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2016-04-28李倩倩罗建国
李倩倩++罗建国
摘 要: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对传统育人模式的利弊分析,对“三全”育人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获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高校;育人模式;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育人模式及其评价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要求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为落实党和国家的这一要求,我国高校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各校实际对德育工作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德育模式,其中比较普遍的有:思政课模式、主题教育模式、党团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
(一)思政课模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通常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述、解析、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思政课模式的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通过认真解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从而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思想源泉。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爱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大学生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利于大学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提供精神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法律观念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理论,阐述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提升道德境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竞争与合作、贡献与索取等关系。
2.思政课模式的弊端
(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灌输,学生则通过死记硬背来强行接受和认同学习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普遍感到思政课的内容抽象、枯燥、说教太多。大学生并非不能体会到思政理论对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指导作用,他们也大都希望自己能够用正确、理智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但是,在传统思政课课堂上,过于严肃、单一的口述式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的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尚和严肃,而缺少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大都对思政课敬而远之,难以产生兴趣。虽然部分教师能够适当改变讲授的方法,但多数只是形式上的调整,不能很好地融入真实的情感,因此无法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长期来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传输质量欠佳,不利于育人功效的发挥。
(2)不能以学生为本
首先,思政课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与校外的接触越来越多,受到的外界影响也越来越多元化。在与外界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他们会通过主动的学习或者被动的同化,逐渐接受和习惯现实环境中人们处事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学生的这种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和抽象出来的观念,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大都无视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和生活实际,总是把大学生当成无知的对象,机械地向其灌输应然的理论知识。这样便容易导致大学生难以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现实需要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因此难免表现出对课程的厌倦甚至逆反情绪。其次,师生关系欠和谐。一方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都是合班集体授课,这样便会减少单个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格外关注思想平等,但目前高校思政课上教师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的体会思政课的真谛,使本应自愿接受的思想建构过程,变成强制灌输,往往造成浅度接受甚至零接受、负接受的局面。
(3)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不合理
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我国高校大都注重考察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知晓程度,却很少关注到通过学习,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所传授的理论有没有正确指导大学生的实践?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思政课的考核都是通过书面考试来进行,考试合格便结束相应课程的学习。学生则在考前进行突击,依靠临时的记忆来应对考试,考试过后,记忆很快消失。即使有些高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考察,也往往是采取简单的量化方式,比如,学生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取得了多少证书;上课有没有缺席或迟到等等,很少涉及到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客观评价,这些都会导致思政课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二)主题教育模式
主题教育指的是学校综合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发展特点,策划形成特定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开展的特定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主题教育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我国很多高校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对全体国民或大学生的重要要求用主题教育的形式予以宣传和强化,如理想信念教育、强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等,通过这些主题教育,对大学生理解和自觉贯彻践行相关方针政策和重要要求,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2)提升大学生文化养
主题教育是高等院校在新形势下探索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载体和创新模式的生动教育实践。很多高校的主题教育立足育人,尤其珍视和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了鲜活、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3)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教育传播和弘扬经典、正向的文化,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拯救和传承高雅文化的社会责任,增强了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理性鉴别力,激发了学生欣赏和创造高雅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大学的本质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属性,也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文化引领的作用。主题教育则有利于大学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大学文化的形成。
2.主题教育模式的弊端
(1)教育活动方式不够灵活
