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角下“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2021-12-08

福建茶叶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全立体化茶文化

陈 哲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三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茶文化的传承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教学内容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基础,还是贯彻落实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实际上“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可直接影响茶文化传承的质量,而茶文化内容的优化情况又决定着“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因此基于茶文化视角构建“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1 茶文化视角下“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构建价值

茶文化贯穿于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茶文化的内涵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具体的物质内涵和抽象的精神内涵。从物质内涵这一角度着手分析,茶文化主要指与茶叶相关的客观活动,将茶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从精神层面上满足社会公众的生活需求,还能整体提升茶文化的应用效果,并且物质内涵还为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实际上茶文化的传承意义在于深入挖掘精神内涵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茶文化代表的主流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深度融合,不但能推动高校“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还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良好的载体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在茶文化视角下开展“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茶文化本质上可视为一种修身文化,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茶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并将其有效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能整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性,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文化内涵,还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设想要求。第二,为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创造了良好的宣传平台。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现代社会公众对茶文化的传承予以高度重视。而促进茶文化与“三全”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不但能使高校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茶文化,还能为茶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在继承与弘扬茶文化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茶文化视角下“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2.1 构建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在茶文化视角下促进“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时,应突出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领作用,为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基于此,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课程特点优化课程项目、引入全新的教育素材。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体系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两个模块,但茶文化并非传统思政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大部分高校尚未将茶文化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在选修课程模块也很少涉及茶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基于此,为促进茶文化与“三全”思政课程立体化育人模式的有效整合,高校可以针对茶文化相关专业开设必修课程项目,而其他专业则可以开设相应的茶文化选修课程,如食品科学专业、茶学专业以及旅游专业等都可以设置茶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茶文化教育有效融合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强化高校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论认知以及其中蕴含的重要价值,真正意义上发挥出茶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使茶文化在高校中得以有效继承和弘扬。

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挖掘茶文化中包含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并将其灵活整合到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或课程或课程教育体系中,真正意义上促进茶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融合。首先,在课程思政理论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和整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及茶文化相关内容,利用茶文化知识重新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要点,促使学生对我国茶文化有基本了解和认知,从思想层面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其次,部分已开设茶文化课程的高校还可以深入研究茶文化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价值观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逐步融合到茶文化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在修身方面的重要价值,使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全面体现出来。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将自身视为课堂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还盲目采用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将课堂所学内容融合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于此,在茶文化视角下构建“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时,相关教师应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学生的茶文化学习体验,从思想层面上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基本认知,促使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巩固自身文化底蕴、提升道德素养,为茶文化中思想育人功能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可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大胆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营造出相对生动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茶文化相关书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茶文化与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课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2.2 开辟课程思政第二课堂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将自身视为课堂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还盲目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将课堂所学内容融合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针对于此,在茶文化视角下构建“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时,相关教师应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学生的茶文化学习体验,从思想层面上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基本认知,促使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巩固自身文化底蕴、提升道德素养,为茶文化中思想育人功能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可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大胆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营造出生动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茶文化相关书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茶文化与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课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课外实践过程中,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园,深入茶文化场所进行调查研究。尽管高校已塑造了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还组建了相应的茶文化社团活动,为茶文化与“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这些工作却无法真正意义上替代社会实践活动所能为学生赋予的教育意义,无法使学生真正将茶文化知识内化到自身思想层面。针对于此,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深入茶文化场所,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体验茶文化的特质及其带来的思想教育。如茶文化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茶文化名人故居等场所都可以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茶文化中蕴含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此外,高校还可以带领学生亲临茶文化民族,了解茶文化的多元化形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印象,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茶文化形成认同。

最后,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促进茶文化与“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平台,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新鲜事物保持了极高的探索欲望,而高校则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中的这一性格特点,借助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开展“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工作,为茶文化与“三全”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提供物质层面的支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此为基础开设茶文化专栏,鼓励大学生积极在该网站中查询茶文化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意识到茶文化对其日后个人发展、文学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性。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媒体矩阵和媒体联动机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支持下拓展茶文化宣传渠道,督促校园内部的院级媒介、院系媒介以及班级媒介组建成友好互动关系,在协同传播的支持下整体提升茶文化宣传水平,基于茶文化视角使“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效。

在茶文化视角下实施“三全”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有助于促进茶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协同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充分考虑茶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深入挖掘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茶文化内容、教学方法,同时定期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茶文化社团、课外实践活动,借助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促进茶文化教育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整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水平。

猜你喜欢

三全立体化茶文化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关键要点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坚持“三全”原则实施“三项”工程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