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语境下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建构与呈现

2021-12-09李瑞阳王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融媒体

李瑞阳 王莹

摘要:自2021年春节起,河南卫视凭借其节日文化类节目不断“出圈”。这些节目因独具黄河流域特色的文化因子而作为其“符号标出项”与“所指优势”显而易见,引发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其形式上利用多平台互动与新技术赋能;内容上引入微观叙事与多重视角;传播策略上通过整体呈现完整的一台晚会与个体节目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共同引爆收视与流量,在融媒体语境下完成了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建构与呈现。

关键词:融媒体;黄河文化;文化类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09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影视传播助推河南‘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2400410170

钱钟书在《管锥编》道:“‘衣服食用之具’,皆形而下,所谓‘文明事物’;‘文学言论’则形而上,所谓‘文化事物’。”[1]钱钟书所指清晰明确:文明关乎物质,文化则关乎意义。文化的呈现是意义的输出,没有符号文化便无法表达。融媒体时代的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建构和呈现,在当下的困境之一是如何用一种崭新的符号将这些文化呈现出来。

自2021年春节起,河南卫视凭借其文化类节目不断“出圈”:《河南春晚》中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的《洛神水赋(祈)》《七夕奇妙游》里的《龙门金刚》等,不仅口碑爆棚,而且传播影响力巨大,颇有“出圈”又“炸圈”之势。细观这几档文化节目,主题、表演、形式、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在当下各类晚会节目严重同质化的背景之下,河南卫视的这一系列节目显得稀有而珍贵。赵毅衡从符号学的角度认为,当对立的两项之间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一项被视为标出项[2]。唐三彩、牡丹、龙门石窟等独具黄河流域特色的文化因子便成了这些节目的“符号标出项”与“所指优势”,从而引人瞩目。河南卫视系列文化节目的成功,不是虚张声势地生搬硬套文化“外衣”,而是全面调动起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黄河文化基因,以此为基点创作,由表及里将那份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象以独特的河南视角呈现出来,从而获得广泛共鸣与共情。

一、平台互动+技术赋能:传统黄河文化的现代表达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尤其是黄河流域各大省市的血脉根魂,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无疑成了河南城市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河南卫视作为河南本土最具权威的传统主流媒体,肩负着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主要形塑与传播任务。作为地方重要的传播渠道与媒介仪式的生产者,电视台各大节日庆典中的节目内容倾注着文化符号呈现与建构的诸多意识形态。伴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与传统媒体的交互,以及新的技术形式参与其间,黄河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现代化表达得以成功“破圈”,引爆流量。

在2021年《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等大型晚会呈现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媒介的互动依旧是“三微一端一抖”的运营,但是河南卫视已经摒弃了单纯的形式上的媒介融合,而是真正开始探索全面的媒介思维的融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祈)》《龙门金刚》等节目,既有传统媒体所需要的主题与意义,又极大地契合了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对于“奇觀美学”的传播需求。在几次联动播出选择上,河南卫视均选择了新媒体矩阵式的传播方式。由此,媒介平台的互动实现了有效沟通,最终在全网呈现“炸圈”之势。

此外,技术的更新与赋能,让河南卫视处理传统抽象的文化元素时,得以借助外力,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传说、想象等虚无符号。比如《唐宫夜宴》中将几名唐朝少女整装出发夜宴献技的过程,用既有趣味性又极具艺术感的技术渗透包装,产生极佳的视听效果;《龙舟祭》里飞天的龙首、荡气回肠的九曲黄河水、铁铮铮的中原汉子,多重文化符号在技术的加持下以一种别样的姿态扑面袭来;水下舞《祈》中,舞蹈演员利用沉降装置、水下摄影、子弹镜头等技术辅助,呈现出轻盈优美的洛神起舞,令人震撼;武术舞蹈《少林·功夫》采用复活嵩山少林壁画的形式结合XR技术,人与画产生了情景交融,颇为新奇。在实景+虚拟、5G+AR、现实+想象、艺术+技术的叠加之下,改变了用户对传统晚会节目形态的认知,刺激了观众多重感官的链条去感知信息,对媒介形态也有了进一步革新。技术赋予节目新的可能和新的景观,而观众的参与则给予节目N次消费与传播的现实性,好的文化内核加上精美的呈现形式,节目的“出圈”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技术赋能以创新性的文化生产范式给予文化内容更强的生命力与延展力,实现了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协同的良性循环,达成了加乘赋值的文化延展模式[3]。这些文化符号链接的不仅是河南,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共振。

