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1-12-08赵红芳
赵红芳
内容摘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其中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可以使语文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实施措施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可以适应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结。情感也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调节的重要作用。在完整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并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教育离不开情感”,纵观中华民族对于情感教育的阐述,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积极的情感对教学中的认识活动有促进作用,情感教育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未受到良好情感教育的学生相比,受过良好情感教育者,更能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意义,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求知欲更强,更热爱生活。因此,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中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与情感教育
语文是一门人文综合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因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课程。语文以语言文字为学习基础,以不同门类的古今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为根本,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分化与更新,语文教学内容也将越来越综合化。
语文教学不但是认识的活动,也是情感的活动。语文教学人性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和意向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材料是全部情感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如喜怒爱憎、骨肉情、道德感、爱国心等等。
二.高职生情感教育的现状
高职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的状态中,这是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这个年龄属于独立个性和叛逆心理较强的阶段。学业不理想产生的挫败感,父母不关心带来的孤独感,社会不重視导致的自卑感,以及面临就业带来的压力等等,都是摆在他们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再加上职业学校本身重视专业技术,文化思想课程只作为辅助。如果不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他们的情感就很难得到良好发展,学生就不可能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品质。我们的情感教育需要培养情感充沛,乐观向上,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这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
三.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起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可见情感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举足轻重的,而语文课程的优势决定了必须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一直坚持文质兼美。教材中的文章是作者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利用介绍作者生平经历这一环节渗透情感教育,在对作者的介绍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成才成名的艰难历程,感受其美好的人性的力量。如在学习《合欢树》,说到作者史铁生时,给学生介绍史铁生身残志坚的故事。史铁生从小成绩优异,在田径运动方面更天资卓越,被称为“小飞人”,而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一个怀揣田径梦的少年失去双脚,再也不能自由活动,被迫开始了轮椅人生。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史铁生也不例外,面对这飞来横祸,曾经乐观懂事的他变得性情暴躁,每当这时,母亲总是默默哭泣,这一切被史铁生看在眼里,他不愿母亲为他伤心,决定振作起来,用文章来发泄情感。于是,31岁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疾病的痛苦并没有消磨掉史铁生的意志,相反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一番对史铁生的介绍,让学生树立了一种信念,即使面对再多的困难,只要乐观面对,一定会完成梦想,拥有精彩的人生。
2.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朗读,感染学生的情感。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蕴含美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兴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越是感情丰富的文章,越需要熟读吟咏。教师在带动学生进行朗读时,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表情,这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入并沉浸于一种美的境界,教师将诉诸于视觉的无声文字转换为听觉的有声语言,可以生动直观地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传达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的示范朗读,对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引导学生的情感迸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作品根据内容不同,采用的语调和语音也不同,或昂扬或低沉,除了老师自身进行情感朗读之外,还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时将眼、耳、口、脑全部调动起来,真正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朗读中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情感,受到艺术熏陶。在学习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时,朗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学生体会到了毛主席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胸襟和高远志向,又在“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读出了毛主席一身浩然正气的英雄气概,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呈现了一个乘风破浪,励志振兴中华的青年才俊的形象,学生在激情诵读中被作者豪迈情怀所感染,情感被激发,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作为21世纪的青年,也应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充满理想,去开创未来。
3.发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托尔斯泰曾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为这种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优的佳作,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错综交织的情感,这就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也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创设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悉心钻研,耐心品味,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和作者蕴含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析、理解、品味、鉴赏,体会作者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为学生创造出思考探究的学习境界,使学生被作品中的言辞美,人性美所打动,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讲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先从大家熟知的孟郊的《游子吟》入手,指出母爱是世上最无私,最神圣的爱,再推及到《我的母亲》,由作者对于母亲的回忆,母亲对他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叙述自己感受到的母爱,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启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既激发了学生对作品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体会到了母親为子女无私的奉献。在《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教学时,通过给学生介绍主人公华罗庚的数学成就,让学生产生崇拜感,为学生树立了积极的模范榜样。然后再带学生一起了解华罗庚求学的艰辛困苦,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现状,再与作品人物进行对话对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会更珍惜现如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从而知难而进,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学习《汉堡港的变奏》时,借30年前远洋货轮汉川号的船员们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每一个细节,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的情绪也在变化,他们既佩服我们中国船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也被船员们的爱国情怀所感染,纷纷表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所以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 把文中优美的情感根植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道德情操更加高尚。
4.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作品,因此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教学的创新,通过组织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比如:举办“优秀图书推荐会”,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推荐给其他同学,通过读书报告,好书简介来展示,这种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文学素养提升了,精神上得到了享受,心灵得到了净化,可谓益善多多。在“开展走进生活,关注环保的宣传展”时,让学生调查、考察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来展示身边环境受到的污染,最后制作成宣传板,进行文字、图片整体设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收集、筛选、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更是现代教育理念与创新的突破口,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离开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就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情感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
[2]孙宝杰.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3]方菲.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教学改革与研究》.2005
(作者单位:阳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