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契合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路探析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政治

胡 晓 丽

(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 250000)

2019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在当前的宏观政策下,我国高校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

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学界在近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1]。但是整体来说,目前的研究停留在“价值构建”和“经验借鉴”层面上,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依然缺乏深刻洞见[2],理论认识上存在模糊区,实践操作中进入困难期[3]。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有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如何精准认识和落实,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作用如何发挥,课程思政改革如何避免演变成思政课程群,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怎样发挥作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追求怎样的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和内容手段,等等。除了全校性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所有实践瓶颈均呼唤彻底的理论澄明,需要清晰的理论指导高校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由形式上的“同向”走向真实的“同行”。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通之处

课程思政或课程的价值教育作用,其根本意义不是发明出了教育的一种“新形态”或“新模式”,而是探讨课程的育人本质以及如何回归[4]。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在“课程”也在“思政”,笼统而言,即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而言,即通过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全课程育人进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安身之本。赵庆寺、张正光、石书臣等学者亦认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任务和目标、方向和功能、知识与价值、育人要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5]。

其一,两者的政治追求一致。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思政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保证了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高校开设四门思政必修课及形势与政策课,尽管课程定位各不相同,但是具备共同的价值追求即必须圆满完成“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政治任务。课程思政旨在将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寓于课程讲授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三观,使高校铸魂育人从过去的思政课程“单条线”变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管齐下、协同育人。

从政治属性考量,课程思政应当包含思政课程,因为尽管思政课程本就具有鲜明的思政特点,但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需要以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信仰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思政课程就沦为理论性和知识性的工具而难以实现政治性与教育性的集合。目前很多思政课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学生评教的分数而刻意降低课堂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或理论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根本扭转这些错误的教学追求。

其二,两者的育人目标一致。无论思政课程抑或其他课程,所有“课程”都具备育人的目标和使命,即为党育才、为国育人;无论思政课教师抑或其他课程教师,都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教育使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既教书又育人。我国大学要培养的新时代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爱国爱民,政绩俱佳。如果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成长,不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和信念的铸造,那就只是教学而不是教育。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主要意蕴在于改变我国高校的专业课、通识课等其他课程甚至思政课程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现象,强调高校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任务,强化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的新时代中国建设者的目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建设,应从相辅相成的育人体系建设起步,继而建设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其三,两者的育德使命一致。高校立德树人是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良好实效离不开高校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每位高校教师都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育德使命,具备育德思维,遵循育德规律,进而完成育德任务。教育的使命是育人,培育道德修养良好的人,毋庸置疑。但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很多教师却由于政治站位不高、育人本领不强、教育方法不好等原因难以圆满完成育德的崇高使命。

时有付诸媒体报道的发生在高校师生、职场人士、为人父母等群体中的“缺德”“失德”现象,究其根本可以追溯到学校教育的缺位。高校的求学经历是一个人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高校应抓紧落实育德使命,扣好大学生的“道德”扣子。课程思政建设为其它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德创造了历史性契机,形成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异曲同工、共同育人的新局面,从而更好地履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不同侧重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位置顺序调换的两个词汇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思政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等方面[6]。

其一,思政内容上分别侧重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思政课程主要聚焦思想政治理论的宣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漫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政课追求用理论教育学生,思政课教师一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魅力、内在逻辑及传播规律以增强思政课的深刻性和说服力,让学生掌握理论、认同理论,增强理论自信。

课程思政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滴灌,深挖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积极向善,做一个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新时代青年。课程思政注重在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渗透,形成课程既教书又育人的新格局。

其二,课程地位上分别强调学科思政和跨界教育。思政课程作为单纯围绕思政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课程,学科“思政”是其唯一量度,其涵盖的内容聚焦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的基本元素包含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其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乃至考试考核无不紧紧围绕“思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而课程思政要求所有学科的课程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在授课过程中巧妙穿插“思政”教育环节,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理论将思政与所在学科无缝衔接,坚持知识讲授和铸魂育人同时并举,达到跨学科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多视角看学科,进而全视角看世界看中国看人生。

其三,课程特点上分别注重强势显性和低调隐性。思政课是强势显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的教师应“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是所有高校课程中可以百分百充满“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强势教育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坚定其理想信念。

