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融合创新再构重庆媒体新业态的探讨
2021-12-09汪震宇
摘要:本文针对重庆媒体融合现状,分析了重庆媒体融合发展中尚存的十大问题,提出了五条建构重庆媒体融合新业态的路径,即以战略新高度革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向;以改革新手段激活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以融合新深度拓展内容渠道,改变发展姿态;以运用新思维提升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以制度新体系落实管理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关键词:媒体融合;深度融合;媒体新业态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016-03
自2017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从初期探索进入深度攻坚的纵深推进阶段[1]。当前,重庆媒体融合已到了向“深水区”推进的关键时刻,更深入地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这一阶段比起步阶段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必须更谨慎地选择方向、更科学地做好规划。本文试图从媒体融合的实践与发展路径着手,为建构重庆媒体融合新业态探路,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突破融合发展瓶颈之法。
一、重庆媒体融合现状
一是整体快速融合,舆论导向效果凸显,但发展瓶颈仍待破题。重庆媒体积极实践,从规划、观念、项目、人才、机制多方面真抓实干,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但传播、经营、体制瓶颈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报纸融媒体建设提升传播能力初显,但融合深度仍待推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转型融合阔步向前,其他报纸积极跟进,但融合纵深不够。
三是广播电视重点项目升级传播手段初现,但渠道布局仍待整合。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发力重点项目升级传播手段,搭建融合生态圈,但内容、资源、渠道仍未一体化。
四是网站及新媒体技术创新提高传播效果彰显,但经营模式仍待创新。传统网站+“三微一端”合力,传播效果提高,VR等新技术得到应用,与网络服务商合作展开,但网站与新媒体盈利困难。
五是政府政策推进融合效果显现,但管理措施仍待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宣传系统不断统筹规划,整合政策资金,“一媒一策”督导,各媒体融合亮点不断出现,但措施尚存不足。
二、建构重庆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
要深化媒体融合创新,建构重庆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笔者认为实现路径有五条。
(一)更新观念,以战略新高度革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向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媒体融合的精髓要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新动向;要培养和强化互联网思维、一体化发展理念,树立融合深度与广度意识;要不断完善科学规划和整体布局,谋求有自己特色的重庆融合模式。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有:
1.深化学习,实现重庆媒体融合认识意识突破
(1)扩大学习的覆盖面。要实现重庆主流媒体融合培训的全覆盖,让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媒体融合的培训学习。建议将媒体融合相关学习培训内容纳入记者证换证时的必修内容。鼓励本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利用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媒体融合相关内容学习,并给予继续教育学分认可。
(2)提升学习的参与度。建立理论学习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的深度参与学习制度。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每年组织新闻单位的管理和业务骨干结合自身实践,撰写媒体融合理论与实践总结的文章,及时总结媒体融合的经验和问题,并结集为《重庆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出版,让全市媒体业务骨干通过梳理自身实践经验和有关理论,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3)强化学习的针对性。通过学习,强化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深刻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媒体的本质和特征,深刻触动其媒体融合理念,以解决部分从业人员把媒体融合视为任务、被动应付的思想态度。
2.深化交流,实现重庆媒体融合地位关系突破
媒体融合不仅要实践,也要交流碰撞和宣传,而业界和学界专业人士参加的专业会议就是最好的交流平台。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两大集团出资,每年度召开“中国西部媒体融合论坛”,通过论坛建立与互联网公司、中央媒体和浙江、上海、广东等媒体融合先进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更大范围地“走出去、请进来”。建议在短期考察基础上,定期派出宣传系统和媒体单位的管理和业务骨干到中央媒体、互联网平台和媒体融合先进省区市进行三个月以上的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其他媒体的融合实践和日常管理细节。
(二)积极探索,以改革新手段激活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1.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形成政府市场合力
建议重庆媒体通过合并、合作、相互持股、上市等方式引进国有资本等。由政府出面引入公有资本进入媒体的内容生产部门,大力引进公有或非公有资本进入广告、非新闻性节目制作等内容生产或传播领域。以新资本的注入加速市场化转型,确立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使媒体快速摆脱当前经营困境,全力投入融合转型。
2.建立创新创业机制,激发人员结构活力
(1)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媒体甚至跨行业的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人员编制仍在原单位,但以项目、产品和用户体验为导向重新聚集,重庆媒体为虚拟组织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场地和技术等资源。创业成功,组织继续运行或转化为扁平化的团队自组织;创业失败,人员则回到原单位。这种模式有利于体制内人员无后顾之忧地创新创业。
(2)探索媒体内部创新转化机制。实施以项目或产品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允许以招投标或向员工购买成熟自媒体产品等方式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创新力转化为实在的生产力。
在上述两方面探索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将媒体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使本市媒体能够更直接快速地面向用户推出内容产品或服务。
3.整合产业内外资源,优化重组发展借力
(1)破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与其他媒体的条块分割,将其打散后重新组合。
(2)跨界整合外部资源。重庆媒体融合的首要任务是服务重庆本土用户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垂直化和专业化应首先做好重庆市场,再面向全国市场。如打造与本市汽车等支柱产业相匹配的同类垂直媒体。当前,政府和相关产业都有相应的流量入口,但政府和产业并不擅长做内容,媒体可以利用内容生产能力主动出击,为政府和产业的信息传播服务,从而获得宝贵的流量和用户资源。此外,媒体还应继续探索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便民的生活、交通等服务,进而获取流量。可进一步引入政府、产业的项目、资金或资本,将媒体融合发展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目前,国内多家媒体的实践经验表明,在通过服务获得用户流量后,媒体才能使用电子商务、中介收费等多种经营手段把流量变现,通过流量变现补贴内容生产,化解当前内容生产者传播渠道缺失带来经营困难的结构性矛盾。
(三)紧跟潮流,以融合新深度拓展内容渠道,改变发展姿态