二、多重视角+微观叙事:宏大黄河文化的细微建构

节庆晚会往往作为宏大叙事的载体出现,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晚会类节目因文化与特殊节日的加持,逐渐在我国形成了“节日性收看”的独特景观。学界称之为“媒介事件”——“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4]。而作为媒介事件的生产者与制造方,晚会类节目大多从上帝视角出发编排、掌控全局,立足于凝聚国家意志与民族情感,从而忽视个人化、日常化、微观化的叙事角度,缺少细节触感与真实纹理。黄河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在晚会类节目中很难从个人化、微观的角度进行建构。但是河南卫视这几个“出圈”的节目却独辟蹊径,从细微处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多重视角,为观众呈现了细腻动人的黄河文化符号。

最先“出圈”的“唐朝胖妞儿”,是多重视角的最佳印证,她们首先是“文化之旅”的引导者与亲历者,在《唐宫夜宴》中她们是局内人,跟随她们梳洗打扮、准备行装,共赴一场繁华盛宴;到了《元宵奇妙夜》,这群“胖妞儿”又变成了古灵精怪的“惊奇少女”,跟随她们的主观视线又让观众开启了沉浸式的穿越之旅,作者用灵动、脱俗的方式从“胖妞儿”的个人体验中呈现了河南黄河文化艺术遗产的古风韵致,这种视角脱离了传统晚会叙事模式,将宏大的场景藏于个体视线,令人耳目一新。

《唐宫夜宴》打动人心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彰显了传统文化,而是将作品照进了现实,将大时代投射于小角色和普通人,宏大的文化符号被小女子消解重建,引发观众无限向往与遐思,同时也在无形中淡化了黄河文化与观众的共情障碍。至此,黄河文化不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成了可观、可感、可体味的视听符号。对于略显严肃的传统文化的呈现,观众已经厌倦了高高在上的编排与程式化的表演,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系列文化节目将笔墨放在了零碎的人物、零碎的细节上,梦回之间,伴着大唐仕女的吵闹俏皮,妇好鸮尊、贾湖骨笛等文物国宝作为黄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同时也充当了节目本身的伴随文本,它们以影像幽灵的形式接踵而出,虽不是舞蹈的一部分,却在整个舞蹈节目文本中充当着各种框架元素,时刻限制引导着观众的文化符码解读。这些元素不仅仅萦绕在画中人身上,更在每一个观众心里,至此,观众与画中人共同完成了一场奇妙之旅、精神共振。这种多重视角与微观叙事在本系列其他节目中也时常显露,这些节目既呈现出了一台晚会应有的赏心悦目,又在细微处显真功,将有距离、有隔阂的中原文化符号于饶有趣味之间成功传递出去,激发了当下观众的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整体呈现+碎片传播:抽象黄河文化的生动呈现

河南卫视作为主流媒体,既要肩负起文化宣传与传承的重任,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路。所幸,河南台在系列文化类节目中似乎已经找到文化“出圈”的可能与途径。2021年大年初一的微博平台媒体数据显示,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名是河南卫视,这个话题量一夜之间超过了三亿多,自此河南卫视在晚会封神的道路上开始了乘风破浪之旅。纵观春节到七夕之间的五场传统文化节目“出圈”,显然并不是偶发式或幸运式的成功。每一次的创作都能迅速得到观众的回应,除却“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其恰当的传播策略也功不可没。

