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堂观察 优化教学行为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观察点观察者分析

冯 志 强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课堂观察是一种专注性观察行为,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可以从专业性角度,有目的地搜集各种信息,分析教与学的得与失,寻找教与学的有效途径,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知识,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一、课堂观察是一种完整的系统性行为

课堂观察是一项完整的系统的科研活动,针对的是可视的、外显的教学行为,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解释性。

(一)课堂观察点的确立

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观察角度。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在观察之前确立合宜的观察点至关重要。观察点要具体而微,观察者的观察才更有针对性。从宏观上,教师素养、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教学方法都可作为观察目标,从微观上,可以将某一方面的观察点细化分解,使之容易观察、方便记录、便于解释。以观察问题与提问为例,可以分解为问题类型、问题数量、提问对象、提问方式和提问后的回答等,这种聚焦式的观察比散点式的观察更灵活,可操作性更强,使观察更具层次感和逻辑性。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

进入观察现场实施课中观察,这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部分。观察者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观察角度,针对观察点进行全面的事实性记录,此外,对师生课堂中的典型或具有亮点的行为现象,观察者要做出瞬时判断、简要记录思考结果。课中观察采集的信息与数据是课后会议中分析与判断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课堂观察报告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三)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

课后30分钟内是对课堂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的最佳时机。被观察者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和观察者针对事先确立的观察点进行专业性对话,观察者根据课堂观察表分析观察结果、提出改进建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共同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观察者整理课堂观察报告。以观察课堂提问为例,观察者要使被观察者知道自己设计的问题类型和认知层次,问题表述的规范度简洁度、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的数量、候答时间、理答方式和内容、提问时机、对象和人数等。

二、课堂观察是一种复杂的专业性行为

科学观察的背后需要专业理论的支撑。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首次提出“互动过程分析”的理论,为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搭建了大致框架,开启了系统科学的课堂观察研究。20世纪60年代,弗兰德斯的“互动分类系统”的出现使课堂观察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陈瑶则是我国课堂观察研究重要引路人,在其出版的《课堂观察手册》中将课堂观察分为定量和定性观察。崔允漷教授开发了LICC模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客观性研究性活动,强调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目的不在于纠错、评价,而在于诊断、改进与发展。要求观察者记录的数据与信息准确、全面、客观、详实,抛开个人的主观偏见,用科学实证精神,“观”课之时亦能“察”课。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是“思维的知觉”,准确的观察不只来自感官,还需要与思维的结合,只有通过反复地观察和深入地思维,才能触及教与学的本质。课堂观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快速记录能力和较好的记忆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将课堂观察技能内化,变成自觉的行为。

三、课堂观察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意义

(一)课堂观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学行为,对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观察者来说,它可以使观察者更客观地辨别、诊断、剖析课堂。观察者,是研究者、参与者,而非评判者。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评课形式化、即兴化、主观化。课堂观察避免了传统式观评课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的模糊性,改变传统的凭经验、靠感受、少证据的片面评价行为。旁观者清,观察者以被观察者为鉴,可以照见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正误得失,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

对于被观察者来说,它可以使被观察者及时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和观察者的诊断结果,正视自己教学行为,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意识,自主改进教学策略。被观察者,是研究者、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评判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样。”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课堂有准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清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自己的教学得失,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具有建设性、可持续性,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均可进行自我反思,在观察后反思,在反思后继续观察,可以深入理解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观察技能,避免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的盲目性。

(二)课堂观察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生态化的课堂

观察是研究的基础,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的教学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性知识和观察力,并通过大量的观察实践,形成强烈的观察意识,使教师在教学现场随时随地进行课堂观察,捕捉相关信息,适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或为他人的教学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分享、相互支持,坚定教师的教学信念。

在平等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对话。课堂观察使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就某一观察点进行对话,分析这样教和那样教的差别,进行思维碰撞,探寻更理想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化发展,达到君子的“和而不同”的境界,呈现多元化、生态化的课堂。

猜你喜欢

观察点观察者分析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分析:是谁要过节
“你看不见我”
回头潮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博士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