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机制研究

2021-12-09戈嘉怡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网络舆情新媒体

摘要:新媒体时代舆论的聚集与发酵,较人际传播的传统媒体时代更具多变性。和大多数舆情事件一样,高校舆情的存在与发展也呈现出“潜伏”“扩散”“消退”三个阶段样态,加之当下高校舆情事件正负面均有且后者居多,以及高校这一场域中的显著性,舆情在一段时间的传播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巨大。因此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路径,对于高校处置舆情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形成路径;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115-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与引导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B1265

新媒体时代舆论的聚集与发酵,较人际传播的传统媒体时代更具多变性。而在高校環境中,教师、学生和职工构成了独特的场域,其中主体间的联结与关系复杂,因此产生的观点及言论更为多元且多变。但和大多数舆情事件一样,高校舆情的存在与发展也存在“潜伏”“扩散”“消退”三个阶段,加之当下高校舆情事件正负面均有且后者居多,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巨大,给高校肃清事由、官方回应并恢复形象带来不小的挑战。基于此,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路径,对于高校处置舆情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

舆情是民意表达的“社会皮肤”,是反映社会现状与时事的信号器和晴雨表。高校中的舆情则是师生表达个人看法并最终上升群体观念,直接反映当下校园内师生关注或可能会引发关注的焦点内容,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稳定的“透视窗”,能折射出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高校舆情的起点在于事件,形成的方式也有迹可循。追踪舆情的形成路径与问题实质,能对高校尽早掌握主动权并尽早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师生为负面舆情所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根据对2019年起至今的各类高校舆情事件的分析,高校舆情事件的形成路径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自上而下”的官方宣传和“自下而上”的舆情集合。这两种方式的表现形式在传播者、渠道、受众、内容以及传播效果上都有所不同。

(一)“自上而下”的“官宣”路径

首先,“自上而下”式传播的多为高校宣教中心和宣传部门对校园内各类文化、制度、典型人物、热点事件以新闻、信息的形式进行的报道,内容呈现上多媒体共同承载,有精良的制作及精细的策划。并且经过多层“守门人”把关后由“点向面”进行传播,通常校园官方媒体为事件的第一出口。

例如,“武大樱花绽放”“宿管阿姨帮学生晒被子 100床”等,内容本身具备正面性与宣传价值,因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多源于本校师生、学生家长、校友以及相对有限的社会大众,主要的吸引力也指向并局限于师生认同感、地域熟悉程度以及好奇心理。因此,这些“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下的事件生成并聚集的舆情导向也较为统一正向,舆情传播效果所持续的时间及影响范围也相对有限。

(二)“自下而上”的集中路径

“自下而上”式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指高校学生组织或学生个人在自运营媒体、以知乎为代表的问答式论坛、以微博为首选的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观点表达。其后,关注热度上升,涵化效应出现。越来越多的师生知晓事件并在“符号”的引导下解码并形成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最终,传播链逐渐冲出校园“围墙”,部分社会人士,尤其是新媒体“意见领袖”转发并发表评论,引导并形成以高校事件为出发点,校内外无限传播却将舆论中心导向校园的走向。这种模式下形成的高校舆情往往发端于校内各种具有争议性事件,并由于学生及校外人士参与度和表达自由度高等,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与管理中的突出难题。

“中心事件”本身具有差异,所产生的舆情传播方式也大相径庭,特别是“校园黑天鹅事件”出现时,这类事件舆情发酵的主要原因在于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突发性与罕见性,且事件后果较为严重或惨烈,加之高校、高校教师、大学生等场域及身份在社会范围内也具有显著性,能够轻易地在短时间内对公众情感进行“召唤”。

此外,公众方面,出于猎奇等心理也急于知晓事件的隐情。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此类事件通常会发酵成热点舆情且影响力持续存在[1]。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探析

对于高校来说,舆情事件并非全部具有负面性,但中性及负面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易失去控制。源于事件本身的吸引力以及网络信息驳杂且会掺杂失真失实信息,从而产生聚集于网络平台的“奇观”现象。这些将对高校的公信力与形象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甚至波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对舆情传播的通路与影响因素加以探究从而加深对其的认知与把控十分关键。

(一)立体式传播:从事件到舆情

以2021年10月上旬高校舆情事件“‘花臂男’查寝”为例,对该事件从10日起信息初见网络直至10月13日舆情全网发酵的全过程进行追踪,并对传播路径加以描摹。

根据网络舆情的传播脉络,该事件的发端在于高校学生查寝时态度不佳,被在场同学录像后公布于网络;后经由校外媒体对该事件加以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之后,社会公众开始针对“高校查寝规范”“高校学生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专科生”“辅导员”等泛化了的问题发表评价并转发传播,本文认为这其实是舆情发酵的主要原因。一旦围绕事实衍生出其他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大众就不再能“就事论事”,而舆情传播的维度便将呈现出立体式发散。同时,传播过程中事件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缺失,也导致舆情因整体绪化程度过高且多角度衍生而难以平复。

(二)“冲突”与“罕见”:传播加速器

高校舆情事件并非单指负面事件,同时各类舆情事件的传播效果也有很大参差。从舆情传播范围的速度与广度来看,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也是高校网络舆情快速且大范围传播的一大重要原因。例如,“高校禁止学生校外走读引争议”“仝某直播自爆高考身份问题”以及2021年7月“张美玉学姐暴力查寝”等话题事件,处于对立面的各方之间的摩擦能够映射出高校教育、思想教育、大学生现状等诸多敏感问题,非常轻易便能引发社会讨论。

