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1-12-08王世泰徐文睿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验中国共产党政治

王世泰 徐文睿,2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100)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角度,还是从党的建设角度,这都体现了中国之治的鲜明特色。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境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弘扬主旋律,破解“两大变局”中的各类现实议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国家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由此,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经验,前瞻未来研究路向,意义深远。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始终铸牢理论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伴随着中国国家治理的生动政治实践持续丰富。

(一)内涵界定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从时间上看,它确认的是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其不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到如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1]。就历史演进角度看,一方面,嬗变历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2]另一方面,思想建党与国家治理凸显鲜明的中国样态。它们总体上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为探索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主线展开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百年来,学术界围绕着“什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如何助推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它们之间不是零碎、孤立的,其内涵囊括指导思想、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经验的综合,是各个方面经验的有机统一和集中体现。

(二)研究思路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经验研究,学术界按照三条路径来展开,其一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来阐述其发展与基本经验。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他主张研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按某些基本方面的问题立题,开展专题性的总结、研究,大跨度地对某方面经验作历史比较”,从而深刻剖析,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3]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列出20 个专题,从而突出重点问题来进行历史经验和规律研究。与张耀灿教授不同,李光辉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所蕴含的政治思维方式是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部历史的主线”。[4]由此,李光辉教授秉持“以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分期的主要标准”展开研究。他将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按照上述标准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分别是:革命思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21-1949 年);从革命思维转变为执政思维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49-1978 年);执政思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78 年至今)。曹景文教授的《大众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史论》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来探索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规律。[5]自从2009 年以来,王军、赵志翔、李英田、宫正、王春香、王鑫等学者围绕着关键词为“基本经验”“基本历程”“抗日战争时期”“话语体系及发展历程”“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展开研究;其二将视域置于农村,从而探求中国共产党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大多数都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及经验。较有特色的是:王东维、路建华着力讨论党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等。王东维、路建华指出,党的历史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6]其三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精神进行总体上的评价和总结。探索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正映照这种探索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成就都是在不断省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赓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从而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一切关乎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成就及教训,不断梳理总结,清醒认识、深刻把握和科学预见的结果。关乎这方面的研究,其关键词集中在“经验教训及启示”“历史经验与时代选择”“基本经验和工作地位”“理论发展”“思想关怀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张聪聪、霍毅斌、杨丽红等。他们大多数围绕着“理念发展与创新”“工作目标”“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等研究关键词开展深入交流,值得借鉴。

一百多年来,关乎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的研究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而展开,遵循着“在细致梳理和深刻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理性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基础上,在更宏大的知识视野和社会视野(尤其是国际视野)中得到更深入的研究。”[7]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经验研究回顾

细思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成就,无论是贯穿于为人民解放不懈奋斗还是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它们都坚持一个主旋律,那就是“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研究述评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为“革命的生命线”。这一指认,在当时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筑牢了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双重保障。它回答了如何动员民众参与革命之中等历史议题。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实事求是,探索创立走群众路线的思想工作方法,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图谱。一方面,创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另外一方面,培养一大批符合当时革命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黎博雅与贾凯从李富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原则出发,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时期、长征时期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是动态的过程。由此,其嬗变的历程及动态中内蕴的机理或规律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揭示或阐述。

从1951 年开始,“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懈创新推进的重要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成为其聚焦点。1955 年,“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被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个论断的提出强调了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随后,1958 年,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初步铸成。《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明确强调“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的保障。全社会新风尚景观构成,即“工、农、商、学、兵、政、党”都在探讨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由此,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探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政治实践中,积累了其宝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百年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入手深入讨论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研究较少。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采取的实践举措的对比性研究也比较少。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两大变局”视野中梳理和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演绎机理及规律性的研究较少。上述,亦是学界今后努力之方向。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启迪

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方面,不断吸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客观理性分析,批判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途径,从而促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指数和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崇“教化”与“灌输”,将其伦理规约作为其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注重批判中创新性发展,依据具体实际,持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形势都被充分挖掘应用。重视领导干部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势举措。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结合教育灌输、化民成俗、环境陶冶、因材施教等有效方法,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培育,从而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一部百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就是一部百年中国共产党永不停歇创造辉煌成就的奋斗史。它内蕴着中国人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历史的探索和思考。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秉承筑牢“四个自信”的宗旨,不断创新其各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内容、目标和途径等,从而为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思想保障。

(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进程,就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进程,其重要经验有:其一,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其二,理论强党与学以致用相结合促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其三,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于中国之治;其四,依据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其五,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从中国国内转向全球治理的大视野中。尽管这些经验是从整体视野中勾勒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但它们依然是未来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矢志奋斗,不断铸造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重要借鉴。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经验的研究展望

关乎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经验的研究展望,毫无疑问,时间跨度更大,历史纵深感更强。发展历程以及变迁规律的梳理和研究,要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途径以及话语权建设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与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应当着力加深研究,以此服务乡村建设和城市治理,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拓展深化其相关研究,着重要将其置于当前“两大变局”中探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不断深化其研究的方法、视域、内容,从而为实现中国之治与全球治理相互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一)研究方法方面注重多样化整体性