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正预期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恰当的主题教育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目前,由于受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主题教育模式在方式方法的选择方面很难完全做到依据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决定教育方式。多数教育者对同一教育主题,只备有一套教育方案,即使每次实施教育所针对的受教群体不同,也少有因地制宜的变动。比如,同样是“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对于初入校园的新生和毕业生来讲意义则大不相同,此时如果对所有受教育者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就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2)部分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育缺乏实效性
对于受教育者来讲,任何一项教育内容都有其开展的最佳阶段和时期,只有在适当的阶段,开展适当的教育,才能迎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而顺利的实现教育目标。但许多高校在主题设计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一厢情愿地开展一些与大学生当前的实际认知情况有较大差距,且脱离了现实教育背景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其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加大学生和教育之间的冲突。比如,有的高校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亟需解决,于是就从大一开始开展“创业”主题教育。而实际上,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仍处于适应期,无论对于专业、就业形势,还是自身的能力,都没有深刻的认识,此时谈创业未免为时过早。而如果将“创业”这一主题移至大四进行,效果就会好得多。
(3)主题教育成效评价存在问题
第一,评价者观念陈旧、落后,专业能力不强。我国高校主题教育的评价者大都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或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来担任,通常这些人并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大学生主题教育系统培训,不具备系统的评价知识,往往只能从自身角度出发去考量和评价主题教育,因此,评价结果难以达到科学合理、客观真实的要求。第二,主题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由于主题教育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目前我国大学生主题教育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还极其落后,主要是借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多是根据教育活动参与程度和浅显的短期教育效果而设计和制定的,如参与学生的多寡、学生上交的心得体会的质量等,并不能起到长效深入指导主题教育工作的作用。第三,主题教育评价总结缺位。一方面,评价指标设置简单,仅停留在对“参与的学生多不多”、“参与学生积极性高不高”等简单要素的评价层面,对于深层次的教育效果等关注较少。另一方面,评价总结不够系统,往往只是针对某一次活动进行事后评价,忽视多次活动之间的关联,亦不能在活动中通过即时评价及时修正问题。
(三)党、团活动教育模式
党、团教育模式通过入党、入团前的短期培训、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党团日活动等方式,对党、团组织内的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第一,是大学生先进分子群体组织的内部活动;第二,结合了听课、汇报、活动等多种教育方式;第三,增加了自我思考和德育践行环节。
1.党、团活动教育模式的作用
(1)通过党团教育,各高校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校内党校的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前教育,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政治教育。由于党团教育可以有效发动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这种力量是单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重要的力量,对开展思想教学的支持作用也是巨大的。
(2)党团活动的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学生思想认识和实践行动的统一。大学生可以在党团活动中,自行寻求解决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答案,而这个过程,正是他们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和灵魂受到洗礼,信念得到强化的过程。
(3)党团教育可以通过活动的组织有机地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校外教育、社会教育和党团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效能。
2.党、团活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员分布不均衡。通常,高校各项党、团活动主要针对组织内的成员或积极分子开展。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是以团员的身份进入高校,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名额的限制,也仅有少部分先进的学生会被先后发展为党员。这一显现所暗含的问题,首先是,入党门槛过高,多数大学生团员会主动放弃在大学期间入党的努力;其次,在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团员的情况下,团的教育活动即变为“全民”教育活动,团员在高校中往往无法感受到自身特殊的先进性,因此对团组织缺乏归属感;第三,党、团教育缺少有机结合,导致党、团教育活动的衔接不顺畅,参与度不高,往往流于形式。
(2)有时不能直接体现大学生自身的意愿。从活动方式来看,党、团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活动,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不能完全代表参与者自身的意愿。通常情况下,高校会规定党团教育活动的周期,或者每个周期内活动的次数,这就意味着党团教育活动的安排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大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组织、参与活动,这便削弱了教育的自觉性。同时,活动的策划者在组织活动之前很少主动去调查参与者当前的思想动态和教育需求,因此,难以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当的主题,导致参与者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四)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是指大学生走出校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教育以实现自我成长的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形成和发展素质的重要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大都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联系实践单位、确定实践形式;第二,社会实践的内容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主题;第三,社会实践组织参与的方式多样化。
1.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实践是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前了解社会,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前体验工作,对未来工作的单位情况、工作项目、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引导自己更好地进行就业单位的选择。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联系社会的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而且是创新和奉献的主体,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社会实践架起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了学校的学术、科技成果和信息,并将自己储备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奉献给社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弊端