首先,作为典型媒介仪式的节庆晚会,其本质在于凝聚国家意志与民族情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仪式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通过举行仪式,群体可以周期性更新其自身的和统一体的情感;与此同时,个体的社会本性也得到了增强”[5]。

所以,在立意与主题层面,节目要呈现出这一价值观与方向。所以在内容的编排上,河南春晚充分挖掘河南独有的厚重的黄河文化,紧扣地方文化烙印,满足了观众对河南黄河文化的想象和期待。同时,建构和呈现本土文化并不仅仅是为了“讨好”本地观众,将中原文化的魅力绽放出来、推广出去才是主创团队的目的。所以在整体呈现上,这一系列节目既保证了河南本地人能够从中获得文化认同、归属和自信,又能以黄河文化这一深植中国人精神血脉的符号元素包容和团结更多的省外观众,将河南这张“文化中原”的王牌打响。

此外,文化先行的落脚点一定是人。以文化人,文化才有意义。因此,受众的参与度与接受度也是利用影视传播形塑黄河文化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时代,电视机的使用群体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作为一台电视晚会,河南卫视首先在一台晚会的整体传播效果上要保证固定群体对传统艺术作品的期待,同时也要兼顾当下年轻观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比如“国风”“国潮”“经典改编”等形式和风格不仅将节目与黄河文化完美结合,保证了电视台固定中老年受众群体的审美感受,也利用新奇的编创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特征融为一体,引发老中青三代共享文化盛宴的图景。

河南卫视以文化为核心,全面营造了观众的共情体验和审美共鸣。年轻的受众折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他们对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认同与憧憬;老年观众则惊叹于技术的更新与传统的复苏以及在他们那个年代不曾有过的电视技术奇观,使他们在享受文化艺术的同时,对新时代产生新的期待、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信。

当然,晚会在保证整体性的同时,如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获得流量与热度,是傳统的黄河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焕发生机的另一道难题。

例如,河南春晚首播是电视台和快手联合双播,而且网络首播还早于电视台半个小时。除应对电视平台各大卫视混战带来的流量局促外,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备受年轻观众青睐,是弱势电视平台抵抗强势收视流量夹攻的不错选择。当然快手也不负所望,在播出后《唐宫夜宴》迅速通过短视频分享引发热潮,其节目片段开始碎片化地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相继传播,使晚会的热度迅速提升,推广范围迅速扩大。之后,在青少年群体钟爱的B站等视频平台上,此系列的文化节目因为高质量的呈现也获得了很多“自来水”宣传,成功实现“破圈”传播。

结合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范围广以及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的特征,河南台在形塑黄河文化符号时得以顺利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用整体呈现加碎片传播的策略,使抽象生涩的黄河文化的在电视镜头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曾说:“没有仪式和象征,就没有民族。”[6]象征符号“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7]。

河南卫视系列节日文化节目通过河南标志性文化象征符号,融合了河南人自身气质、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印证了河南人身上的独特文化特征,同时也极好地传播了河南的新形象和新风貌,赋予了河南黄河文化新的华彩与意义。

四、结语

河南电视台节日文化类节目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更值得称赞的是,在取得认可与成就之后,河南台并未将自己禁锢于“河南”这一地域限制中,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宣传推广了众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比如《戏韵》中的“靴子张”“盔头李”“绣娘”以及“京剧派系传承人”等等;又比如《墨舞中秋》里的书法艺术展示;《问道》里的太极与笙,都将中原文化与中华大地紧密相连,力求在河南文化里看中国,在中华血脉里见河南。这同时也正是河南卫视系列文化节目的动人之处——不单单将河南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更将河南的黄河精神内化于心。

河南卫视系列文化节目“出圈”,不仅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文化自信的回归,也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传续以及向全民讲好黄河故事、向全世界传播黄河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7:533.

[2]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75.

[3] 解学芳,张佳琪.技术赋能:新文创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J].出版广角,2019(12):9.

[4] [美]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

[5] [法]爱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5.

[6]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

[7]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8.

作者简介 李瑞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与传播。王莹,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