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1-12-09蔡红

考试周刊 2021年83期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阅读能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師可以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在帮助小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向课外进行延伸。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阅读能力

一、 引言

现如今,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都会将阅读内容局限于教材本身。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向课外进行延伸,同时也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小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正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伴随着电子设备成长,因此,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网络中一些新鲜的事物,对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虽然很多学校中都有图书馆,有些小学生也会去图书馆借书,但他们借阅的图书大多都是漫画或者小说,真正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充分说明小学生认识不到阅读重要性,仅有的阅读兴趣也只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虽然小学生阅读漫画或者小说会增长一定的知识,但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太大作用。

(二)阅读内容不够丰富

很多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书籍种类的选择非常单一,单一的意思并不是说小学生喜欢阅读同一类型的题材,而是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完善,他们在自主选择阅读题材时大多只会选择固定的一种类型,对于其他类型的会非常抵触。例如:有些小学生非常喜欢看漫画,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漫画以外的其他类型书籍基本都不会看。有些小学生喜欢武侠小说,如果让他们自主选择,他们也只会选择这一种类型的题材进行阅读,甚至连同类型的玄幻小说都不会选择。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很强,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但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三)阅读时缺乏耐心

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遇到了优质的语句要及时进行摘抄,但是教师在检查小学生的阅读笔记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笔记中记录下来的内容都基本相同,并且都是从文章中直接摘抄,很少有小学生写读后感,也没有记录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这就说明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耐心深入阅读,还有一些小学生干脆将摘抄下来的名人名句直接挪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只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 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加深小学生对阅读的认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小学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在刚刚开始阅读时,基本都是对文章进行认读和朗读,慢慢才会转化成阅读。因此,教师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二)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阅读材料,可以让小学生进行阅读,但小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跟上教学的进度,教师只能留出很短的课堂时间让小学生进行阅读,再加上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太强,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为了能拓展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除了阅读教材内容之外还要向课外进行延伸,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阅读量得到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小学生选择更加适合他们的阅读资料,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任何未知的新鲜事物都很有兴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想让小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首先就要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喜好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每天抽出10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小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能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为了能让小学生从心里爱上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四、 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阅读的材料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书籍,同时还有各种电子书籍,虽然学生阅读材料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但是真正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却很少。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材料进行选择,帮助小学生找到更多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喜好特点向小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调动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中。例如: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带领小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然后再对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进行特别讲解。转变教学方法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先自主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要做课堂上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加深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又如,在学生阅读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表演的情境,让小学生尝试分角色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资料,如果小学生的阅读方向不正确,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急于对小学生进行批评,这些都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的教学活动时,很多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阅读,然后鼓励小学生尝试对文章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关于童话故事的阅读题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如《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冰姑娘》等,这些都是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小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文章中主人公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这样不仅能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主题,引导小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为了将课内外的阅读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阅读主题,通过群文阅读的方法将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阅读量,还能根据教师制定的主题拓展学习的范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避免因为文章内容过于深奥而降低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

例如:教師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不仅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还能让学生领会文章的含义。这篇《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其他文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就能调动小学生阅读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

(三)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带领小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课前对文章进行预习,初步了解教学主要内容,并且找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加深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指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说钱塘江大潮非常神奇呢?在阅读的过程中哪些语句是用来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主要都有哪些特点呢?提出这些问题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自主寻找答案,学生阅读之后很快就能够在文章中找点那些描写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语句,想象钱塘江大潮的景观多么壮丽。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法还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语句,掌握更多的习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除了要帮助小学生掌握课内知识以外,还要向课外进行延伸,教师只有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余佛金.扬起课内外阅读的风帆: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与整合[J].华夏教师,2020(12):94-95.

[2]丁闪闪.大语文教育 以学生为本:浅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整合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05.

[3]吴艳.聚焦课内外阅读,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01-102.

[4]蔡妙琴.立足课内 衔接课外: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途径[J].小学时代,2020(4):74-75.

作者简介:

蔡红,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滨海学校。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阅读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