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12-07洪小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对策

洪小波

摘要: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是课堂之中的改革,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组成部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不是仅仅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在新课改之中实现全面发展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的课堂也教学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很大程度地牵制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度,因此,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初中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学好初中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综合成绩,进入理想高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个教育环节出现了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使得初中数学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保证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需要了解问题,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才能够将问题连根拔起,彻底将其解决。通过实践,最终发现初中数学传统教学主要存在这以下几个比较安重要的问题,且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一)教学设计不全面,课前没有准备充分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之中的教学目标等等,综合起来进行简单的设计,但是忽略了实际课堂的教学,最终出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产生脱轨的现象。

首先,教师对于教材本身没有一个全方位且深入的了解,更别说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教材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却是主体,里面的重点居多,无论是结构还是表现以及内容,教师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延伸,通过自己的方法将所需要讲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然后将其以一种生动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仅将教案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参考,在课堂上教师也是将教案的知识直接填充给学生,学生的地位只是边缘化,以被动接受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厌倦。

(二)学生欠缺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强

初中数学从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多半都是教师“一言堂”,将知识“强塞”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之中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甚至于对学习产生了疲倦和厌烦,最终导致厌学的后果。但是实际上,学生学习靠的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强塞”,而应该是自己主动地获得。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发且主动地学习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课堂的乏味和学生的厌学。

(三)教师教学过于死板,创新不足。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虽然说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较为重要,但是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和模式,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课堂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倡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教师的讲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讲得越多越好。有时,老师所说的知识是学生理解的,或老师只需要启发、引导和点拨,学生才能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被动,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解决传统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科是一个逻辑性非常严密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需要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举一反三却没有真正领悟,导致再次出现同样的知识点,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就难倒了一众学生,这一点让很多数学老师分外头疼。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教师,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他结论和答案,他没有办法,只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出结论,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需要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得到更大的收获。

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收集所要研究的材料,然后自己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检验和归纳,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进一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的素养形成,意义重大。

(二)引入情境教学法,增加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数学虽然是理科性质的东西,但是教师也可以运用生动的文字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将数学学习的妙处和重要性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简朴的语言文字来将数学严谨性的逻辑讲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来进一步了解数学,获得相应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推理与证明”时,教师可以用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七桥问题、四色原理、费尔马定理等知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自己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在学习统计和概率时,也可以将随机事件和必然发生的事件通过具体的例子用简单的方式来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将这两个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具体事件,这就让学生产生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三)采取评价教学法,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在每上完一节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本节课的整体感受来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然后将学生的评价综合统计起来,并且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不断改进,以求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也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最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这节课学到知识并且将其更好地运用。

三、结语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之中,学生需要做到的并不是考试获得较高的成绩,而是能够通过对于知识的探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努力寻找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未来不断发展的社会上拥有更稳的立足。

参考文献:

[1]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王刚.科幻画报.2020(07)

[2]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基于多媒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韩继绘.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4)

[3]優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高柱平.新课程(中).2019(08)

[4]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刘洪.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9(0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