(1)思想上不够重视。在我国,虽然高校普遍都为大学生设定了社会实践环节,但多数情况下只是任务性地应付各项社会实践指标,并没有全面考虑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从实际需求去策划、组织和辅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流于形式。此外,在“一考定乾坤”的压力下,不少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应试学习上,而忽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进而造成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2)形式过于死板。虽然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正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但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只拘泥于传统形式,如: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等。加之在很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经常搞“一刀切”,并不会关注到不同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这使得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不同于理论学习的“实践”体验,却缺少针对性和联系性。此外,高校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大都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容易造成片面、有失客观的评价结果,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社会上很多单位并不愿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有限,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缺少必要的物质支持,又很难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此外,部分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支持。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就是要把学习搞好,取得优异的成绩,没有必要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些家长将社会实践等同为艰苦的体力劳动,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因而不支持社会实践活动。
二、“三全”育人模式提出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模式是指高校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的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德育模式。它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育人模式的弊端。
(一)“三全”育人模式是时代发展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时代迫切需要高校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往一味强调人才知识的观念和单单追求专业教育的做法已然不符时宜,教育亟待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与培育上来。党的十八大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必须聚教育之合力,积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接受正能量信息的熏陶、感染。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模式正好体现了这一本质要求。同时,现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再不仅局限于课题和书本,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高校环境必然要求改革传统育人模式,实行“三全”育人。
(二)“三全”育人模式是实现德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一定是主体人经过内化而形成的素质,“践行”是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根本特征和基本标志。因此,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德育目的的。德育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学习动机的激励、学习效果的反馈,而且要特别关注学生品德修养,通过教育环境的熏陶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全”育人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相互配合,打造立体式的、系统化的育人环境和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综合发挥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真正促成学生将良好的思想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当学生在“三全”的育人氛围中,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并外化为稳定一致的行为习惯时,高校德育才算达到了目的。
(三)“三全”育人模式是改变我国高校德育现状的迫切要求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历来被党和政府重视,德育工作者也致力于进行德育理论研究和创新,然而实践中德育的实效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有些教职工缺乏育人意识,未能将育人上升为自身的自觉行动。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甚至随意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对学生产生误导。相当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埋头于事务之中而育人意识淡薄;二是不够重视校园软、硬环境建设,未能发挥出环境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网络环境不清洁,负面信息广泛存在,甚至黄赌毒视频泛滥;三是高校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也不连续,未能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程,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化及实用主义思想冲击着高等教育的育人观,使高校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暴露出诸多弊端。譬如,高校普遍重专业、轻德育,重知识、轻素质,致使学生只注重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考试或考查的分数是否达到毕业和学位的要求,而忽视创新素质、特长素质、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等重要素质的培养等,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中存在“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甚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心理扭曲等现象的深层原因,需要通过育人模式的调整加以改善。
(四)“三全”育人模式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内在要求
人是社会的产物,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人际间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任何人的成长,都要受到其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而,人才成长受其成长过程(时空)的全面影响是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之一。根据这一规律,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对大学生加以全面、正面的熏陶和同化,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地接受正能量的潜移默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三全”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
“三全”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实施途径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一) 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就育人的主体而言,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全体学生都有相互育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义务。“三全”育人模式奉行“大教师观”:德育教师不仅仅是讲台上的授课人、辅导员、班主任,还包括科研人员、实验实训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乃至学生自己。“全员育人”的核心要求是每个教职工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是否在为人师表,是否在传递正能量,刻意在细微之处以自己的言行感动和感染学生。
落实“全员育人”,一是要通过对各类人员的德育培训,引导其树立“一切为了立德树人”的观念,让育人成为每一位教职工乃至学生的自觉行动,结合实际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育人工作;二是制定相关制度和建立问责机制,明确每一教职工的育人要求;三是要对重点育人岗位赋予特定的育人任务;四是要引导学生实现相互育人,要求全体学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失范言行随时得到批评、制止和纠正,指导和促使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德育素质;五是要重点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素质导师的育人作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职德育队伍,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育人水平。要求他们通过“五导一管”即思想引导、品行规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不断自觉克服“失败因子”,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由“管理”到“育人”的根本转变。
