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对论视域下的中英牛文化差异
2021-12-08牛玉琳
牛玉琳
内容摘要:“牛”文化在中英民族中各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中英双方的“牛”文化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文化相对论理论,对中英“牛”文化的发展以及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帮助相关研究者以及学习者加深对中英“牛”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中英双方的交流。
关键词:牛 文化相对论 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论主张,文化之间既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每种文化都有其发生的环境背景。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1964)认为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该社会群体起到同等的作用,因此,评价每个所属群体的文化都应基于其对应的价值体系;人们无法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文化价值之间不存在共同的一般等价物。[1]因此,用文化相对论的视角窥探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中英两国作为世界上共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两大国在文化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关注中英”牛文化”的不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处于不同文化体系中关于“牛”的文化存在着差异。此外在查阅中英“牛文化”的相关文献中发现,有不少学者从语言或者翻译方面阐释中英牛文化差异。很少有学者从文化视角入手分析中英牛文化不同的根源。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文化相对论视角探索并分析中英“牛”文化的不同的发展路径及其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从而丰富此研究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加深对于中英牛文化的认识,促进中西双方的交流。
一.文化与中英“牛文化”
文化一词包括万象,很难对其下一个全面且精确的定义。自古以来,众多学者对文化进行概括,因此,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关于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其《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便收录和分析了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2]目前,泰勒的文化定义广为使用。泰勒 (Tylor)在1871年写就的《原始文化》中,他将文化表述为一种复合体,这种复合体表现为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3]
位于十二生肖之二的“牛”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溢于言表。中国人民对于牛的“牛”的评价总是美好的。这不仅因为其勤劳,吃苦耐劳的性情深得中国人民的心,更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牛”文化。“牛”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用于农耕,象征着强壮大力、温顺、任劳任怨等。因为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牛”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中国各民族对“牛”褒奖有加,各种尊牛、敬牛的传统和礼仪,建构了牛崇拜的独特文化。但是,英国的牛的地位却没有中国的高,而且其用途也不尽相同。对于英国人而言,“牛”仅仅是供肉食、产奶的动物。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牛”的性情粗暴鲁莽。由此不难看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那么,对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我们必须以文化相对论的眼光审视不同的文化。
二.中英“牛”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1.中国“牛”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古人崇拜图腾而牛则是其主要对象之一。相传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各部落的氏族徽帜通常由自然界中的动物充当,于是就产生了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出于对牛的崇拜,牛被牛部落的人选择作为本部落的徽帜。从那时起,牛便被赋予了文化色彩。也就是说,“牛文化”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发端。牛这个汉字的产生也是直接受到了这种图腾崇拜的影响。商周时代,祭祀已然成了一种重要的宗教和社会活动。商周时代的文化核心之一便是祭祀文化。从目前破解的甲骨卜辞中得知牛是一种重要的祭品。[4]作为祭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牛自然受到当时国家的重视。因此,养牛业得到当时国家的大力发展。周代已出现专门负责为国家养牛的人,专门养牛的国家牧场得以开辟。受这种祭祀文化的影响,后来的朝代国家祭祀中祭品的供应事务都由专门设置的官署来管理。如,隋朝专门设置了“牛羊署”,宋代专门设置了“牛羊司”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祭祀事务。[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不再人力耕田而采用牛耕,牛不再是食用而是成为了耕地拉车的主力。因此,对牛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例如,秦国规定各县要严加登记牛的数量,对牛的饲养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饲牛不当致牛死亡以及喂养的母牛不生小牛的法规。春秋战国之后,由于越来越多的地被开垦成了农田,专用牧场慢慢减少甚至消失,人们不得不更加用心地去饲养牛。从而。人们饲养牛的经验日益丰富、技术也日益进步。宋代以后,对牛的饲养日益精进与细致。例如,元代的《农桑辑要》中总结记录了耕牛饲喂的“三和一缴法”。明清时,因地因时制宜的养牛方法在多地均有出现,对耕牛饲料等都有了要求也更加具体细致。[6]
