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媒新闻宣传应急机制的建立

2021-12-09赵有良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

摘要:融媒体传播让新闻报道进入秒发时代,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及时发声,如何科学准确地引导舆论?出现报道失误时,如何迅速应对,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本文试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报道事故的处置两个方面,对党媒新闻宣传应急机制的建立进行探讨。

关键词:突发事件报道;报道事故处置;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164-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融媒体传播让新闻报道进入秒发时代,这无疑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1]在突发事件面前,各级党媒的发声报道,往往对突发事件的定性和最终处理起着定盘星的作用。同时,党媒的新闻报道一旦出现失误或者报道事故,往往会陷入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处置不力就会损害党媒形象,给党的新闻宣传工作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融媒体传播时代,党媒无论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还是在处置报道事故时,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新闻宣传报道的应急机制,以保证党媒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及时准确、引导有力;对报道事故快速响应,处置妥当。善于利用党媒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优势,将围观群众转变为积极的话语协商者和正面舆论引导的助推者。

新闻应急机制是指媒体在应对报道突发事件和处置报道事故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制度安排。内容一般包括组织机构、报道预案和处置报道事故预案、预案执行、预案总结。需要采取应急机制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疫情事件等,按照危害影响程度一般制定Ⅳ级响应预案。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要迅速启动响应预案,按照工作流程,各应急报道小组分赴现场和相关部门开展全媒体采访报道、开设热线电话、收集各方资讯,第一时间联系应急、公安、消防、交通、医疗等有关部门,及时准确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动态信息和处置进展情况。

突发事件和报道事故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突发事件应对不力,难免会衍生报道事故。报道事故按差错内容一般分为舆论导向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文字性差错三类,应急处置按照危害影响程度,对应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

党媒如何发挥好新闻应急机制的作用,结合商洛日报社的实践过程,应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把准党媒舆论宣传的时、度、效

“时”就是注重时效,抢先掌握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就是新鲜、及时,党媒要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及时反应,在新闻采访上抢占时机制高点,做到重大问题不缺位。同时又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时宜性,选择好舆论引导的话题和时机,首先要围绕受众关注的重点,搞清什么时候该报道什么内容,什么先发什么缓发,在报道上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大事项还要观照后续发展情况,做到不抢发不滞后,关键时刻看党媒,该发声时不失语。

“度”就是选好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好传播引导的尺度,要选好切入点,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适度性,恰如其分地宣传客观事实[2]。依据融媒体传播规律,把准时域报道和区域传播数量,搞清什么问题应集中报道,什么内容应后续报道,对该强化突出的重大主题宣传,该淡化处理的负面内容,都要掐尺等寸,掌握好宣传报道的度量火候,切记过犹不及,力求不虚不夸、不炒作不走样,保证舆论引导适度而不过度。

“效”就是把握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多角度、全方位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丰富的报道内容增强党媒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

2012年5月,陜西洛南县公安民警李安民应群众报警要求,在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制服“武疯子”王敏荣的过程中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武疯子”被武警击伤治疗无效死亡。有两家媒体当即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当事人亲属的不满,给事件的善后处理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这起伤人事件,商洛日报社启动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对如何报道进行了研判。透过这起伤人事件,围绕当时普遍存在的如何解决非正常人员社会管理这一难题,采访挖掘民警李安民的感人事迹。在李安民救治无效献出年轻生命后,采取追记的手法,适时推出长篇通讯《热血写忠诚》,生动地再现了民警李安民无私无畏、忘我奉献的爱民情怀。这一重大典型报道推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李安民被省委组织部追认为中共党员、被省政府确定为烈士。商洛日报社的报道不仅促进了事件的善后处理,其新闻作品也获得了当年的陕西新闻一等奖。

二、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把准党媒舆论宣传的情、理、法

“情”是以情动人,新闻报道能否打动人,关键在于是否有真情。要善于发现新闻事件中的真善美,洞察假丑恶。多让笔墨、镜头、音像、影视关注群众,挖掘那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生动活泼、情景交融的新闻精品。

“理”是以理服人,依理采访,报道以理,讲大理讲公理地采访报道。从党和政府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出发,通达社情民意,反映人民心声,满足人们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的需求,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特别是要把握好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引导群众多看主流,不被支流和表面现象支配,要点面结合,以点说事,以面说理,切忌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把表面现象当作本质问题报道。要善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唯物辩证法驾驭新闻报道[3],切实提高党媒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法”是依法开展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党媒主流媒体具备的行政资源优势,争取相关主管部门授权,第一时间进入现场采访,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力求党媒的突发事件报道规范化、制度化。新闻报道必须遵规守法,法规是规范报道的标准,也是凝练提升情理的前提。情是理的基础,理是情的升华,而情、理、法都寓于新闻事件和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新闻报道的主体是人和事,围绕情、理、法而展开。突发重大事件往往牵动着人们的感情神经,重大新闻报道就应充满人文关怀,以情吸引人、感动人,通过有温度的报道,揭示出蕴含其中的道理,要善于在新闻报道的情感挖掘中,水到渠成地注入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明的思想,巧妙地结合当前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既要实事求是,生动感人,又要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4]。因此,党媒的报道既要做到入情入理,又要入法入规,情理法交融,让报道明法理、有温度。

