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媒时代西部传媒教育改革下的教师转型

2021-12-09王月高晨茜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西部

王月 高晨茜

摘要:风云激荡的传媒业变革正在推动传媒教育的深层变革,教师队伍作为西部传媒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需要在宏观方向引领、制度建设、结构重组优化、人文理想的价值坚守以及知识生态的融合与重构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和深度变革。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教师转型;智能媒体;西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06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新疆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17JG076;伊犁师范大学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我国主流媒体用新媒体进行政务传播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YSYB066;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社交媒体中‘一带一路’议题区域性传播研究——以‘互联网+政务’为研究视角”成果,项目编号:YDYL2020YB010

从全球范围看,“全媒”“融媒”已开始向“智媒”“浸媒”迭代,“我们或许正在经历人类传播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技术变革期”[1]。从国内来看,大数据、AI、5G、VR、AR等技术以及数据与算法作为重要驱动力,推动着传媒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与再造。原有的传播模式与信息分发渠道被彻底颠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也已深刻重构,基于传统媒体分类与流程的新闻传播教育已无法满足新业态快速更新和提升的人才培养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焦虑、困惑与改革的决心并存,正在呼唤一次根本性、深层次的变革。在这一涉及理论体系、学科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定位、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变革中,教师队伍转型是先行条件、基础保障,决定着新闻传播教育转型成败。而由于质量、资源、传统等方面的相对滞后性,欠发达的西部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在教师转型上下更大的功夫,要激发活力,提升实力,探索新闻传播教师转型的合理路径。

一、宏观方向引领——队伍转型

当前,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传媒以及向传媒业供给核心生产力的人才新闻传播教育进行重构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从学科定位及地位、系统性制度设计、师资结构的重组与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转型,才能从宏观上为教师转型提供方向、制度支撑和系统性保障。

(一)重新思考学科定位与结构

传媒的力量已超越旧有的行业边界,渗透进各行各业,要看清它,就要跳出传媒看传媒,以系统论的角度从整体视野看待传媒、新闻传播学科与传媒教育。这需要从国家高度重新布局传媒教育,推动传媒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让传媒人才培养嵌入国家战略布局、社会转型和业界变局,梳理传媒业在当今的价值与功能,真正调研和规划出国家及产业在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需求,为人才“画像”。二是要從学科重构的角度出发,将新文科乃至新工科、新艺科的国家宏观战略落实到新闻传播教育这一具体领域,让数据科学、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有机融入传媒教育。如胡百精所说,打开新闻传播学科“跨界、跨学科、跨文化的一切可能的链接”“构建敞开的学科主体性”[2]。三是打破传统的传媒类型以及分工基础上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提供更明确的专业建设指南与标准。

(二)系统性制度设计

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焦虑,即面对技术的洪流,对人的主体性的担忧;面对跨学科融合,对学科合法性的困惑;面对业界的快速迭代,如何保持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业界融合中的平衡,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边界在哪里……而对于西部高校来说,要应对这些困境,更需要依托顶层设计与系统性制度的保障。人才在学界和业界的流动、常态化教学的底线与革新式教学的边界、融合创新的激励与评价、实践成果的认定,这些都要有关键性的制度设计,才能逐渐实现科学化、深度化、标准化、制度化,避免盲目化、短视性、表象化与功利性。与此同时,加强西部与中东部高校之间的交流,形成常态化的师资培训、业界观摩、师资的产学流动、东西流动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

(三)优化重组师资结构

在媒介融合与智媒的应用趋势下,将文理融合以及文、理、工、艺学科融合的需求置于传媒教育改革的框架之中,传媒教育对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师资需求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国家提出的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队伍的要求,也意味着传媒教育要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如“传媒+政治”“传媒+经济”“传媒+健康”“传媒+体育”“传媒+公共管理”“传媒+科技”“传媒+艺术”……这些“+”都需要传媒教育敞开胸怀,接纳不同的学科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重组和优化传媒教育的师资,让拥有不同学术背影和专业经历的师资为传媒人才注入思想、知识与活力。这就需要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基于“学科—专业—课程”改革的师资结构规划,既要吸引、扩充和重组新闻传播师资队伍,又要对跨界而入的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背景的教师融入传媒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的方法并对其未来的职业前景进行充分而长远的规划,避免融而不入、缺乏学科归属感,充分发挥出融合的化学效应,让人才培养真正实现复合型、专家型、融合型的目标。