中国牛的特点有很多,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对于“牛”的象征的褒贬含义有过质疑,但是仍然以正面形象为主。例如“牛”象征神灵,多用来喻指力气大、贫贱、卑微、固执、倔强,象征勤劳善良、温顺和自我牺牲等。这些特点在中国典籍故事、诗歌、成语、俗语、谚语中皆有所体现。
2.英国“牛”文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据记载,历史上英国一共遭受过五次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分别为公元前5世纪的凯尔特人、公元43年的罗马人、公元5到6世纪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朱特人、公元750-1050年来自北欧的维京人以及1066年的法国诺曼人征服。在以上外族中,除了号称“北欧海盗”的维京人以及诺曼人,其他入侵民族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都与马、牛、羊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英国的牛却与中国的牛的命运千差万别。英国在种植之初也用牛耕地。然而,渐渐发现体格强壮的马在从事高强度的耕作方面不比牛差。10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实施马耕法,12世纪,马耕大规模代替牛耕。另一方面,在英国这样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牛只是用来提供肉类和乳制品的动物。牛在他们眼中满身缺点,因此,在英语语言中有“throw the bull”意为胡言乱语这一说法。[7]对于英国人而言,马才是适用于杂役、运输、耕地的牲畜,“把西方农业拉进近代农业的门槛”。[8]此外,由于马承担了农耕、运输工作,公牛的任务只有多产肉产好肉、母牛则是多产奶产好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国人尽力让牛吃好睡好甚至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自然而然,英国的牛肉、牛奶的質量皆位居上层,热销海内外。直到1986年在英国第一次发现了疯牛病病例。1996年英国政府发现它对人类也产生了致命的威胁。因此,从那以后,欧盟对英国牛肉实施了出口禁令。1997年,全英国1200万头牛因疯牛病而死的就有16.5万头。1999年英国牛肉才逐渐得到欧盟的解禁。疯牛病对英国的牛蓄产业的伤害几乎是致命的,这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
在英语文化中“牛”有不同指称。例如,牛的总称为cattle,不分性别的牛的通称为ox,公牛为bull,奶牛为cow,小牛犊为calf,未生过牛犊的小母牛是heifer,小公牛、菜牛是steer,阉牛是bullock,成年去势的阉公牛为stag。在英国除了奶牛以及小牛犊之外,牛大都代表着野蛮、暴力、凶猛、鲁莽、愚蠢、懦弱、无能等。[9]在西方人眼中,牛尤其是公牛往往与恐吓、粗暴等令人讨厌的事物相关。[10]16世纪英国著名作家John Arbuthnot 的The History of John Bull 一书中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约翰·布尔(John Bull)的人。在书中他被刻画成是一个外表绅士,但为人却愚笨、盛气凌人、欺辱弱者的形象。由于其名字“bull”是牛的意思,故译为“约翰牛”。随着该书的畅销,人们开始用“约翰牛”称呼英国人。之后John Bull就成了“英国人”的代名词。[11]
综上不难看出,中英“牛”文化各有其发展路径以及特点,然而,这种差异有其背后的文化根源,探析其差异的根源更有利于人们理解差异。
三.中英“牛”文化差异根源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行为结构。中国地处内陆,河流众多,气候负责多样,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优越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国的农业经济。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势,农业支持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那么力气比马大的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但是英国却与之恰恰相反,英国是一个岛国,海岸线较长,常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英国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润,而这是牧草生产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英国的纬度较高,热量以及光线不足。这些条件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反而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牛在英国成了供肉食或者牛奶的动物。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了中英两国牛的命运,也形成了中英风格迥异的“牛”文化。
2.经济结构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水平低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只靠人力无法很好地完成。所以,人们选择牛作为他们的辅助生产工具。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牛的驯化比马要早的多,据说最早被驯服的动物便是牛。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农业国家,一开始人们选择用马来耕地,但是马需要精细饲养且容易生病,遇到泥泞的田地细细的马脚耕起地来颇为吃力,效率不高。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中原广大地区都是以农桑业为主,这就决定了牛最终取代马作为农耕、运输的主要工具。在那个时代,众多平民百姓只能用牛车,而尊贵的马则担当战争工具和贵族的骑具。牛耕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手段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血液里。然而,英国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贸易发达的经济结构,且随着马匹的改良以及饲马技术的提升,马儿被用于耕地同时还承担着交通工具的作用,牛则用来供肉食以及产奶。中英两种大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两国不同的“牛”文化。
