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及早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1-12-09邓舒文
邓舒文
摘 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及消化道早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消化道早癌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通过对照研究的原则展开研究,两组患者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以及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癌前病变;消化道早癌;优质护理;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51-0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属于微创手术,优势显著,包括: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术后康复速度快、术中创伤较小。但是,该术式同时为侵袭性手术,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有关研究表明[1]: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期间,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预后效果良好。所以,作者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及消化道早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及消化道早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通过对照研究的原则展开研究,两组患者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5.64±2.19)岁;男13例,女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13±2.23)岁;男14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②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即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讲解手术内容,告知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术中,护理人员和主治医生积极配合,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通过奥林巴斯HQ290内镜引导,确定病灶的位置,做好标记,在患者的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注射亚甲蓝和玻璃酸钠,使病灶隆起,出现“抬举征”,然后使用Dualknife刀沿标记点环周切开病变外侧黏膜,并进行黏膜下层剥离病灶,最后,组织学检查切除组织,如果切缘没有发生癌细胞浸润,则表示完全治愈,如果切缘发生癌细胞浸润情况,视病情再追加外科手术。
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介绍手术原理以及手术效果,举一些成功手术的案例,进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胃肠道准备,术前要求患者禁水6 h,禁食12 h,禁烟至少1 d;术前5 min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将胃内的泡沫清除,降低内径对咽部产生的刺激程度。食道病变的患者需要禁饮禁食8 h,避免对手术的麻醉效果产生影响。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保证充分注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③术后护理。患者术后保持去枕平卧,至少6 h,进而使腹压降低,密切观察患者,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对于胸痛患者,需要给予患者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对于出血患者,需要给予其止血药;对于穿孔患者,则需要使用金属铗,夹闭穿孔。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胸痛、出血、穿孔)的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估,分值区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十分满意:分值区间为80~100分;满意:分值区间为60~79分;不满意:分值区间为0~59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高于对照组患者68.00%(1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94±1.23)d,少于对照组患者(9.86±1.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466,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国内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癌前病变以及消化道早癌患者于临床中一般会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患者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胸痛、穿孔以及出血等[3],并发症的产生不但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还会使患者出现更加强烈的痛苦,对其预后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来说,是极为必要的,优质护理既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干预意义极大[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优质护理,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癌前病变以及消化道早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进而能够使其预后效果以及治疗效果得到改善。丁红[5]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5.1%,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为(7.0±1.2)d,短于对照组,和本次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以及消化道早癌患者治疗期间,利用优质护理干预,干预效果明显,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杨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20,55(5):555-558.
[2]丁莹红,毛晓阳,陈月丽,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比较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41-43.
[3]张晓兰.内镜黏膜下剝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3):59-60.
[4]吴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3):367-369.
[5]丁红,周旋,张文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不同部位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护理干预[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