三、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确保党媒舆论宣传的精、深、强

“精”是制作精良。党媒要立足打造新闻精品,精心搞好策划。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已成为媒体不可推卸的传播责任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往往也是创作优稿的好时机。报道突发事件,要紧扣重大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创作出感染力强、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精品。面对突发事件要善于选题,主题不突出就算不上好作品,选题不准确也达不到预期效果。选题准确,可以登上重要版面,选题不准确,就难以面世[5]。

“深”是深入采访、深耕细作,确保突发事件报道有深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底板下出新闻,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把采访报道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丰富素材、感人事迹,打磨有深度、有内涵的新闻产品。

“强”是新闻性强,感染力强,宣传效果强。周密策划,采取消息、现场短新闻、通讯、评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多形式组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网微端全媒体呈现,围绕重大题材,做到采集传播迅速,内容丰富厚实,报道方式手段多样,主题鲜明有高度,特色突出反响大,社会宣传效果好。

2015年8月12日零时30分左右,陕西省山阳县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事件,造成8人遇难、57人失踪。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为地方党报,商洛日报社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配合省、市、县做好抢险救援新闻应急报道。在紧急抢险救援期间,结合每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采取“消息+通讯+图片”的方式,及时跟进报道救援情况,先后刊发稿件图片近30篇。

在十多天的采访中,记者分4个采访小组,分头到特大山体滑坡抢险救援指挥现场、卫生防疫组、家属接待善后处理组、综合治理安保组进行深入采访,联系采访了事发当晚的获救矿工、公安消防救援人员医护防疫人员、遇难家属等,搜集到大量真实鲜活的一手材料和感人细节。面对域外媒体的一度质疑特大山体滑坡是天灾还是人祸时,商洛日报社的报道及时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救援结束后,对前期采访进行综合提炼,及时刊发了长篇通讯《生命至上 青山作证》,用一组组饱含感情、富有画面感的真实故事,生动地还原了救援过程,重点突出地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大灾面前,坚持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采取科学抢险避灾措施,再现了党员干部和广大官兵忘我奉献的时代精神。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让社会及时地了解了事件的处置过程。

四、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确保党媒报道事故处置早、快、净

“早”是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抓导向、抓管理,强化阵地意识。坚持采编审校刊发全流程闭环管理,从新闻采访第一关抓起,做到无采访不新闻。对重大突发事件实施预案报道,用制度和流程常态化防范报道差错。严格采编审校刊发程序,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和重大事件、重要稿件送审制度,强化印前终审和印后“第一读者”把关,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在质量管理上拿出看家本事,确保党媒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有预案,不出导向性或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政治性差错。

“快”是快速反应。发生报道事故后要及时作出反应,迅速启动报道事故处置预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融媒体时代,党媒的报道一旦出错,争取主动权是最明智的举措,不能“瞒”“捂”“拖”,更不能有“鸵鸟心态”,企图侥幸过关。如果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致使新闻报道事故影响面扩大,引发舆情就会产生二次灾害,给党媒形象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因而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说明。

“净”是处置干净,彻底到位,不留后患。实施倒查追责三不放过,按照全部、部分、主要、次要、直接、间接、一般和领导责任分别追责。违反发稿流程,不按程序办事,关键事件、关键环节、关键材料新闻来源不清楚和不准确,往往是造成重大新闻事故的“关键所在”和“隐患所在”。同时,要高度认识重大新闻事故对党媒的主流媒体权威地位造成的危害,及时开展全面集中整改,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教育采编人员切实增强党媒的喉舌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新闻生产流程的每一道关口,避免新闻报道出现政治性差错和失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党媒全媒产品全面创优。

2019年10月24日,南方某报于18时49分发布微博,声称日前引发关注的暨大失联女大学生已被找回。可19时38分广州公安发布实时快讯称暨大失联女生尸体已被找到,经家属初步判断是失联者李某。这与某报的报道内容大相径庭,引起舆论哗然。原因是某报的微博没有说清找回的是失联女大学生的遗体,概念模糊,造成重大新闻报道事故,虽然是微博报道,却引爆网络舆论,给该报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五、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虽然赶不上变化,但凡有预案,就能每遇大事有静气,避免事到临头张皇失措,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乱中出错。本文通过党媒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处置报道事故中的几个实例,有力地阐释了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重要意义和明显效果,为融媒体时代擦亮党媒的金字招牌、凸显党媒权威报道地位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EB/OL].人民网-理论,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4/1016/c389908-25846716.html,2014-10-16.

[2] 王丹.新闻宣传要把握好时、度、效[EB/OL].人民网-理论,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913/c40531-22916920.html,2013-09-13.

[3] 魏杰.如何把握正面宣传的时度效[EB/OL].人民网-传媒,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324/c40606-31645218.html,2020-03-24.

[4] 劉真.浅谈新闻报道“情,理,事”的最佳结合点[EB/OL].文秘帮网,https://www.wenmi.com/article/pu6li8004igx.html,2019-07-06.

[5] 施新弟.新闻宣传要树立精品意识[EB/OL].云南法制网,http:// www.ynfzb.cn/Ynfzb/FaChiShiPing/201510219377.shtml,2015-10-21.

作者简介 赵有良,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