3.神话传说
神话反映了我们原始古人的精神活动和思维方式的特点。这种原始的精神和思维体系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成长,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体系、伦理规范和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牛在中西方神话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牛在中国主要是积极含义。例如在《山海经》中有一个有着人面牛身的神。此外,在中国汉族中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天地之分得益于老鼠咬开了天后牛又劈开了地。这才有了天地,才有了人。在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关于牛身创造万物的神话。而西方对牛的崇拜主要受希腊神话影响,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神话中有很多关于牛的部分,例如作为众神首领的宙斯在引诱欧罗巴的时候,他变成了一头华丽高贵的公牛。在希腊神话,有一个与牛有关的人物必然会被提及,那就是Minotaur。它象征着混乱、邪恶,权力和杀戮。一般来说,中国神话中的牛主要是传宗接代、祈求丰收、追祖有关,因此牛的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西方神话中,牛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与西方的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希腊神话中,由于一些从牛身上诞生的邪恶神,牛更多的具有邪恶和残暴的象征意义。受希腊神话影响的英国文化中对于牛的看法也有其色彩。这也是中英两国牛文化不同的一个因素。
4.哲学思想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是所有民族的精神核心。任何现实主义哲学都其特定的民族性和传统。中国受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影响,奉承中庸的思想,强调等级和秩序、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些思想使中国人重视一切的和谐,重视集体主义。而集体主义强调个体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服从”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而听从教导的牛恰恰被认为是服从的榜样。然而,个体主义一直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出发点。他们非常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甚至以合同的形式将个人权利转让给国家,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利益。因此,西方个人具有强烈的斗争和竞争意识,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西方人的道德追求是个人价值最大化。人们积极从事商业活动是为了积累财富,他们热衷于竞争,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通过实现个人价值来达到荣耀上帝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受西方哲学思维影响的英国人眼中,牛也是野心勃勃、争强好胜、努力进取的动物,争先恐后地追逐世俗利益。这造成了中西方对于牛的态度的不同。
“牛”在中英两国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象征意义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背后的历史文化根源。当我们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根源要以文化是相对的眼光去看待两种文化,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植根的土壤、有其价值。对中英“牛”文化的差异与背后的根源的探讨与分析理论上能够丰富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有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正常交往,有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取长补短进而发展传播中国“牛”文化。
参考文献
[1]HERSKOVITS M J.Cultural Anthropology[M].New York: Alfred A.Knopf,1964:351.
[2]A.L.Kroeder,Kluckhohn.Culter: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Harder,Harvard University,1952.
[3]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文化史词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179.
[5]侯冬梅.“牛文化”的源流与变迁[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04):156-158.
[6]陈萍.“牛”的文化解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06):57-59.
[7]宦书亮.汉英词汇中“牛”所包含的文化差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1):51-54.
[8]林晶.中西“牛、马”文化内涵差异探究及翻译策略[J].焦作大学学报,2012,26(04):48-50+58.
[9]曾雄生.中西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3):56.
[10]邹幸居.“牛”、“馬”中西文化内涵差异的认知探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03):74-79.
[11]杨华,马明.a bull in a china shop的来源及用法[J].英语知识,2006(10):34.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