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之路
2017-02-14顾鹏
顾鹏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西部丘陵地区,大部分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面临着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突出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农村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下,走上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牌坊沟村开展驻村调研,全面考察了南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并对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化;西部;丘陵;示范区;建议
一、牌坊沟村: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典型代表
牌坊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9户,730口人,目前只有170多人留在村里,不到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全村總面积1394亩,耕地面积688亩(其中水田340亩),林地10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200元,在西部丘陵山区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远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7919元的平均水平。牌坊沟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了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共性特征。
1.务农效益偏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
在牌坊沟村,务农的效益偏低,农户收入来源绝大部分来自非农产业。从调查村民的收入情况看,农业收入占比不到20%。村主任王新东说:“种一亩水稻,平均产量800多斤,目前在村里的收购价格约1.2元/斤(国家保护价1.35元/斤),每亩的补贴150元左右,毛收入也就1100元左右,但是扣除种子40元、农膜20元、农药80元、肥料200元,每亩收益也就800元左右,正常的年份抽水还要花钱,算上人工投入,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不如到外面打几天工”。因此,村里20-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60岁以上占60%左右,40-60岁占20%左右,其余多为留守儿童。60岁左右的农民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些人员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劳动能力偏弱、接受技术能力不强,对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支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在牌坊沟村,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中央和省级的支农项目资金难以覆盖,市县级的项目资金也鲜有顾及,村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全村缺乏灌溉水源,没有水利设施,水稻只种一季,8月收割后,田就空着等来年插秧,如果放掉水,种点别的作物,第二年就种不了水稻,其它的旱地也都是“望天田”。由于田块条件限制,也没有机耕道,农机无法下田作业,村里只有脱粒机,没有耕种收等农业机械,村里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畜力。
3.简单种植和养殖为主,主导产业尚未形成
在牌坊沟村,目前还处于简单种植和养殖阶段,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房前屋后还有一些果树,养些鸡、鸭、猪,也就是解决农户自家的口粮问题,基本上属于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虽然村里草山草坡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同时还有种植柚子的历史传统,“三会柚”在南充也小有名气,但由于缺乏规划引导和资金投入,难以培育成为优势主导产业,形成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更谈不上加工转化增值。
4.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在牌坊沟村,经营方式还是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从抽样调查的10户数据看,户均耕地面积4.07亩,最多的8.55亩,最少的1.74亩;地块总数106块,平均每块地面积0.38亩,最大的1.5亩,最小的0.05亩;平均每户地块10.6块,最多的18块,最少的6块。过于细碎化、分散经营的土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了部分耕地撂荒;另一方面,影响了土地规模流转。村里土地流转费用效益偏低,土地没有集中连片,种养大户不愿意接手,新型经营主体也难以发育,很难实现规模经营。
5.资产资本化难,农民创业发展受制约
在牌坊沟村,农户最大的资产就是住房,很多农户花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在村里盖房。但是,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不能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流转,农村住房无法抵押贷款。与城镇住房可以抵押贷款、可以升值不一样,农民花光积蓄甚至借款建造的农村住房形成了大量沉淀的资产,变成“沉睡的资本”,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民创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加速贬值。
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随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这样的传统农业村,有了越来越多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和“雨露滋润”,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福祉,衷心拥护党和政府领导;同样,随着各级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这样的传统农业村,只要精心呵护,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好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的种子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二、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与探索