任何一个研究,好的方法如同一把钥匙。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并不能完全按照常规的研究开展。构筑立体化创新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不仅要在“百年党建”和“两大变局”中破解时代议题和深化现有研究,还需要拓展和其研究的视阈和理路。争取跨学科,多视角多样化研究来提升研究质量。尤其是要运用系统思维的研究方法,在比较辨别中动态考察其规律、机理等,从而提升研究的质量。整体上,就是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整体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

其一,系统思维方法。系统思维讲求的是运用系统论,将思想政治各元素置于一个场域之中加以考察。系统与要素之间,各个子要素之间等都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从而综合地全方位地考察对象,求得最佳的研究效果。正如孙其昂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科、工作、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8]考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要把握其该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理,从而最终揭示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整体、综合的把握。

其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要重视角度、视野、方法、内容等各方面的择优安排。比较研究着眼于解释规律,而不是异同简单罗列、对比。比较的全部归旨在于:了解包括历史、现状、问题、经验、教训、理论等,都要为解决中国的问题。“比”分为纵比、横比、异比、同比、同异交比等。从研究类型来讲,有区域研究、问题研究、历史研究、类型研究、个案研究等。[9]显然,梳理和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现状、问题、经验等,目前多数学者对比较研究法的运用并不充分。诸如前文所述集中在理念、发展历程、思想关怀、发展构想、基本经验等相关研究都没未展开横向或纵向比较思考。这亦是今后学者为之不断突破的路向。

(二)将研究视域置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中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深远的现实议题,任重道远。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结合起来,把握党在新时代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创新,探索构建逻辑缜密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这不仅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批判性继承与扬弃性超越,这就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性回应。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中国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的,蕴含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然而,无论是考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形成条件、基本规律,还是透析其嬗变逻辑、话语权构建等,这都归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实现突破与创新,从而助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界的研究既要坚持前人研究的优秀成果,还要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来化解上述议题。

研究视角的着眼点应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不是概念或者原则。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两大变局”境遇中,在其纵横交错的事物联系之中,切实厘清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与经验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条件。把脉时代现实需要,进一步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脉络,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中,这无疑是今后学术界持续探索的方向。

(三)研究内容方面注重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议题

梳理已有研究可知,大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队伍、对象、环境、领导和管理等。这些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一个整体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有赖于各个要素的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要朝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努力,建构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素都均衡地有机统一起来。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才不会丧失本质。诚如戴锐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过程创新。这种创新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10]分析和全面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各个要素的创新,是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内容。今后,其研究需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而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内容、方法和队伍的创新,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来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经验研究,现有的研究都不够深入细致和全面,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更谈不上普遍的指导意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系统科学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党富民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应对和回答新时代境遇中增强国家治理效能的相关问题,这也是今后理论界为之努力的路向。一方面,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紧密联系中国当下实际状况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一些文章散见于报刊,专门性的著作等较少。整体上,这些研究尚处于碎片化阶段。学术界的研究“论述只停留在对本身的孤立考察上,没有展开比较研究。唯有在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区分其基本属性和非基本属性,从而把握其特定的质。”[11]另外一方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和创新是必然的吁求。现有的研究并未将其置于国家治理的视野,诸多内容呈现研究的“空白”。这些空白体现在:第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主要内容是否能形成体系,或者达成共识建构富有新意的理论体系等;第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经验的总结,大部分停留在局部的和经验描述性的阶段,并未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还远远没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第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旨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然而,深化和拓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经济治理之间的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既要赓续研究传统和方法,还要注重宽广视野中谈论如何在“两大变局”中应对世界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创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就是让世界“阅读中国”和“聆听中国”的过程,其内核是中国话语权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形象建设。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探微,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的梳理。今后的研究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加强:其一,研究对象要有效覆盖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治理;其二,核心概念上要厘清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的区别和联系;其三,辨析和深化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其四,研究要将视阈置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球治理中,重点考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变迁中所呈现的中国气派的历史经验。

任何研究都不能脱离其时代境遇。中华民族处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犹豫不决、徘徊彷徨都是不可取的思想理念。[12]创新思想理念,才会取得进展。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上述议题的深化都指向一个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代,党必须成为思想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13]国家治理效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环境越是复杂,情形越是急促,增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越需要人们以冷静的眼光来省思。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尽管正如马克思恩格斯预料的会出现“社会状况和生产关系的瞬息变化”境遇,然而,破解中国共产党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一方面在于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不断革新和提升,培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中的引领力,另一方面要在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实践中,不断克服体制障碍,探索新路子,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时代之问。[15]凝聚共识,弘扬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植入现代国家治理的全领域;锚定目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功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生命线”;强化认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转型逻辑及规律研究。由此,增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指数,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治理效能,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经验中国共产党政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经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