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及效益浅析

2021-12-05潘一峰高兴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黑麦草雏鹅周龄

潘一峰 关 群* 高兴友

(1绍兴市越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绍兴 312000;2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绍兴 312000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地处浙东宁绍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种稻、养鹅是陶堰街道的传统农业模式,其中,鹅以食草为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味道鲜美,且鹅肝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陶堰街道水稻种植存在化肥农药用量多、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稻米品质偏差等问题;而养鹅面临抗生素添加多、成本较高、肉质差等问题;再加上单一种养模式农户收入少、效益低[1]等。因此,亟需在陶堰街道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进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陶堰街道通过创新农作制度,对早稻、黑麦草、白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笔者拟对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的技术要点和种养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选用适宜品种

宜选用耐肥性、抗倒性、抗病性较好的“金早47”“中早39”等早稻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1.2 种子处理

浸种前先进行晒种、淘洗,然后进行药剂浸种消毒。按大田用种量60.0~67.5 kg/hm2,用1.5%二硫氰基甲烷可湿性粉剂(的确良)120~180 g,加水97.5 kg,浸种60~72 h,然后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防治恶苗病;沥起后直接催芽、播种。

1.3 适时播种(插秧)

播种(插秧)最好采用免耕直播或机插。其中,免耕直播最好在5月1日—5日采用芽谷进行播种,要求芽谷的芽长不超过谷粒长度,大田用种量为52.5~60.0 kg/hm2;机插秧的用种量为37.5~45.0 kg/hm2,掌握在秧苗3.0~3.5叶(约5月10日—15日)时栽插,栽插密度以(20.0~23.3)cm×(16.7~20.0)cm为宜,每丛插3~4苗,以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且要求栽插在5月15日前结束,栽插前做好大田除草[2]。

1.4 看苗施肥

由于该种植模式一直加施鹅粪,一般基肥施碳酸氢铵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即可;若水稻植株在4.5叶时(一般在5月底)叶色浓绿,则不必再施肥,若发现叶色偏黄,则可再施尿素75.0~150 kg/hm2。

1.5 抓好水浆管理

采取湿润出苗、浅水分蘖、多次轻搁、后期间歇灌溉等措施。具体为:在3叶期前不灌水上秧板,保持田面湿润;3叶期后灌水上秧板,保持浅水层;待在田苗数达330万苗/hm2时开始多次轻搁田,控制最高峰苗数(不超过600万苗/hm2);后期保持田间干干湿湿,湿润灌溉,养根保叶,延长根系活力,防止倒伏;收割前7 d断水,不宜断水过早。

1.6 加强病虫防治

主要做好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其中,二化螟的适宜防治时间在5月20日—25日,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适宜防治时间在6月21日至6月底。

1.7 收 割

一般在8月10日—20日、90%~95%谷粒呈金黄色时,及时进行早稻收割。

2 黑麦草栽培技术

2.1 播 种

黑麦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3~20 ℃,低于5 ℃或高于35 ℃均发芽困难,故其适宜播种期为9月15日至10月上旬,播种量以37.5~45.0 kg/hm2为宜。若大田荒草较多,需提前10 d用除草剂进行除草[3]。

2.2 田间管理

黑麦草喜湿但怕水浸,且对氮肥敏感,宜施肥与灌水相结合,并增施氮肥和有机肥,以提高黑麦草的产量与品质。具体管理措施为:播种时若遇干旱,可在播种前大水漫灌1次,并及时开沟排水;播种前大田要施足基肥,可施鹅粪等有机肥,也可施45%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在黑麦草植株2叶1心时,施尿素150 kg/hm2;以后黑麦草每收割1次,追肥1次,每次施尿素或45%三元复合肥150 kg/hm2,且为避免黑麦草割口腐烂,宜在割草后3~5 d再进行追肥[3]。

2.3 适时收割

当黑麦草长到25 cm以上时即可进行收割,若收割太早,则会因植株太矮小导致鲜草产量不高、收割作业困难。以后每隔20~30 d收割1次,每次割草要注意留茬5~6 cm,以利于黑麦草残茬再生。

