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悲歌,后人的叹息
2021-12-09张淑婷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也是脍炙人口的一首凄美之作。作者李煜是南唐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人,《虞美人》是他人生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并成为历代词选家辑录词集的首选,因而受到种种的解读。[1]解读这首词的时候,视角是多种多样的,而绝大多数读者感觉此词之美,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首词能够在阅读的那一瞬间,将自己内心最丰富的情感激发出来,会让阅读者或者解读者不由自主地走入词境。某种程度上讲,《虞美人》的经典也就经典在此处。
时至今日,对这首词的解读如何做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拾人牙慧,如何做到在创新解读的同时又不哗众取宠,如何做到在面向高中学生解读时,能够在学生认知范围之内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度思考。笔者以为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到这首词的本身,从作者李煜与解读的后人的角度,去感受李煜的悲伤,去发出那内心的一声叹息。
一、《虞美人》定是一首悲歌
李煜是南唐后主,作为一个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的才子,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再加上当时的形势,基本已经注定了先喜后悲的结局。所以有人说,李煜后期的词,是以血泪唱出的一曲曲生命悲歌,而《虞美人》是其中的绝唱。千载之来,每每都能让读者万斛愁绪,不堪卒读。《虞美人》抒发词人自感自伤亡国之痛的情怀,而词人所写的忧愁、痛苦、悲哀就不仅仅限于亡国这一具体事体,而是把亡国之痛提升为人生的存在性悲哀,从而体现出对人生命运中悲剧性一面的总体体悟和思考,完成由具体的亡国之痛到普遍的人生悲感的升华,使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广泛的包容性。[2]
毫无疑问,“悲”是这首词的主基调,解读《虞美人》之悲,既需要基于词作本身,同时也需要立于作者之内心。“春花”“秋月”“往事”“小楼”“故国”“雕栏玉砌”,哪样不是似喜实悲的事物:初读“春花”尚以为满眼春意,孰料却是“秋月”寂冷随后;无论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还是乡野草民,提及“往事”,又何尝只是“多少”之思,更有不少的酸甜苦辣,甚至是艰辛;再读“东风”拂“小楼”,虽“月明”却也依然是“故国不堪回首”,“雕栏”又如何?“玉砌”又如何?难掩“朱颜”改,最终亦只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实仔细读来,词中的“悲”意,并非只是一腔哀怨,在这首词当中读不到生活世俗之悲,得不到怨天尤人之悲。这种悲意,是由一位面对国亡窘境却又割舍不下内心的那种悲天悯人书写出来的。作为皇帝,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他没有雄才大略,更没有杀伐决断,更没有彪炳史册的鸿图伟业。然而这并不妨碍李煜作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化当中向有“仁者无敌”一说,在武备上,李煜不是无敌的,然而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其却是无敌的。虽说慈不将兵,但李煜本身也没有强烈的皇帝欲望,其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就有此意。同时,李煜的悲又几乎是必然的,多情往往意味着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意味着会不断的犯政治错误,而这正是一个皇帝所忌讳的。这种必然之悲,李煜自己未必没有意识到,故此即使是在亡国三年之后,其依然以一首《虞美人》来反思自己的亡国之悲情,哪怕是遭遇灭顶之灾也在所不惜。
二、后人解读声中的叹息
后人所叹者,往往也正是体现在李煜身上的这种矛盾:即使是偏安一隅,李煜仍然是身着皇帝之位,这是无数后来解读者内心所羡的,人们之所以感叹李煜的悲剧人生,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在皇帝位却没有能够将这个皇帝做长远,李煜灭国给后来解读者带来的遗憾,几乎也可以用痛心疾首来形容,或者说没有这么夸张,至少也是一声叹息。所以在很多解读当中,几乎都可以看到解读者一方面哀李煜之不幸,另一方面又怒或叹李煜之不争。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所带来的一声叹息,恰恰也为对《虞美人》的解读提供了一个视角:解读《虞美人》,到底是要读出一个怎样的一首词、一个作者,甚至是一个自己呢?
毫无疑问,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这位李后主的绝命词。这首词所刻画的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3]所谓艺术,就是借助于具体的媒体,以一定的形式去反映现实并寄托情感的文化。词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当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时候又超越生活,李煜的生活当中,“春花”“秋月”“往事”“小楼”“故国”“雕栏玉砌”是常态事物,“春花”“秋月”“往事”对应着对时间的感知,“小楼”“故国”“雕栏玉砌”是对应着对空间的感知,在这样的一个时空里,词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逐步浮现,于是给后人带来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譬如,“往事知多少”中,“往事”又是什么?通常来说,往事是过往之事,那么在作者的心中,又有哪些往事不堪回首呢?其实词中说得很明白,所有不堪回首之事,其实都是故国往事。曾经的自己身为国君,但却更多的喜欢诗词歌赋,故关乎国计民生之事,庙堂之事,却因为自己朝政疏懒而荒废,其中甚至还出现过错杀忠臣的事情……这些都是常常走入回忆,并让自己后悔、悲苦的事情。
又譬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何解?当绝大多数人认为“朱颜”一词被认为“美人”的时候,却有研究者根据考证认为“朱颜”应理解为词人自伤之词,指后主昔日红润的容颜变得憔悴,用以泛指人事的巨大变迁。[4]笔者以为这一理解更为合理,诚然,谈及“朱颜”人们就想到“红颜”,但这只是解读者站在自己经验的角度作出的判断。对经典之词的解读,其实更应当选择的视角是作者视角,对于作者来说,其所感伤者,是“故国不堪回首”,此时哪有心思再思红颜呢?
有了这样的解读,作为后人,自然只能叹息一声:世上如果多了一个英明的南唐后主,那可能就会少了一个优秀的词人;而有了这样的一个优秀词人,南唐却也因此而亡国。孰是孰非,孰对孰错,很难一言以蔽之,故后人除了一声叹息,几乎没有别的选择了。毕竟,这种优美之词如果用生硬的丛林法则去解读,那非但无意义,而且无趣。
三、解读者不能是旁观者
每一次解读经典之作的时候,解读者都应当是当事者而不是旁观者。考虑到教学关系的存在,教师在解读《虞美人》的时候,更是要引导学生一同作为当事者而走入词中。
在解读《虞美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词人的经历去琢磨词中的表述。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从体会对手的文治武功到反思自己的執政之失,从拥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到家园被夺,这种人生的落差,应当为解读者所体会。也只有在这种体会当中,才能读懂词人借“虞美人”这样的一个凄美故事一抒内心忧郁的内在思想感情。
如此,也才算是真正走入了词当中,走入了词人的内心。当解读者与词作者共处一处时,才能解读到词人内心那种孤独的、苦闷的、复杂的情感。此时,解读者是真正的当事者而非旁观者,解读者可以与词人通过词作而形成了心理上的共鸣,一个良好的经典之词的解读样态也就成为了现实。
参考文献:
[1]贾知洵,张志慧.李煜《虞美人》的重新审视与解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11.
[2]杨宛.一曲生命的悲歌——李煜《虞美人》解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8(5):12-13.
[3]林燕.文化语言学视角中《虞美人》英译文的得与失[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2):149-151.
[4]周阿根,徐地仁,等.“朱颜”不等于“美女”——李煜词《虞美人》的一处误注[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2-23.
张淑婷,湖北省咸宁市赤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