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辅导辅导员心理健康

王 彬 聂 磊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疫情背景下,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打破了内在的安全感,从而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影响。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辅导员心康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与学生接触多,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辅导员平时要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班级建设、学生谈话及奖助学金评定等工作,所以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性格、心理方面的了解更全面。学生更容易信任辅导员,所以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能够及早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快速进行危机干预。

(二)能够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

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各高校心理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4000。目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不足,很多学生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辅导。很多考过了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方法,所以这些辅导员就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状态

笔者目前所带班级为大一、大二在校生及大三学生。目前大三学生正在顶岗实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约16%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9%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7%的学生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经过日常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同学们没有产生恐慌、焦虑和困惑等情绪,但是很多家庭偏远地区的学生出现焦虑、恐慌等状况,有的是因为长期不能出门,条件较差,不能理发和洗澡,还有的是不能出去而心理苦闷,网课学习不适应等等。

大三正在顶岗实习的同学由于疫情在工厂工作不能回家,心中的压抑情绪也逐渐展现出来,针对以上情况的产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第一时间拿出预案,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

三、疫情下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形式可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疫情期间可以通过全班视频会议的形式,积极发挥辅导员的价值引领作用,让同学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疫情防控指挥,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媒体关注最美逆行者、最美抗疫者,让同学们关注身边的抗疫英雄,宣传自己班级的典型人物,从思想上让同学们感受到国家的积极举动和用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宅家的同学能够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辅导员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公众号和疫情专访通道也要及时让学生关注,一旦有心理困惑可以及时进行线上咨询,能够足不出户解决心中困惑,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二)疫情防控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高,2021年新冠病毒不仅是人传人,而且出现在食品、物品和一些公共场所内,形成环境传人的现象,让大家措不及防,作为高校辅导员这时要做好学生的跟踪,通过微信群、钉钉直播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所在区域是否在中高风险区域,同时利用线上直播传递疫情防控教育知识,让大家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减少出行,同时倡导在岗位上的同学就地过年的新风尚。通过疫情防控教育有效降低同学们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加强对疫情知识的了解可以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也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措施,这些方法都会使同学们的心理波动得到平息。

(三)辅导员与心理教师一起,深入了解学生心理

辅导员和心理教师一起协同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完成自身工作职责的需要。

目前的现状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辅导员只在点名以及组织纪律的过程中,参与课堂工作。辅导员难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不能进行很好地观察。

所以,辅导员可与心理教师教师共同组织心理活动。如每月举办心理班会、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这可以让心理老师了解所教班级同学的性格特点,在清楚同学性格特点的同时因材施教,增进心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心理老师还可以观察出具体需要辅导和帮助的同学,从而具体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心理老师还可以就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言内,融入教学当中,辅导员与教师通过相互配合,可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辅导员工作的重点除了日常生活的管理外,还应集中营造网络学习的优良学风,辅导员跟班上课,协助心理教师管好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纪律及作业完成情况,对旷课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加强与心理教师的沟通,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信任,形成工作的合力,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最终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共同搭建教学平台

心理健康教学中,心理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建立心理辅导平台。心理辅导交流平台包括微信、qq及心理咨询系统平台。心理教师可定期在该平台内发布心理视频或心理文章,学生通过看视频或者看文章获取心理知识,辅导员可利用该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信息,心理老师和辅导员还可以随时就学生心理问题给予指导。

(五)共同开展咨询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应当包括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但要充分参与心理健康课堂中,同时辅导员可以参与到日常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中。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对辅导员开展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同时出台了鼓励辅导员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政策,笔者所在院校就有很多辅导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所以辅导员可以参与到心理咨询中来。

(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学

辅导员可以兼职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可以说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相似。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教师,长期在学生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辅导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让心理健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更添活力,时效性更强,解决的问题也会更有针对性。在教学中,辅导员善于与学生互动,且互动更易使学生参与并接受;辅导员对于每个学生比较了解,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的案例也很多,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教会学生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七)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有效提升抗击风险的能力

疫情期间,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工作非常复杂而且难度大。疫情防控的恐惧心理、延期开学返校的焦虑心理、顶岗实习学生在岗不能回家的忧虑心理等都是疫情防控期间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上述心理问题辅导员需要分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这也是当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

疫情背景下,作为学生们的坚实后盾,辅导员是这场“防疫战”中为学生解决问题、排解心理压力、带去温暖的贴心人。掌握学生之所想,关切学生之所急,解决学生之所需,不论发生什么,辅导员的一句“别担心,有我在!”就是学生们的定心丸和强心剂,辅导员作为高校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在这场无声战役中辅导员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辅导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杨艳丽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黄欢欢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