3 养鹅技术

3.1 鹅舍准备

3.1.1 鹅舍的选址

要求鹅舍尽量靠近大田,以方便白鹅进出大田食草为原则进行选址。

3.1.2 鹅舍清洁和消毒

需喷洒消毒剂或生石灰水进行鹅舍地面消毒,再采用福尔马林液30 mL/m3加高锰酸钾15 g/m3混合熏蒸进行消毒。

3.1.3 保 温

鹅舍内备好红外线灯(250 W)、煤炉等取暖设备,以保持地面与雏鹅背部等处于恒温(28~30 ℃)。

3.1.4 水盘、料盘配备

每5羽雏鹅需配备1个水盘和1个料盘。

3.2 雏鹅饲养

饲养的白鹅品种宜选“浙东白鹅”。雏鹅在育雏舍的饲养密度以20~25羽/m2为宜,1周龄后饲养密度宜为20羽/m2,2周龄后饲养密度宜为15羽/m2,并用高35 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应注意将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雏鹅进舍后1~2 h内应先饮水,并在水中加入抗菌素;2 h后,把备好的嫩黑麦草料切成1~2 cm长,与优质雏鹅专用饲料拌匀后(育雏期精料和牧草比为1∶2[4]),放入食槽内任其采食。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l0次(其中有2~3次在晚上喂),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雏鹅1周龄前,育雏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控制在28~30 ℃;2周龄后,育雏舍保持晚间光照,舍温控制在24~28 ℃,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育雏舍温度保持在20 ℃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5]。育雏舍需注意通风换气和环境清洁,要每天打扫卫生,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且要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 d用消毒剂消毒1次。

3.3 生长鹅饲养

雏鹅生长至4~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生长鹅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要喂1次;喂料时可把黑麦草切碎和精料拌匀后(精料和牧草比为1∶4)放入食槽内;2月龄内,鹅生长旺盛,食量大,每天每只鹅可投喂切成2~3 cm长的黑麦草1.5~2.0 kg,而精料则宜减少,一般14 kg黑麦草配1 kg精料即可;60日龄后,每天每只鹅可投喂黑麦草2.0~2.5 kg,精料用量可再次减少,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4]。同时,鉴于白鹅在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鹅出售上市,故在饲养期间需对鹅群进行抽样称重,分析鹅的生长情况,若生长过慢,要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特殊照顾饲养。此外,要做好鹅舍的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病,即鹅舍每隔7 d用消毒剂消毒1次;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等),以有效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生;同时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的状态,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3.4 疫病防控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小鹅瘟等是白鹅疫病防控的重点。具体防控措施为:禽流感在鹅7日~10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初免,初免后3~4周,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小鹅瘟通常在鹅1月龄以内发病,死亡率非常高,可在小鹅出壳第1天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或小鹅瘟精致蛋黄抗体,第7天时再加强1次,一周左右即可产生抗体;此外,在雏鹅35日龄时,用左旋咪唑20~30 mg/kg(体重)或吡喹酮10 mg/kg(体重),全鹅群服用驱虫1次[6]。

4 种养效益分析

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陶堰街道进行了示范,核心示范区位于绍兴丰宁粮油专业合作社内。整个示范区实行早稻-冬季稻田种草养鹅轮作模式,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0 hm2,黑麦草种植面积3.33 hm2(核心区种植0.33 hm2),“浙东白鹅”饲养7 500羽(9月初和10月下旬各进雏鹅3 750羽)。现将该示范的种养效益总结介绍如下。

4.1 经济效益

示范区共饲养“浙东白鹅”7 500羽,出栏7 126羽,按平均售价119.6元/羽计算,产值85.23万元,除去饲养成本67.07万元,养鹅纯收入为18.16万元;早稻种植10 hm2,平均产量7 335 kg/hm2,产值22.59万元,纯收入为13.78万元,比非稻草鹅轮作模式的早稻产量增加4.04%,产值增加3.57%,纯收入增加3.62%;种植黑麦草3.33 hm2,平均产量114 840 kg/hm2,黑麦草喂鹅平均每羽可节约饲料成本16.8元,共节约饲料成本11.97万元,用鹅粪作肥料可减少一定的化肥施用量,节省化肥成本99元/hm2,共节约肥料成本990元;以上合计产值107.82万元,纯收入44.009万元,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4.2 社会效益

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的示范,对陶堰街道发展白鹅养殖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不仅提升了白鹅的饲养量,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肉食品,适当缓解了肉食品高价位运行的状况。还提供了部分农民就业机会。

4.3 生态效益

在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中,利用鹅粪作为农田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化肥用量,降低了鹅粪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表明应用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5 结 论

稻草鹅生态循环种养技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植优质稻为中心,以种草养鹅为重点,既能提高实施区的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投入量,还可为白鹅养殖提供青饲料,为鹅粪提供良好的利用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该技术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广大农民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黑麦草雏鹅周龄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干燥和微生物接种对黑麦草发酵模式、品质及其应用价值的影响
不同类型黑麦草营养价值评估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黑麦草在畜牧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