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年8月正式设立,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该批51个示范区中唯一跨县(区)实施的示范区,建设范围涵盖顺庆、高坪、嘉陵和西充三区一县,共31个乡镇、478个村、488平方公里,惠及58万农民。多年来,示范区着力打造在丘陵地区能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改革与建设样板,努力走出了一条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1.在建设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
示范区内的三区一县结合各自实际,开拓创新,探索了各具特点、各有优势的发展模式。
(1)顺庆区的“四方合一”模式。“四方合一”,指的是农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四方合作、共同建设农民产业园区,让农民成为产业园区的投资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农民自主建设。农民产业自选、资金自筹、设施自建、园区自管,在“四方合一”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政府引导下,农民选定自己熟悉的种养殖业,集体表决选择企业参与合作,通过使用自有资金、自借、贷款等方式,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自建设施。成立专业协会,订立管理公约,实施自我管理。二是企业自愿参与。企业通过品牌参与、技术参与和销售参与,在“四方合一”中发挥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园区+农户”形式,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种养模式,使农民有效规避了缺乏技术、不善管理、难闯市场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民收益。企业在参与中扩大了经营规模和市场规模,获得了较大利润。三是金融积极介入。信用联社寻求信贷担保、优化服务介入,在“四方合一”中发挥催化剂作用。四是政府大力推动。政府通过推动农民更新观念、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牵线搭桥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四方合一”中发挥组织推动作用。
(2)嘉陵区的“项目整合”和“民办公助”模式。嘉陵区创新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益,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投向示范区。一手抓项目整合,实现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以规划引导,促进支农资金整合,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来源不同的各项支农资金集中投入,积极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平台。另一手抓民办公助,实现了“四两拨千斤”。实行农业基础设施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具体操作是:业主(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区里组织农牧业局、农工办、水利局、财政局等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考核驗收,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验收结束出具验收报告,并由负责验收的相关单位及村民监督小组代表签字同意;验收合格后,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后的最终价格作为“民办公助”奖补资金发放的依据,由区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补助标准,实行定额补助。
(3)高坪区的“劳务承包”模式。为破解传统农业经营效益低下,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加剧等难题,高坪区青居镇团结村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实行“劳务承包”模式,把农户从“零散工”变成了“固定工”,既有土地租金、管理工资两项固定收益,在超过既定目标时还有浮动提成,获得“二次返利”,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以前三四倍的收入。一是政府抓服务。当地政府利用土地整治项目集中整治土地1000余亩,引进天丰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柑橘产业,实行“以奖代补”对公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引导成立了团结村青居智力劳务合作社。二是合作社当“红娘”。青居智力劳务合作社负责组织、培训和调配劳力,并组织农户与公司签订“1(柑橘种植)+N(套种在柑橘基地的其他作物)”的长效劳务承包协议。三是公司建基地。公司以平均600元/亩·年的价格租种农户土地,建立规模连片柑橘种植基地。公司负责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栽植标准、统一机械耕作、统一配送物资、统一管护技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四是农户出劳力。农户定期有组织地接受公司提供的免费技术培训,按照技术要求承担日常管护,对承包地块从育苗到收获、从除草到防病进行精细化管理。
(4)西充县的“两统两返”模式。西充百科有机种养公司采取“两统两返”新型模式,带动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00户农户参与发展有机农业,户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一是土地量化入社,企业统租建园。农民把土地折资入股合作社,明确其在园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司按标准将土地统一租赁,并高标准配套了基础设施以及机械设备。二是龙头企业引领,专合统管生产。公司提供生产营销计划,按有机生产标准引领合作社和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合作社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技术指导、机耕服务、病虫统防等方面加强管理服务,实现分工协作。三是风险基金储备,农民返包创业。公司先期出资建立风险保证金,由合作社、农民代表、公司三方共同监管。在生产经营中,按照农产品销售纯利润的比例提取风险保证金,对农民因自然灾害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损失提供补偿,保障农民生产“零风险”。四是保底价格营销,二次返利互赢。公司与合作社、农户签定订单前就确定保底收购价格,一个返给返包种植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另一个返给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互利共赢。
2.在建设内容上突出“现代”特色
示范区围绕“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基地。
(1)高标准规划产业。规划所有产业必须实行种养配套、循环利用、水旱轮作、综合开发,一般采用“畜沼果(菜)”、“菜稻菜”、“稻菇”等方式,提高耕地循环利用和综合产出水平,缓解加快发展与环境承载的矛盾。
(2)高标准配套设施。围绕田、水、路、电“四网”配套要求,完成土地调形和培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粮田、连栋大棚和集约化育苗场,建修蓄水池、提灌站,产业基地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3)高标准科技武装。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四川农大、南充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科技研发与孵化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滴渗、“三诱”绿色防控、避害栽培等新技术,应用节水滴(喷)灌、智能化畜禽良繁养殖设施等现代化生产装备,推广现代化耕种收机械装备。