1.内容、形式、流程创新同步,以产品服务重构巴渝传媒形态
(1)构建融合型内容生产体系。建议市委宣传部或两大媒体集团建立原创内容奖励基金制度,对优秀的媒体融合类原创作品的创作者给予专项奖励,鼓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沉下心来创作精品。此外,还可依托重庆市甚至全国高校新闻传媒院系,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丰富的人力资源生产优质内容。
(2)实现融合型内容形式。应注重利用新技术让移动端实现多媒体化,利用AR、VR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以活动、游戏、社交、奖励等多种形式增强内容的互动性,实现用户与内容融为一体,将内容做成连接用户的“中介”。
(3)构建融合型生产流程。在破除媒体间、部门间壁垒的基础上,面向产品和服务、面向移动互联网重构业务流程,进而实现媒体或媒体集团流程的集成化、网络化、平台化。
2.大屏、小屏、移动端和PC端多渠道同步,以“互联网+”重构巴渝传媒生态
融媒体时代的跨屏传播经由PC端和移动媒体端等多媒体组接生成跨屏传播[2],在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基础上,应由经信委牵头进一步推动本市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通不同网络和终端。在做好手机这个小屏的同时,还要开发适应平板、智能手表等其他智能硬件的内容和产品,尽量扩大覆盖面。媒体融合必须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将内容生产、传播体系、营运方式、盈利模式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终端的打通同样如此,比如,通过二维码、AR、声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传统印刷和广播电视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合而为一。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障碍是底层的技术网络和信息网络尚未很好融合,如电信、有线电视有各自的渠道,导致用户和终端被分割,建议经信委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网络融合,早日把重庆建设成完全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为媒体融合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3.自建平台、社交平台同步,以用户参与重构巴渝传媒业态
举全市之力,在各媒体集团各自建设平台基础上,以华龙网为依托,建设跨媒体的市级平台,通过平台聚合用户、内容、产品、服务甚至企业、政府、高校等各类主体。但是,平台建设投入大、风险高、困难多,应认真研究本市现狀,做好规划和建设。同时,要在当前实践基础上,利用好微博、微信、音视频分享甚至手机游戏等社交化商业平台。在与商业平台合作时,要利用好账户粉丝的数据等资源,最终将商业平台流量引向自建平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调查用户平台偏好的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地“三微一端”,要积极开发其他用户尤其是青年用户聚集的平台。
(四)锐意创新,以运用新思维提升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1.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升级生产传播体系
在平台建设基础上,大力提升数据库服务器云计算能力,以大数据生成的用户画像和分析作为满足个性化内容需求和精准传播的创新基础,健全大数据内容和传播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外部的数据资源,以数据新闻和可视化等形式创新内容和传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写作和智能问答甚至采访机器人,解决海量信息采编管理分发难题;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管理传感器、无人机,实现和物联网的连接,给用户呈现此前人类无法触及的新型新闻内容;通过VR、AR技术将新闻内容更真实地呈现给用户,通过把虚拟内容与现实混合给用户提供新的新闻或其他内容互动体验。
2.延伸内容广告新型业务,升级经营盈利体系
在做好传统的广告、用户付费、版权交易盈利的基础上,还应将媒体融合延伸至营销策划、项目运作、电子商务、商业服务等方面,以摆脱盈利困境。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在监督媒体做好采编和经营分离的同时,要鼓励他们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好多种经营,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在监管的同时应给予政策支持。
3.建立技术研发引进共享平台,升级支撑驱动体系
建议由技术力量较强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整合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计算机和通信等学科力量较强的高校,联合成立重庆媒体融合技术研究院,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或建立本市媒体融合内部交易共享和外部引进平台,实现一次引进或一次开发、多家使用,通过分享降低技术研发引进成本。
(五)服务为本,以制度新体系落实管理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与扶持力度,着力形成政策推动机制
改变当前直接投入资金和直接扶持具体新闻单位的政策模式,以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为目标,允许有资质的相关单位组建团队或设计产品、项目来公平竞标,获得媒体融合专项资金投入。金融手段在广东等地的实施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重庆市也应用好金融手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议联合两大媒体集团、其他主流媒体、互联网公司和政府资金,建立重庆媒体融合发展基金。发展基金还可大力吸纳非媒体金融、科技界相关资本进入,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监督下由专业基金管理团队运营。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基金扶持和孵化优质媒体机构或项目,快速形成重庆“媒体+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2.完善考评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着力形成制度推动机制
在媒体融合考核评估时,着力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协调培育发展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引入第三方和专家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本市媒体内容、软件、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建立市级内容、软件、平台、技术、知识产权与优质项目交易平台,通过交易平台促进媒体融合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保护。
3.实施智库与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形成智能推动机制
建议依托重庆市社科院、高校和大型传媒集团,组织市内外专家学者成立媒体融合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常设智库,定期撰写媒体融合调研报告,提供决策支撑,并为本市媒体培训人才提供服务。建议人力社保部门制定《重庆市媒体融合人引进办法》,通过有力的政策引进媒体融合人才。建议适时推行媒体融合人才项目,将媒体融合人才列入市级人才计划,发掘并培养有潜力的媒体融合理论和实践人才,通过给予人才称号和科研经费、支持组建团队等多种支持方式促进人才成长。
三、结语
本文从重庆媒体融合的实际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重庆媒体融合发展中亟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并从战略高度、体制机制、内容渠道、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五方面提出建构重庆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的路径,供同行交流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金桐,屈秀飞.媒体融合的演进逻辑、实践指向与展望[J].当代传播,2019(3):65-69.
[2] 刘煜,张红军.政论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9):118-122.
作者简介 汪震宇,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