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可能完全被封闭在校园,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只有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德育素质。因而从广义上讲,“全员育人”也指全社会所有与大学生存在信息交流的人员都应该发挥育人功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德育方面的正能量影响,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增加育人的效果。特别是家长,更要注重自己言行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成为大学生的家庭德育导师。
(二) 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从育人的空间而言,主要指高校创设和优化德育环境,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大学生不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德育的正能量信息,得到潜移默化,实现德育素质的提升。
实现全方位育人,一是要求高校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强德育的硬环境建设,大到校园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及其景观的设置和布局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和设置,小到一桥一路、一花一石、标语标示等等,都要有利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使学生只要置身其中就能受到熏陶和感染;二是要注重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等德育软环境的建设和培育,形成包容、关爱、互助、进取等人文生态环境,使全体师生言行举止学雅高尚,真、善、美之风扑面而来,让学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使心灵得到净化,德育素质得以提升。其中要特别注重优良教室环境和寝室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既要发挥素质导师(辅导员)的引导督促作用,落实责任人,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德育素质;三是要特别注重加强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建设,通过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坚决阻击网络的负面诱导,开拓各种校园网络平台,及时展示师生德育的新常态,让数字化校园充满德育教育的正能量;四是要求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党政工团、处室馆所、学院系部,无论是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科研工作,还是后勤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等等,都要发挥育人的功能,使学生无论接触到哪个部门,都可以得到德育所需的有效信息。各方面工作的目标任务及计划安排都应明确育人要求,使育人工作有章可循。对各方面工作的检查考核都有育人工作要求,对忽视育人,学生反映不好的单位及个人要予以批评、训诫乃至处理,以促进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任何高校都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无形的网络把大学生与社会紧紧连在一起。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们也开始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同时也是使用信息的高峰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由于其阅历的限制,在心理上仍显稚嫩,往往缺乏辨别是非的耐心和经验,对网络和其它社会信息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和盲目性、随意性特征。因而,广义上的全方位育人,也应延伸到大学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应尽力让大学生接触到的环境都具备传播正面育人能量的功能。
(三) 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是从育人的时间而言,指高校的德育要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求从学生进校之日到离校之日,每个学年度从开学到结束,包括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每一天从起床到晚熄灯,让全体学生都能受到德育感化,或接收到正能量信息,或接受提升素质的锻炼、或自觉进行“修身内化”等等。
做到全过程育人,一是学校相关部门要在学校“三全”育人的总体战略下,制定全过程育人的规划和计划,根据办学实际选择确定得力的具体措施。二是系列开展主题教育,注重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三是要结合实际专题就学生在校期间的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做出系统的德育规划,引导和督促学生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生活服务、社会实践及其它健康志趣活动中形成和提升德育素质;四是要制定覆盖学生全天候学习、生活言行特别是网络行为的“学生文明守则”,使全体学生自觉培育文明习惯有章可依;五是提倡在全体大学生中定期开展“修身内省”或“素质内省”活动,要求全体学生每天或每周抽出专门时间结合自己接受的信息和自己的行为表现对自己进行内省提高,并写出相关心得;六是充分创设各种平台,充分展示师生的德育成果,使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全程都充满正能量引导。
“三全”育人模式的价值追求就是在高校创设一种无间隙时空的立体式育人格局,形成一种德育的磁场效应、泡菜效应、熔炉效应,不留育人死角,真正把党中央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其中,全员育人是关键,只有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调动、组织和协调好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邓微.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多重思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5(1).
[2] 陈桂生.回望教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再认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3] 严春友,严春宝.文化全息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5).
[4] 吴祖强.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 王静林."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下的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6] 闻忠禧.构建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方略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7] 王宇飞.论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8] 邓惠明."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
[9] 李毅.新时期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D].吉林大学,2010.
[10] 高琛.促进学生优长发展教育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2.
[11] 李伟.素质教育的时代价值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8).
[12] 安晓丽.浅析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 2013(30).
[13] 俞国平.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发展——育英学校管理与育人模式初探 [J].教学与管理, 2001(24).
[14] 李雪萍.努力创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吕梁高专建立全息育人体系的一些做法[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2).
[15] 汪淑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D].吉首大学, 2013.
[16] 蔡加卿.建立三元一体的高校育人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1).
[17] 张丁杰.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2).
[18] Gonzalez Berta.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Educators: An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Model [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