须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一是整合学校各部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在学校层面,形成主管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协调,系部主抓,学工、团委、宣传、后勤、人事等部门积极配合的协调工作机制。在系部层面,形成主管副主任亲自抓、劳动教育课程负责人主抓、专业教师参与、辅导员积极配合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二是整合校内师资资源,设立专门的劳动课程教研室,开展劳动教育研究,通过传帮带、外培内训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劳动教育教学团队。三是整合劳动教育实训资源。同年级不同课程对劳动教育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现阶段性和项目化的特征,所以学校应对实训室的功能进行整合,比如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赋予钳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等相关实训室不同的教育功能,有体现手工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钳工实训、车铣实训、电工实训等,有体现创新精神的数控实训、一体化综合实训等,做到各实训室各有侧重、互助互补。

其次,整合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整合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一是利用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应急行业的背景优势,争取自治区应急厅、自治区教育厅在项目、政策方面的支持帮助,特别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倡导下的安全应急行业职教集团,与兄弟院校共同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使劳动教育有较高的起点和更大的影响力。二是利用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南宁市武鸣教育园区的地域优势,积极开展校校合作,特别是利用自治区在教育园区建设的职业教育中心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其优质的师资和教育设备设施,开展专项劳动教育,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成效。三是在校外企业建立劳动教育和顶岗实习基地,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和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共同培养劳动教育师资、制订劳动教育大纲和评价体系、编写劳动教育教材、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训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三)突出重点,注重成效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工匠精神”教育。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引领方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育目标和内容取舍是否得当。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是根据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融合制造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劳动要求,理顺劳动教育内容的逻辑关系,围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这一主线,从劳动价值观、劳动品德、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上构建“五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架构。二是聘请企业行业劳动模范作为外聘教师,让他们讲授“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也要做到精益求精,这种现身说法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很受教育和鼓舞。三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用“工匠精神”去要求学生,也精选“大国工匠”案例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学生认真去学习体会,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努力构建“1+N”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制造业企业对劳动者知识、素质、技能的需求,将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专业课、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创业就业、实习实训等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将劳动课程从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成为有教材、有教学大纲、有课程标准、有师资、有学分、有课时的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课程,使之起着主导劳动教育的作用。二是将思政课、专业课、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六个主要教学环节都赋予劳动教育功能,比如思政课、校园文化重点灌输“劳动创造社会”“劳动最光荣”等理念,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专业课主要进行劳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能够掌握职业岗位必需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第二课堂、创业就业和顶岗实习则通过劳动实践的锻炼和磨炼,在强化学生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可见,“1+N”课程体系可以全方位实施劳动教育,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

最后,不断改进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劳动评价是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杠杆之一,正确、客观、科学、全面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劳动教育的难点之一,也是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三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体系包括理论学习评价和劳动实践评价,理论学习重点检查学生劳动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实践评价重点考核学生的劳动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权重为4∶6左右,不仅体现劳动教育的特点,更体现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二是劳动过程评价与劳动成果相结合。正确的劳动态度是完成劳动任务的前提,而劳动态度主要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因而劳动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劳动态度和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同时,职业教育是产出的教育,劳动产品是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工匠精神”的最后体现,所以必须把过程评价与劳动成果评价结合起来,更能与劳动教育规律相一致。三是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是劳动教育的主导者,是劳动评价标准的制定者,所以教师评价必不可少。然而,劳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自己掌握的劳动知识、素质和技能了解较为清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自觉,师生评价权重为6∶4较合适。实践证明,“三结合”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评价,同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方法,凸显特色

首先,凸显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职业院校重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这就决定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应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更好地体现“职业”特征。一是课程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在建立健全专业劳动课程的同时,大力发掘本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使劳动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同向同行,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教育方法手段上互补互促。二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将劳动教育与“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等模式相结合,把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学徒制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职业证书的要求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凸显职业性特点。

其次,凸显学校“应急安全”特色。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少有几所应急安全高校之一,担负为应急安全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根据应急行业“危险性”“紧急性”等特点,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园文化和素质课程的改革强化劳动教育的特色。一是将劳动教育与校园特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紧密结合“安全文化”教育需求,在“安全文化”中及时反映劳动教育的要求,比如学校成立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应急安全救援训练,参加武鸣区应急救援抢险等,设计相应的与应急安全相关的劳动文化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劳动体验。二是根据“应急安全”培养要求,加大公共素质课程改革力度,使之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比如体育课程针对应急安全行业人才必须有强壮体魄的要求开设了“体能”课程,心理课程针对应急安全人才要面对危险惨烈的场面而开设“危险心理学”课程等,这些改革不僅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开展,也较好地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最后,凸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岗位”特色。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面向煤矿企业,其工作环境“偏远苦”,劳动强度大,因而对学生的劳动体能、劳动态度有较高要求,吃苦耐劳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特点,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两个方面加强劳动教育,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一是对岗对标无缝对接。按照煤矿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共同制订机电一体化专业劳动教育标准,学校与煤矿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基地,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围绕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技能设计劳动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仿真劳动实训基地,加大实习实训劳动、职业体验见识劳动、顶岗实习劳动、技能比赛的比重,确保劳动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育人功能。二是对岗对标协同育人。“双元”就是学校与企业两个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学校在理论教学、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企业在实践教学、劳动师资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双师”是指劳动教育的指导教师既有校内教师也有企业能工巧匠,校内教师重点负责劳动知识、素养的教育教学,而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训练。可见,劳动教育通过对岗对标、对岗对标等途径,可以更好凸显专业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更好凸显出专业特色,使育人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曲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涵与实践要义[J].师资建设,2019(12).

[2]钟飞燕,高德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理念[EB/OL].(2020-04-16)[2021-05-22].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4/t20200416_317363.html.

[3]徐秉国.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EB/OL].(2018-09-21)[2021-05-22].http://edu.china.com.cn/2018-09/21/content_63732132.htm.

[4]田双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探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5).

[5]陈超凡.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EB/OL].(2020-05-01)[2021-05-2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501/c40531-31695396.html.

[6]丁志健,潘乐.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1+6课程体系構建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GXGZ JG2020B020);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AZY2020JGA002)

【作者简介】卢芳革(1966— ),女,广西上林人,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工、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应急安全文化建设;李仲良(1964— ),通讯作者,男,广西藤县人,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安全教育与教学管理研究。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