同样,高校舆情传播也与事件的罕见性有关。2018年11月,Nature发表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引起各大媒体及教育界广泛关注,多数大众也出于民族认同感进行转发与评论,形成了正能量舆情。反观2021年6月“学生作弊被抓跳楼”这一同样在网络舆论场中掀起热议的事件,从2021年7月17日0点至11月14日11点21分,共监测到舆情信息161条。舆情信息热度波动最大的平台是微信。虽然事件中所属高校第二天便通过官方渠道正面回应并表态“实践过程中老师未有过失”且获得了大量网友的“声援”。但是从舆情的情绪属性分析,该时间段内可监测到的正面舆情信息仅13条,占比8.07%;中性舆情信息45条,占比27.95%;而负面舆情信息则有103条,占比63.98%,负面占比最高。这一数据充分展现出了大众对该事件的态度。

这类事件的共同点在于发生概率极低但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而因为这类事件的过程调查又需要高校倾注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在这期间,失真失实的消息便可获得可乘之机,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不断输出未经核实的消息与观点,大量粉丝族群轻而易举便能将这场网络舆情塑造成“沉默的螺旋”引导走向,合力给漩涡中心的高校“施压”。而无论事实如何,这些舆情的形成与传播已经给高校形象、教育形象造成了巨大冲击。

(三)“强弱关系”:媒介区隔趋势

在传播机制上,基于“强弱关系”的区别也会导致舆情的走向及扩散趋势不同。以微博、网页、APP为代表的“弱关系”媒体传播中,传受者间因访问触达空间处于“敞开”状态,促进了信息在不同圈子与群体间流动、碰撞,使信息传播突破“强关系”闭环,由“茶馆式传播”变为“广场式传播”,这也是信息扩散的核心要素[2]。而“强关系”媒体的传播因传受双方的联结较为紧密,互相之间对身份、思想均会有些许了解,因此更容易产生受众之间观念的“劝服”,带动公众情绪并影响舆情的变化。

三、高校舆情挑战的优化策略

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高度自由自主,能熟练操作各类网络媒体,并高度关注校内各种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诸如安全、校规校纪、奖勤助贷、毕业就业等热点问题,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而高校教职工群体因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自身专业的垂直领域有深入研究及独到见解,在所属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以及较高的权威性与号召力。加之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社会关注共同对舆情传播产生的助推作用,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与日俱增。

基于研究,本文认为高校应对舆情信息中具有潜在危害的事件及情况予以关注并积极处理,以防不良影响产生及扩散[3]。由于前期大众对事件的了解是单薄的,他们会下意识地主动寻求官方通报或回应深化对事件的认识。因此这一节点最关键的便是高校以最快的速度查明事件真相并作出通报,从而使事件的后续传播能够以客观为主要导向,而非以躲避或拒不回应为姿态给虚假信息及大众好奇心驱使下的各种情绪化表达提供传播空间。

此外,高校应当密切关注此前敏感预警事件的发展情况,厘清舆情传播网中各“转折点”的促动因素,及时总结规律制定有效應对措施。鉴于高校中负面舆情时有发生且后续影响巨大,高校应吸取经验教训,建立预警机制并提升处理舆情事件的实际能力,防范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为师生建构畅通的意见表达渠道,并妥善处理师生正当合理的需求。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上定期通过官方渠道予以公开或回应,例如,教学安排优化、规章制度改革、宿舍水电收费、食堂安全卫生、校园文体活动等,建立“官方发言人”机制,在校园新媒体平台、官网详细解读条例并阐述深层的意义,以清晰、耐心的方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摩擦与误会,激发师生对于校园“主人翁”意识的认同与参与校园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促进高校与师生的和谐共生、共同成长。

同时,优化校园官方媒体的使用,打造校园文化宣传“窗口”。从思想引导的积极效应切入,以校园典型人物、先进事迹、重大活动为例,定期报道,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学校建设发展的大事上[4],让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从而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风险。

最后,基于当下大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更迭,高校也应当重视师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通过一定数量的正面报道,产生思想引导的积极效应,以此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校建设发展的大事上,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做有损于学校形象的事情,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引导其在网络空间中做一个会思考的成年人、一个说话负责的好网民。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舆情的主要传播空间已从线下转到网络,其形成路径可以根据5W要素分为“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同时,因为“中心事件”的差异,舆情传播效果会呈现出不同的激烈程度。而媒介的强弱关系区别会给舆情发展带来扩散与劝服的不同影响。所以,高校应当提高认识,健全预警机制,建立师生表达诉求的渠道,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优讯舆情.高校热点事件中涉法舆情风险及应对[OB/EL].优讯舆情,http://www.uuwatch.com/newsDetail?nid=659,2021-09-27.

[2] 毛宇锋.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及应对[J].江苏高教,2020(6):67-70.

[3] 毛宇锋.“沉默的螺旋”理论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8(9):75-78.

[4] 乐思舆情监测中心.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应对五大技巧[OB/EL].乐思软件,http://www.knowlesys.cn/ab/key/gaoxiao_yuqingfengxian.html.

作者简介 戈嘉怡,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媒介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网络舆情新媒体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