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建构

2021-12-08许倩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场域教育资源劳动

许倩婷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福建 福州 350117)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肯定了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实践育人方面的价值,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全人培养的全过程。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成“完整的人”培养目标。为此,借助协同理论,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建构,以推进劳动教育有效开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

(一)多样性。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类型和内容日趋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中生产性和技术性的劳动训练[1]。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内涵广泛,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本质上是生活教育,主要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家庭中的烹饪、卫生打扫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性的生活劳动,学生将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生产劳动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在生产劳动中,学生经历了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过渡过程,实现了劳动技术能力的发展;服务性劳动是一种指向他人的劳动教育活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都是服务性劳动的具体表现形态,学校可以通过有序化开展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开放性。劳动教育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实践场域的开放性上。劳动教育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场域,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多方的协同效应。因此,对于劳动教育,我们需要摒弃固有偏见,保持开放的态度,拓宽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场域,从传统中的学校延伸到更广阔的家庭、社会场域之中,“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动手体验,感受过程,看到成果”[2]。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三者的教育合力,推动劳动教育更好落实。

(三)实践性。作为理论认识与劳动实践的统一体,劳动教育课程不单单只是传统劳动理论的学习,更是劳动实践的载体。正如《意见》所强调的:“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3]。因此,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本质体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理论知识为工具,落实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劳动技能,从而实现具体劳动能力的发展。

二、协同理论视角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建构的必要性

协同理论是德国学者里尔曼·哈肯于20 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包含协同原理、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在于实现系统组合的最优化。

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可以明晰:劳动教育的课程建构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之时,需要考虑其中的参与主体、实践场地、课程内容等多种变量的协同作用,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多元化构建。劳动教育类型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围绕多元化主题活动开展,不管是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活劳动主题活动,还是以公益活动为主题的服务性劳动活动,都可以是劳动教育课程的运行载体;实践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场地,三个场域蕴含着丰富的课程实践资源待发掘,与此同时,教师、学生、家长都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劳动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发并非仅教师一己之责,而是多元主体合力作用的结果。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建构策略

(一)多元主体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1.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动者。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接触远超于我们的想象,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成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将学生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助力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教育者也要意识到,作为鲜活的独立个体,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否认单纯抽离生活的教育,主张将人类的劳动回归于日常生活,强调劳动教育的生活属性[4]。因此,作为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必须“以生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为教育起点,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作为劳动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教师无疑担负着课程开发的重要职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按部就班地进行教科书知识的复制成为其主要工作内容。而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社会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解放出来,化被动为主动,成为积极的课程研究者、开发者。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勇于承担起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充分挖掘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实践课程资源。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成立“教师指导小组”,鼓励学校骨干教师开设相应的专题讲座,就自身在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进行经验的分享,从而促使教师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借鉴、反思,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3.家长是课程开发的有力合作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但当下“绝大多数家长把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当作唯一的目标,所有家务劳动都不让学生做,甚至在劳动价值观方面给学生以错误引导”。[5]而劳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让孩子在亲历亲为中体悟到劳动的乐趣,在亲身实践中习得劳动本领。对于家长而言,可以多渠道挖掘身边的劳动教育实践资源,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各项事务的协助工作,如烹饪、整理、打扫等。在劳动过程中,要给予孩子适时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在点点滴滴的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多元场域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1.开发学校课程资源。与其他场域资源相比,学校课程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安全性,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走出传统的封闭课堂,在广阔的天地中展开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蕴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学校无论是教育人员的专业性上,还是活动空间的安全性上,都是其他场域所不具有的;二是教育性,“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锻炼,更是一种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积极引导”[1],是身与心的教育,而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其拥有的各类课程资源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可资开发利用的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课程实施是劳动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挖掘校内的多样课程资源,为劳动教育实践保驾护航显得尤为必要。在所有课程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家政、烹饪等通用技术类课程,通过劳动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劳动过程之中,从而实现劳动知识到劳动能力的转化。此外,渗透于其他科目中的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在思政课中,通过“德”与“劳”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德尚劳的情感。各门学科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各有所长,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了劳动教育资源的内涵。

其次,学校的各类物质资源,具体涉及校园建筑、绿化、实验室等,都是可加以开发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可以将校内的绿化和卫生进行划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敦促学生进行定期的打扫整理,并开展相应的评比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也可设置些许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从而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入系统开展。

最后,学校的校风校纪、特色文化等这些隐性存在都可以融入劳动教育的因素,从而成为可加以利用的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可在公共墙上粘贴诸如“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此类的名人标语,营造出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于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另外,每个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如雷锋日的服务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资源都可加以开发利用,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

2.开发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对孩子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6]。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校间的教育一致性,因此,在关注到学校场域教育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家庭这个蕴含丰富资源的阵地,使劳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两场域得以落实,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深化家校合作,更深层次挖掘家庭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可以从沟通家长入手,开办“家长学校”、进行家访、发放宣传材料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协助家长挖掘家庭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可以指导家长进行具体家务事的安排,洗衣、煮饭、叠被、卫生打扫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实践,背后需要的是孩子的细心与耐心。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开发的家庭劳动资源也具有不同的形式,2020 年疫情之下的家庭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厨房成为劳动教育的最佳实践地,许多家长与孩子化身厨神,从食材的处理到烹饪,再到成果展现,这一道道程序就是系统的劳动过程,也是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过程。

3.开发社会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社会即学校,凡是生活的资源都应是教育的资源。与学校、家庭教育资源相比,社会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中,必须深化校社合作,把社会场域纳入考虑范围之中,挖掘更多的社会劳动教育资源,把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这个更广阔的“大学校”中,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的内涵。

首先,学校应该主动打开校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赢得各社会力量的支持,从而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资源。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相关协议,联合开辟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创设真实的劳动体验。在德国,中小学劳动实践主要有三种形式: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和手工工厂实习[7]。这些丰富的社会实习经历给予学生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机会,不仅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另外,学校可以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的活动,充分挖掘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邀请劳动模范向学生讲述属于他们的劳动故事,从而鼓励更多学生成为劳动精神的传承者。

当然,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大众传媒也是推动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催化剂,善于挖掘社会中的多种传媒资源,将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工作更好落实。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中报道的劳动楷模、劳动事迹,向学生宣传奉献精神、劳模精神,让学生在这些模范当中习得劳动的意义,并将“劳动”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多元主题活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由于资源开发场域、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各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形式各具特色。通过将不同主体、不同场域下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有目的的“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将促进劳动教育的更好落实。劳动教育立足于生活,又面向生活,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主题。如“食农教育”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得益于多方协同的作用,首先学校的教师需要担当起教学任务,对课程内容和实践安排进行合理设计;与此同时,为了活动的安全得以保障,学校还需取得家庭、政府、农民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整个活动的进程也是家、校、社的多元协同过程。

猜你喜欢

场域教育资源劳动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