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似鳊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2021-12-05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催产亲鱼鱼苗

吴 昊 张 杰 苏 明

(1上海市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1700;2上海淀原水产良种场,上海 201722)

似鳊(Pseudobramasimoni)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似鳊属,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海河等主要水系的干支流及附属湖泊,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1]。似鳊个体较小,1龄个体通常体长为10 cm左右,2龄个体通常体长为11 cm左右,但由于其繁殖力强,种群数量较大,在渔业上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3]。目前,在长江下游江段、附属湖泊以及河口区潮间带等自然水域,似鳊均为优势种类,同时,似鳊也是上海淀山湖水域的土著鱼之一[4-5]。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似鳊等小型鱼类对鱼类群落生产力有较大贡献,它不仅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中作为其他经济生物的饵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6-7],而且也是许多珍稀鸟类的主要动物性食物来源。鉴于其重要的生态作用,近年来,似鳊已被上海市渔业主管部门列入本市自然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采购品种名录。据检索相关文献显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都侧重于开展似鳊的生长特性及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死亡率等生物学基础研究[8-9],而关于似鳊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仍未见相关报道。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笔者在似鳊的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研究得出的似鳊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似鳊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喜集群逆水而游,故有“逆鱼”之称,常见于我国长江、黄河和海河等水系[10]。似鳊主要摄食丝状藻、硅藻等浮游植物,也食植物碎屑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似鳊雌、雄鱼1龄即可达到性成熟,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5月—6月。成熟卵为漂浮性、淡黄色,卵径为0.7 mm。在繁殖季节,亲鱼集群上溯选择产卵场,雄鱼吻部出现粗糙的珠星;繁殖季节过后,珠星自行消退。似鳊的繁殖能力较强,通常体长为10 cm的1龄个体,怀卵量可达6 000~10 000粒,体长为11 cm的2龄个体,怀卵量可达10 000~14 000粒。

2 亲鱼培育

2.1 亲鱼来源

在冬春季节,水温一般较低,可从太湖、淀山湖等自然水域收集野生似鳊群体,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带水操作。用活水车充氧运输至良种场,作消毒处理后,经室内暂养2周再转入池塘驯养。操作时间一般为当年11月至翌年3月。

2.2 亲鱼池条件

由于似鳊亲鱼培育采用混养在细鳞鲴大规格鱼种培育池中的方法,故亲鱼池的条件以细鳞鲴大规格鱼种培育池为准,一般要求亲鱼池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为好,面积为2 000.00~3 333.33 m2,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淤泥厚度在10 cm左右;池塘可保持有效水深1.2 m以上,四周无大型遮挡物、通风条件较好,无工农业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并配备完善的电力和增氧设备。

2.3 日常管理

由于似鳊是混养在细鳞鲴大规格鱼种培育池中,故每667 m2养殖密度以不超过1 000尾为宜。似鳊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破碎料为主,每天投喂两次,水温10~18 ℃时投喂量为池鱼重量的1%~2%,水温19~30 ℃时投喂量为池鱼重量的3%~5%。同时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定期检测池水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并做好塘口管理和水产养殖生产日志的记录。

2.4 产前培育

4月上旬,挑选体质健壮、体表完好的似鳊亲鱼放入网箱中进行产前强化培育(网箱面积为36 m2,水深为1.2 m,放养密度为每网箱600尾)。要求似鳊亲鱼先用3%~4%食盐水浸浴10~15 min后再放入池塘网箱中,待似鳊适应网箱环境后,适当降低池水水位,以利于水温的提高,促进其摄食旺盛;投饲方面仍应坚持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破碎料。同时,定期使用微流水刺激,以利于其性腺发育,为人工繁殖做准备。

2.5 产后培育

由于前期经过亲鱼筛选、配组、注射等操作环节,再加上亲鱼自身由于交配产卵行为而体能消耗较大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亲鱼的受伤。为降低亲鱼死亡率,产后亲鱼均需放在水质清新的暂养池中,饲养15~20 d后,再转入池塘进行日常培育,同时,转入池塘前应进行严格消毒。