二、人文理想的坚守——专业铸魂

“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已经处在一个‘双岔路口’,一边指向极具科幻色彩的技术与技能,另一边指向极具传统底蕴的人文和专业素养。”[3]而越是面对复杂的“十字街头”和“双岔路口”,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越是要有人文坚守和使命追求,否则就极易导向虚无与犹疑。

(一)坚守人文理想,为人服务

无论媒介技术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如何万能,传播都应该是服务于人的,是基于人性的,是关怀人的,是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和终极幸福而奋斗的。“职业新闻的一切努力,无非就是要使新闻权利和媒体权利回到人,而不是回到机器与数据。”[4]传媒存在的价值一定是守护人的价值,推动人的进步,实现人的理想。同样,人是传媒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衡量尺度,从人的角度、公众的利益、社会的公平正义进度和人类的福祉出发办教育,面向传媒但又超越传媒,服务传媒的同时引领传媒,才是传媒教育存在的要义。教师一定不能被“技术焦虑”乱了阵脚,被“技术决定论”冲垮专业之魂,要有专业定力和学科自信,基于人类进步的终极使命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优秀人才,奠定和强化传媒人才的新闻理想、传播伦理、批判思维、专业热情和家国情怀。

(二)专业精深,读懂时代读懂人

对于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师而言,追新固然重要,但树大的前提是根深,最基本的是要做好对本学科的精深掌握,扎实自己的学术素养,也就是要深刻地理解本学科和专业,有系统、科学的学科观、专业观、行业观和人才观,把新闻传播的学科根基打好后,再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发展个性化。如果说媒介与时代日益互构,那么能真正读懂媒介,才能更好地读懂时代。因此,要牢牢把握新闻传播学科理解时代、参与时代的媒介视角。西部新闻传播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积累和固本,否则创新可能是盲目和无源的,可能导致教育逻辑被瞬息万变、利益纷繁的媒介逻辑牵着鼻子走,陷入“业界打哪儿,我们就指哪儿”[5]的困境。

与此同时,不论是信息“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本质,还是新闻业“读懂时代读懂人”的宗旨,或是教育“发现人的价值”的终极目的,都要求教师借助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向人类知识和学术纵深迈进,这种迈进不是碎片式、临时性、功利性的,而是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去寻找永恒的、有规律性的理论,从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深处获得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养分以及认识、理解、改造世界的不竭动力与工具。社会日益传媒化,传媒同时也逐渐社会化,在社会与传媒同构步伐加速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空间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有着更大的社会需求和迫切的发展需要。有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有可能成为其他学科的元理论,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学术价值。这都为新闻传播教师提供了更坚定的学科自信和动力。

三、融通的知识生态——视野重构

身处社会和媒介变革的浪潮中,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尚未完全看清媒介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的端倪与趋势,大家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摸着各式各样的石头过着河,学界与教育界已不能延续启蒙者、引领者的荣光,“视野狭窄,知识更新落后”“人才培养观念故步自封,师资结构不合理”[6]……各种批评和质疑纷至沓来,新闻传播教师的反思与改革共识与之回应。对应学科发展的规律与传媒业态变迁,新闻传播教师应该从面向前沿、跨界视野和产学协同三个方向重新打造自身的知识生态系统,重构理论视野和能力体系。

(一)跟进前沿,更新知识体系

从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看,部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模式,对媒介新技术、内容生产新流程、媒介运营新模式、媒介市场新生态知之甚少,不能主动融入融媒时代的业态现实,更不用说理解智媒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无法对业界未来及学生的职业前景作出有效且有前瞻性的预测,无法将理论与变革中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教师固守教材上的陈旧案例,沿用传统媒体时代的话语方式,教学与现实出现脱节现象,教师对现实理解含混与迷离,自然难以为学生展开清晰的社会图景和职业蓝图,更无从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与竞争力,最终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反差。

