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学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探究

2021-12-08魏聪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量感体验式教学培养策略

魏聪聪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与发展,体验式教学受到各科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保证教学的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现状,分别从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量感、营造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展开对比练习,聚焦量的本质以及丰富教学形式,锻炼估测能力等方面,指出了基于体验式教学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量感”即对量的感受,主要是指对物体大小、重量、速度等的感性认知。“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良好“量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为其他的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现状

第一,小学生很难理解“量感”的抽象含义。在培养小学生“量感”期间,课本中有些“量”是比较直观的,像数量、重量等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于那些质量和体积过大的“量”,诸如吨数、公顷等这类平时生活中很少能直观见到的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正确的概念,所以解题的错误率较高。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小学生的“量感”较差。第二,“量感”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脱轨。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摆脱落后的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是机械地为学生讲解课本里面的概念,没有把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在一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填鸭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师应当善于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结合实际生活讲解相关数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1]。

二、基于体验式教学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量感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以生为本,找出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切入点,基于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量感能力。把体验式学习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扩大学习的空间,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方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厘米和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哪些1厘米的物体?有的学生回答橡皮,有的学生说拇指的长度,还有的学生说瓜子的长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使用尺子测量并验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如果条件允许,数学教师可以把课堂转移到操场上,把学生们分成若干组,寻找操场上1米的物体,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更多更准确,让学生用心感受1米的长度。在这样的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营造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在“量感”的培养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置身真实的场景体会不同的度量单位,进而提升他们的量感。

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时间概念,教师可以設计体验式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计算比赛,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数量感受一分钟有多久。再比如,教师在教学《重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拿出文具盒和书包,比较文具盒与书包的重量差异,让他们对重量大小有基本的认知,为“量感”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面积与体积》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测量班级中某些物品的面积,比如橡皮、桌子和地面等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正确地感知面积的大小。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量”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的“量感”[2]。

(三)展开对比练习,聚焦量的本质

小学数学课本没有设计专门的章节详细地讲解和对比各种“量”,而是通过不同的单元让学生分散学习,包括人民币、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等,但是这些内容在数学课本中的占比比较少。当学生步入高年级之后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量,在平时的学习中容易混淆,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实际,开展对比练习活动,在对比中培养小学的“量感”。

比如,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中填入正确的单位,如黑板的长度是4(),黑板的面积是4(),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于量的大小、量的种类的判断。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困扰,书写答案时容易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比一比黑板的长指的是什么,面积是什么,对比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然后唤醒学生对“量”的记忆,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单位。借助对比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他们对“量”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四)丰富教学形式,锻炼估测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实践活动开展“量感”的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感知“数量”,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估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逻辑思想向抽象思维转变,感知数量。考虑到小学生普遍贪玩,自制力不高,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适时加以指导,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教会学生合作学习,使其通过合作学习增长才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便于学生形成量感[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量感"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学生的抽象思维低不易于学生理解等方面。为改善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优化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量感”培养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斯婧.优质体验多元练习——小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6):67-68.

[2]徐志林.基于体验式教学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J].空中美语,2021(05):512.

[3]陈冬菊.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62,64.

猜你喜欢

量感体验式教学培养策略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低段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
兼收并蓄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