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2021-12-07张康
张 康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平凉744000)
平凉市崆峒区地处六盘山东麓,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 540 m,年均气温10.1℃,年降雨量537.5 mm,日照2 377.4 h,无霜期193 d,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区总耕地面积6.95万hm2。小麦条锈病常年发生,间歇流行,是崆峒区小麦的主要病害。4—8月受温度、湿度、条锈病菌源等关键决定因素影响,当平均气温达24℃、相对湿度超过82%时,致使9月份低凹潮湿处自生麦苗有自然越夏条锈病分生病孢子堆出现。因此,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与当地不确定性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直接关系条锈病的繁殖与扩展,不仅能促使形成菌源地,引起条锈病的大面积流行,甚至其高空气流传播的特性对周边县(区)影响极大,逐渐成为制约崆峒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障碍因素。
1 发生特点
小麦条锈病是通过高空气流传播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病早、区域广、程度重等特点,虽然当前发病程度较轻,发病面积较少,但菌源基数依然较大,发生流行的概率依旧较高。近年来,整体上轻度发生,局部轻度偏重发生。
1.1 发病时间早
春季条锈病始见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最早为2月18日(1991年),最迟为6月19日(1995年)。发病时间的早晚和当年发生流行程度呈正相关,而且病情在年份间具有明显的惯性,即偏重和大流行年份之后持续较重发生1~2年[1]。首先,麦苗基部1~2片叶受病菌浸染,逐渐向中上部叶发展,无典型发病中心;其次,抽穗前后浸染至中上部叶片,以至旗叶,发病田块自东南部向西北部蔓延。
1.2 发病区域广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病菌不耐高温(≤36℃),条锈病越夏菌源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上,涉及全区17个乡(镇),东至花所乡,西至西阳乡,北至草峰镇,南至麻武乡,主要通过侵染早播秋苗进行繁殖和传播。在越夏期间,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降雨充沛、温度适宜,致使寄主数量充足,条锈菌可顺利越夏,成为初次侵染秋麦苗的菌源。因此,抓好越夏防控的关键期对控制越夏菌量至关重要。
1.3 发病成因多
一是受大区流行影响,大量夏孢子通过高空气流在短期内跨越陕、甘、青、宁进行远程传播,以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作为越冬或越夏基地,这种跨区域远距离的传播为崆峒区条锈病的发生积累了充足的菌源。二是从品种的抗病性来看,有机小麦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及其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基本条件[2],崆峒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为非抗病品种,有利于条锈病的流行蔓延。三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以及条锈病喜凉怕热的本性,主要体现在温度和湿度两个层面,9~13℃是条锈病的最佳发生温度。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前提下,降雨量的多少和越冬菌源数量呈正相关,早春多雨,有利于越冬菌侵染新叶,并点片发生;返青拔节期降雨少,条锈病发生轻;4—5月底伴有春雨,极易造成部分区域条锈病中轻度流行。因此,春季降雨是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要条件。
1.4 菌源交叉流行
“立春”之后,气温回暖,降雨偏多,加之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外地菌源与本地菌源交叉传播双重流行。如陕西部分地区条锈病发生较重,大量夏孢子随东南季风飘移至崆峒区麦田,若是当年崆峒区气候、温度适宜,越冬菌源充足,则引起条锈病大面积发生流行。
1.5 发病症状明显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部位在叶片,症状明显,危害大,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光合作用。叶鞘、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在大流行、发病重的年份偶然会发生,但发生概率较小。发病初期,叶片逐渐出现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发病中期,叶片褪绿,逐渐凸起呈虚线条状夏孢子堆;发病末期,叶背出现短线状、扁平、卵圆形的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及成熟时不开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2 防控策略
2.1 准确监测预报
一是制定了冬小麦条锈病防治预案,建立区、乡(镇)、村3级快速反应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利用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及时发动3级(区级、乡(镇)级和村级)农业技术人员按照全区小麦种植分布图,深入农户自留地,积极开展田间菌源排查,准确掌握田间病情发生动态及流行趋势,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病情预警,真正做到了“乡不漏村、村不漏田”。三是建立完善了“三日一查、一周一报”制度,准确掌握发生为害动态,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及时发布病情预报。
2.2 坚持分类施策
对照往年崆峒区南北两塬小麦条锈病菌源发生流行规律,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对存在零星叶片发病的大秦乡、白庙乡,坚持“个别发现、及时群防”的策略,杜绝病害蔓延;对存在发病中心的安国镇、崆峒镇,坚持“严防死守、条块结合、全田防控”的策略,遏制病情流行;对存在病害流行蔓延的峡门乡、大寨乡和草峰镇,坚持“跨区域合作防控”的策略,降低流行扩散的风险。
2.3 种植抗病品种
做好抗病品种培养和筛选,加大抗病品种选育力度,对17个乡(镇)搭配最佳抗病品种,种植与越夏区抗病基因不同的小麦品种,每村可选2~3个抗性强、丰产性好的良种配合种植,以减少小麦条锈病侵染、阻滞锈菌变异。
2.4 抓好秋播拌种
积极推广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减少或延缓秋苗发病,提高种子药剂处理率。建议用种子重量0.3%(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 g拌麦种150 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 g拌麦种50 kg。
2.5 抓好农业防治
一是适期播种,适当晚播,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二是联结农事操作,减少自生麦苗,适期晚播。三是合理搭配N、P、K比例,鼓励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强小麦抗病力。
2.6 适时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择20%三唑酮乳油商品量900~1 200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250 g/L丙环唑乳油375~450 ml/hm2,或5%己唑醇悬浮剂450~600 ml/hm2,或30%醚菌酯悬浮剂750~1 050 g/hm2,兑水750 kg均匀喷雾,重病田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7 开展飞防示范
选取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飞防技术对500 hm2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减轻小麦条锈病等爆发性病虫害,确保全区夏粮丰收。
3 结束语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锈病类型之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害,具有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有效防治和解决小麦条锈病危害,需从源头进行防控,选好抗锈品种,加强技术指导,适当药物干预,完善监测机制,从而降低损失,提高产量,力争将崆峒区小麦条锈病持久控制在轻度流行或不流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