对此,新闻传播教师必须直面挑战,将大变革下的“本领恐慌”化为研究与创新的强大驱动力,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与时代同频,与国家需要同向,提高对前沿理论与业界变化的敏感度和对接度,不断为自身的知识生态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与血液,绝不能故步自封,否则只能被时代淘汰。

(二)开放边界,融通知识生态

有学者提出,大学教育已经由以涵养纯粹心智为中心、带有洪堡理想的模式一、刻着“现代性强烈的进步意志和效率追求”的模式二,进入到“多样连接、跨界整合、网络化创新和生态式成长”的模式三时代[2]。有着强烈的“十字街头”性质的新闻传播学,因其所面对的传媒业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连接性、敞开性与渗透性,天生具有与多元学科对话和融合的属性,大数据、社交网络、媒介融合、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时代标签都使这种属性更加彰显。

一方面,新闻传播教师需要向内打通曾经分割的学科内部体系,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壁垒,穿越以媒介类型分割独立的平面、广电、新媒体的边界,面向融合及智能媒体的时代情境,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将原来的采、写、编、评、摄等内容生产流程融会贯通,使其承载鲜明的现实气息和全流程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从容应对新业态的能力有赖于教师对学科的综合理解,因此教师要学会变孤军奋战为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擅用集体的力量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形成教学共同体以及“师—师”“师—生”成长共同体。

此外,教师要依托新闻传播学科开放、对话的传统和网络化创新的新学术环境,发挥出大学再造知识集群时代学科主体间性的强劲动力,“敞开自身,主动进行跨学科对话与合作”[2]。首先,要主动了解与媒介技术发展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社交网络、算法等领域,主动适应技术快速迭代下的传媒业,在这场颠覆性巨变中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和影响力,赋予学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认知和传播能力。也唯有认识这些技术,才能真正去审视与批判,如懂得算法,才有可能实现算法与人性道德的平衡。其次,从过去纯文科的惯性中走出来,深度领悟国家新文科、新工科、新艺科建设的政策方向,敢于跨界,擅于交叉,从国家、地域的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兴趣与专长、学术禀赋和思维特点,以新闻传播为基底,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医学等多元学科进行融合,打破边界,打造适合自己、能发展自身潜能的、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不断成长的“传媒+”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复合型、专家型传媒人才。

(三)协同育人,向产业界学习

教师不仅要在学术和知识领域“跨圈”,还要向产业界取经,做到产业与教育界之间的“破圈”。目前,传媒界的发展更新速度已经明显快于学界与教育界,而且在短期内这种势差很难被追平。新闻传播教师虽然不能對业界亦步亦趋、焦虑浮躁,但也绝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应该为教育跨界开拓校媒合作、校企合作的空间,打造协同育人常态化,同时还要在合作中不断汲取能量,壮大自身。

四、结语

在宏观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下,新闻传播教师队伍需要有坚守、有理想、有勇气、有决心,面向前沿、拥抱融合、积极合作,共同创造传媒教育的广阔未来。

参考文献:

[1] 史安斌,王沛男. 2019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全球访谈[J].新闻记者,2019(2):37-45.

[2] 胡百精.大学现代化、生态型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2):132-139.

[3] 张明新.多学科交融的新闻传播教育:过去、现在和将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B12):93-95.

[4] 杜骏飞.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J].国际新闻界,2018,40(2):22-29.

[5] 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2019(3):1-7.

[6] 唐宁.融合与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诉求[J].现代传播,2019(12):164-168.

作者简介 王月,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教育。高晨茜,本科,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西部
西部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对比研究
西部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对比研究
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之路
我国东、中、西部商贸流通业差异及发展选择
西部市级公共图书馆“两标准一规范”应用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基于转型时期的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探析
大后方的美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