(4)高标准打造品牌。引进汇源果汁、雨润食品等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国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将张飞牛肉、保宁醋、广丰有机蔬菜、天兆种猪、百科“三宝”等打造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尽管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示范区探索的一些好机制、好模式还更多停留在点上,南充所辖的1.25万平方公里中仅有不到4%的面积覆盖到。而在面上,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一是基层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中央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而越往基层重视程度越是递减,到了县以下基本成了“轻中之轻”,有的地方县委书记、县长一年甚至开不了一次专题会听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汇报;有的地方“重城轻农”,城区的道路可以拿钱每年翻修,新建的过街桥可以建了又拆,但给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却十分吝啬;有的地方“重工轻农”,热衷于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可以低价甚至零地价拿给企业,而农业需要的仓储、加工等用地却给钱也拿不到。二是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投入需要加强整合。如,农业、财政、国土部门都有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其中,农业部每亩平均400元/亩,财政部1500元/亩,国土资源部2000元/亩,而丘陵地区进行高标准农业建设投资一般要6000-8000元/亩。由于资金缺口太大,且项目各自为阵,存在着低水平建设、无序建设和无效建设,特别是国土部门的国土整治项目更多是重“量”不重“质”,整治出的土地不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甚至是“豆腐渣工程”。三是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需要加强引导。如,有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只是为了圈地或者套取项目,并不是真心实意搞农业;有的龙头企业只顾自己发展,没有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甚至有的不讲商业诚信、不讲社会责任,拖欠农民土地租金、产品收购资金,随意排污造成环境污染。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结合西部丘陵传统农业村的具体实际以及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建议从“三规”(规划、规格、规模)和“三新”(新产业、新模式、新主体)着手,逐步推进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建设。
1.搞好规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是搞好总体规划,从“产村相融”(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新村建设)角度,统筹考虑新村和产业的布局,统筹安排现代农业建设推进时间、地点、建设重点等内容。二是搞好区域规划,对区域内与产业发展有关的山、水、田、林、路、农房等进行全方位规划布局。三是搞好资金规划,按照“规划统筹地点、地点统筹项目、项目统筹资金”的原则,对符合国家与地方相关专项建设规划的示范区项目,优先谋划、优先安排。
2.提升规格
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适宜的标准。一是提升领导重视的规格,建立起“第一把手抓第一产业”的县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使中央“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贯彻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二是提升农田建设规格,统一标准、集中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提升农产品规格,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三品一标”认定、品牌建设等,提高产业效益。
3.扩大规模
规模产生效益,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是扩大投入规模。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总量上要有更大的增量;建立现代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益;更多地实行以奖代补机制,以更好地激励社会资金投入現代农业;扩大农业投融资和担保资本金规模,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扩大流转规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创新机制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扩大示范区规模。及时总结推广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扩大示范区建设规模。
4.打造新产业
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线一品”或“一乡一品”、“几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支柱产业,同时做好相关产业的兼容和配套。
5.培育新主体
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一是鼓励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支持高校、职校毕业生和农业科技人员等从事农业创业。二是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三是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四是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6.推广新模式
积极推广适宜本地的新型经营模式。一是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模式,结合具体实际,推广示范区探索的各种有利于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模式。二是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收购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专业市场+新型经营主体+基地”等订单农业模式。三是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与信贷有机结合模式,不断开辟农业风险防范新路径。四是积极探索“新型经营主体+订单农业+财政资金+金融资金+保险资金+其他资金”有机结合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