而课程思政是将价值观教育低调融入课程教学,将思政寓于课程,实现教书又育人的目的。高明的课程思政,如盐溶于水,如“天女散花”般将思政内容“溶”“撒”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潜在的、不易察觉的隐性教育方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水到渠成地改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悄然深化和拓展。通过推动其他课程加强育人作用,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实现全课程立体化育人。

三、思政课契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回答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我国高校的所有课程如何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坚定信仰、卓越能力的中国人,培养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程需要在教师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继续下功夫,以持续提升“思政”实效性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建设课程思政建设。

其一,提升教师思政理念与能力。思政课教师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激励并在实践中提升[7]。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导演”和“第一主角”,教师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是发挥课程育人作用的关键因素。拥有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能力并不只是教师的技能,而是关乎教育理念的改革,这也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师担负着课程与思政、教书和育人的双重工作职责。

在具备思政理念的基础上,在端正了态度的前提下,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升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的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人文情怀。如何在高校的所有课程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综合统一,切实提升育人质量,思政课教师必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具全局性、高阶性和专业性。教师首先要有师德风范,要明道、信道;其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学术自由和课堂规范的统一;然后要研究教学,提升新时代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其二,革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课教学质量是常提常新且永无止境的话题。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教学改革实践的开展指明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直指育人使命:仅仅宣讲理论治“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传播价值之“术”并达成育人之“道”。思政课传授知识的终极目的是入脑入心,如何传递价值并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如何把教师信仰变为学生信仰、把教师能力变为学生能力,是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主要任务。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守正创新。守正,即遵守思政课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研究新时代的思政课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即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及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环境,大胆创新思政课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形势下应有的进化变迁。例如,信息化浪潮倒逼思政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分享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软件或APP作为教学工具,使用大数据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甚至实现课程考试的无纸化。

其三,改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与设计。围绕育人改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设计,其挑战度不亚于任何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顾名思义包含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但是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尤其地方理工科高校或地方行业性高校并不真正重视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囿于职称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地位边缘化、平均收入低的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或懈怠。很多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甚至停留于“思政课钱不多”,应付教学检查而不肯多付出,更遑论潜心研究教书与育人、教学与育人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密切关联,相辅相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的“锦上添花”。五门思政课程教材体系各异,课程思政建设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离不开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凝练,以及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迫切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着力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将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于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政课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教育工作。好的教学内容应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同时,好的教学设计应兼顾各方,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以“工匠精神”进行“精雕细琢”。

其四,加强思政课教学交流与培训。思政课的“思政”教学交流包括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家的交流研讨与研修培训,同时包括口头交流、会议交流、书面交流、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打破学科边界,搭建平台让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其它学段、其它学校甚至其它国家的教师能够实现信息沟通、教学交流、资源共享,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功能上是互补、互促的,但是如果缺乏纵横两个维度的充分沟通,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都将是“孤岛”式存在,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核心课程地位也就无以体现。应着力推进思政协同式联合备课,制订协同育人相关制度,要求思政课教师主动联系学生,深入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规律和实践策略。

思政课的“思政”教学培训旨在提高思政课师资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政治引领能力,两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高校应建立教师思政能力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所有课程的师资“思政”培训,组织课程思政改革和教师思政技能培训活动,帮助所有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质量的思政能力培训跨学科、范围广,需要高校、省市相关教育部门甚至教育部的顶层设计,需要勇于探索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先行者示范引领,更需要无数思政课教师勇立时代潮头,敢做课程思政建设的领舞者。

四、结语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完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返璞归真,是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是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是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8]。课程思政不仅对专业课和通识课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政课程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全课程育人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各自教学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在政治方向、价值引导、育人目标上保持“同向”,在育人节奏上让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同行”[9]。要实现从“思政课程”课程育人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华丽转身,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探寻以思政课程把正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引领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丰富“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核,联动“课程思政”的方式手段,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10],形成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新范式和教育新格局。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齐头并进,有利于形成全课程育人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离不开思政课程的显性思政功能和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政功能的同频共振。思政课程契合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思政课教学部门和思政课教师沉下心真懂真会真干,也需要高校真明白真支持。高校是贯彻教育部“指挥棒”精神的关键环节,没有高校的正确领导,课程思政活动难免“标签化”“形式化”的结局。高校应引领教学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完善顶层设计,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相互支撑提供坚强保障,制定科学严密的协同育人机制,激发全课程育人的无限活力。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