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习惯

2021-12-09蔡华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孔乙己陶行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正好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吻合。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将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检验真理,从而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正确思想。

一、海量阅读,拓宽视野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阅读,如同海绵一般吸收知识,这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不少学生单纯地阅读课本,但是却忽略了拓展阅读,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海量阅读,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如对比阅读、结合思维导图阅读等。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积极展开阅读实践,并融会贯通,拓展视野。

在学习《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拓展阅读,推荐他们品读了和“四季”有关的其它散文作品,如:罗兰的《夏午》、张晓风的《秋天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么作者如何展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呢?不同的作者写作手法、创作思想有什么差异吗?”学生发现不同的作者写作思维各有不同,展现出的四季也各有千秋。如《秋天秋天》一文的特点是:将秋天的描写和生活中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以叙事为主,体现出了对生活的感悟。《济南的冬天》则大多数都是写景的文字,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唯美的语言展现出济南“温晴”的特点。在阅读中,学生巩固了课内所学,也拓宽了视野,教师最后再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心中的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尝试创作散文,展开读写结合的实践。

陶行知认为:“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身进步不断。”学生若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坚持阅读,广泛思考,不断成长。

二、专题探究,深化思维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主张,还包括了派生出的一系列具体教育方法,如“小先生制”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种方法让学生成为老师,教导其他同伴,这样他们就养成了“自觉觉人”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主动向他人学习或启发他人,有助于促进终身学习。教师可以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大家形成学习小组展开专题探究活动,促使其深化思维。

在阅读了《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等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并围绕“科幻小说和真实世界”这个主题展开探究,说说科幻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它和其它类型小说之间的不同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辅助阅读,将科幻小说和历史小说、情感小说等其它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差异点是什么。在对比分析中,学生的思维更为深入,如:有的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围绕“真实性”这一点展开对比,发现和情感生活类的小说相比,科幻小说的幻想程度更大,但是和玄幻等小说相比,科幻小说的幻想主要依靠科技展开,某些科学幻想甚至在多年后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因此具有一定的“预言性”。通过主题探究,学生交流了想法,学会了如何比较分析。

在“教学做合一”的专题探究中,“小先生”们带领同伴掌握了高效的探究方法,而同伴们反过来又能将自己掌握的方法教授给其他的同伴。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会以正确的态度和他人交流各种知识,进而促使其终身学习。

三、融合网络,鉴别信息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少學生都利用网络搜索到各种信息,因此拓展见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初中学生的辨析能力不强,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观点,他们常常很难分辨真伪善恶。因此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机会,引导其围绕热门话题展开辩论,从而促使其提升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学习《谈读书》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网络热门事件展开讨论,说说对“读书”的看法。例如:不少学生都对“马嘉祺高考失利发文道歉”这个热门事件展开讨论,发现网络上对此褒贬不一,一方认为马嘉祺没有认真学习,不是一个合格的偶像,粉丝对偶像太过于“宠溺”;另一方认为马嘉祺已经很努力了,不要过度炒作这件事,让他过于沮丧,以后还会支持他。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偶像应该等于‘学霸吗?”这个主题展开探讨,说说自己对此的观点。学生对此话题很感兴趣,各自表达了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偶像应该起到典范作用,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学生认为:“‘术业有专攻,马嘉祺的特长是唱歌跳舞,所以不必对他太过于苛求。”在探讨中,学生尝试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若学生养成了围绕网络热点新闻展开深度思考,并尝试辨析、鉴别的好习惯,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不会盲目相信各种网络信息,而是会深度思考、谨慎判断,这样就起到了终身学习的教学效果。

四、搭建平台,展示个性

陶行知先生强调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从注重“学”到注重“做”。因此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可以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平台,鼓励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并将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这样能让学生提升自信心,同时也能激发其创造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渴望展现文采巧思,让未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学习《智取生辰纲》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围绕《水浒传》展开赏读。教师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引导其展开个性展示。“在阅读《水浒传》后,你一定对某位人物十分感兴趣,又或者想要深入研究某个话题,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探究发现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在线下交流大会中,学生可以用演讲、话剧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围绕“林冲”这个人物进行分析,探讨了“林冲为何不做梁山寨主”这个问题。此外教师还给学生搭建了线上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家长和其他网友也可以进行评论,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如有家长提出该作品过分渲染侠义精神,没有结合特定时代展开分析,所以分析的深度不够,这样的评论给了学生一定的启发。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各自展现了阅读收获,提升了才能。

在搭建展示平台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和同学交流,还要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和家长、社会上的其他人展开交流。这样能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展示平台,也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展示自我的健康心态,进而更主动地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学到更多东西。

五、自主反思,提升境界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譬如游水的事,应当到池沼里去学习,不应当在课堂上传授。”在“教学做合一”的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我反思,找到提高的方向。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自评、互评活动,给他们提供思考的方向,促使其提升思想境界。

在学习《孔乙己》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并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总结“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完成语文实践后,教师组织大家展开交流讨论,并引导其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教师鼓励大家注意一下每一个同学的评论角度,看看是否有自己遗漏的评论方向,此外还可以看看有哪些自己没有掌握的评论方法。如有学生发现同伴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式,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行对比,探讨了他们的异同点。学生提出:“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这点是共同点。但是,他们也有不同之处,范进处于封建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所以他最后也因为科举改变了命运。但是孔乙己處于封建制度衰亡的时期,所以他最后也只能以死亡告终。”学生反思后认为这种比较阅读法能更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特点,体会到时代性,但是自己却忽略了这种方法。教师鼓励该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这样就促使其提升了阅读境界。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实践展示、反思自我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他们的能力在反思和继续努力中,如同“滚雪球”一般得到进步。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方法,转而用“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来取代。这样才能做到知、学、行的有机统一。学生能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身边的美,并尝试用语言文字展现美,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蔡华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天补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孔乙己陶行知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