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

2018-09-14李瑞霞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抗病品种化学防治赤霉病

李瑞霞

摘要: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菌的致病作用方式、危害及发病原因,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提出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办法,以期为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病品种:化学防治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麦、烂麦头、麦穗枯,是我国潮湿或半潮湿地区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之一,是麦类作物上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虽然赤霉病属气候型气流传播病害,但其发生流行受菌源量、农业生态环境、品种抗性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流行具有爆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是近年来制约河南省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南省冬季温度高,春季雨量多,增加了赤霉病的发生频率。因此,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防治工作,控制大区域流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l 赤霉菌的致病作用

引起赤霉病的赤霉菌主要来源于土壤表面的覆盖物和植物残体上子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少数为分生孢子。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在麦穗被侵染的早期赤霉菌能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如多种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等胞外酶来降解寄主的细胞壁。对赤霉菌侵染点及其附近区域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后发现其细胞壁密度降低或呈透明状。细胞壁被降解以后,失去了对于原生质体的支持能力,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从而造成细胞的死亡。

2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性

小麦赤霉病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影响非常大,病粒小麦出粉率较低,灰分较高,白亮度下降,基本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该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还会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主的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有一定的危害性。食用病麦会引起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食用会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给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小麦中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即不能食用,同时说明小麦已失去商品价值。

3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原因

3.1 气候因素。小麦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气流传播病害,其发生流行受天气影响极大,春季平均气温9℃以上,持续3—5d阴雨天时,越冬菌源才能产生子囊孢子;小麦抽穗扬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情况下,如遇连续3d以上阴雨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

3.2 与品种抗性有关。赤霉病当前还没有理想的抗病品种,目前所推广的小麦品种,对赤霉病一般都易感染,而本地区栽植的品种绝大多数抗病性不强,这是病害能够在大面积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肥水管理及种植密度。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管理会影响麦株的抗病性。小麦田间由于种植密度加大,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提早封行等,不仅降低麦株的抗病性,而且有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因此这种田间小麦赤霉病发病往往较重。

4 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进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同时,也要重点抓好其他的农业防治措施。

4.1 积极加强抗药性监测与病情预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取决于气候条件,田间病原菌的数量、以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生频率和绝对数量,因此必须加强系统调查与抗药性监测工作,准确掌握主栽品种的生育期、扬花前后的天气情况及田间温湿情况等,根据系统调查与抗药性监测结果,及时准确地制定防控预案,选择合适药种,推荐合理用药剂量,确保防治效果。

4.2 小麦赤霉病的农业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业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消灭小麦赤霉病的菌源,清除小麦种植周围的杂草稻桩,减少小麦初种时的侵染源。其中深耕灭茬为消灭菌源的重要方法。二是避开小麦抽穗时杨花期的降雨阶段,可以适期早播小麦,使得小麦的麦株早发和早熟,从而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期相错开。三是种子处理。由于带病种子也是菌源的主要寄主,在小麦播种时,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进行种子處理。对带病的种子,可先用25%食盐水或40%胶泥水漂洗,然后再用1%石灰水浸种。四是冬前培育壮苗,增施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施适量的氮肥,严禁氮肥过量,合理灌溉,确保小麦抽穗开花整齐,给小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五是对小麦种植地的排渍清沟工作。按照既定时间进行以此降低麦田的地下水与田间的湿度来创造利于小麦生长的生长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在雨后应及时的对沟内的积水进行清除。六是小麦在成熟后应及时收割应尽快的将小麦晒干脱粒,并在仓库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下将籽粒含13%以下水量的小麦储藏。

4.3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适时,一般情况在始花期(10%麦穗开花)施药最好,第1次喷药可选择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进行,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l周后补喷1次。防治赤霉病的药剂可选择80%多菌灵超微粉750g/h㎡,或80%多菌灵超微粉450g/h㎡加15%粉锈宁750g/h㎡,或40%多菌灵胶悬剂2.25L/h㎡.对水600kg喷雾;也可选择硫菌灵(托布津)及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适量进行防治,防效可达80%以上。

5 结语

在对小麦赤霉病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可提高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但是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时应注意,不同生长期的小麦赤霉病对小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应根据小麦生长期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抗病品种化学防治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3个不同香蕉抗病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初步比较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