3 人工催产

3.1 催产时间

根据似鳊亲鱼的成熟度和水温等综合情况,确定催产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待外界水温稳定在22 ℃以上时,即可开始人工催产。

3.2 催产前准备

人工催产在产卵池中进行,产卵池一般采用玻璃钢材质、圆柱形桶身、圆锥底结构,直径0.9 m左右,有效水深1.0 m左右。要确保人工催产设施设备配备到位(包括催产药物、注射器、量筒、研钵等器具),认真检查产卵池与集卵装置的连接部分进排水是否保持畅通,产卵池、渔网等工具是否彻底消毒,集卵网绢是否完好等,并要确保产卵池水电及配套设施齐全。

3.3 成熟亲鱼的选择

在实际操作环节,通过眼观、手摸、轻压等方法鉴别成熟度好的似鳊亲鱼。一般同龄的似鳊雌鱼相对同龄的似鳊雄鱼规格偏大,且成熟度好的似鳊雌鱼胸鳍和体表光滑,腹部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柔软有弹性;成熟度好的似鳊雄鱼胸鳍和体表有明显的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3.4 催产剂的挑选与注射

似鳊人工催产可采用地欧酮(DOM)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二合一激素催产,每1 kg雌鱼用量为DOM 1~2 mg +LRHA26~10μ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一半[11],雌雄鱼比例为1∶1.0~1.5,雄鱼多于雌鱼。催产药物采用胸鳍基部一次性注射法,进针角度一般呈45°,深度约为3 mm,缓缓注入药物。注射时间根据水温、催产准备和实际生产情况等而定,一般以产卵控制在清晨为宜。

3.5 催产管理

待所有似鳊亲鱼都注射完催产药物后,立即放入产卵池中,采用微流水刺激,水的交换量控制在1~2 m3/h,但在亲鱼产卵前2~3 h要加大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水温在22~25 ℃时,效应时间一般为8~10 h。保持产卵池周围环境安静,确保亲鱼在整个产卵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惊扰,以确保亲鱼正常产卵和受精。待大部分似鳊亲鱼产卵后将其移出,所产的漂浮性受精卵即可通过水流进入连接产卵池的集卵装置中。

4 孵 化

4.1 孵化前准备

孵化前要检查孵化桶进排水系统是否安装完备,以确保孵化正常开展,还要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4.2 放卵密度

由于似鳊所产的卵为漂浮性卵,且卵膜较薄、韧性较差,孵化时放卵密度一般控制在80万粒/m3。

4.3 孵化管理

孵化用水要求使用经沉淀池净化处理并消毒后的水,确保水量充足,pH在7.0~8.0之间,溶解氧含量在6.0 mg/L以上。在水流控制方面,孵化桶水流速度调节总体把握“慢-快-慢”的原则,流速控制以受精卵能均匀翻滚为准,当鱼苗脱膜时应适当加大流速,待鱼苗脱膜后再减小流速,以避免损伤鱼苗。在整个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安排专职值班人员,要求24 h有专人值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整个孵化过程应坚持勤洗过滤网,以防纱网因卵膜堵塞而漫水跑苗,造成不必要的人为生产事故。水温在22~26 ℃时,鱼卵一般需40~48 h脱膜。当似鳊鱼苗出膜3~4 d、腰点明显长齐能平游后,即可按每10万尾鱼苗1个鸡蛋黄的量,经网绢过滤后适时投喂,吃食20 min左右,保证鱼苗能饱食后再放养转入夏花鱼苗培育,同时统计仔鱼数量,一般出苗率可达75%以上。

5 小结与讨论

5.1 品种特点

似鳊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实际操作经验表明,小型鱼类通过实施人工授精方法很难达到苗种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且人工授精也给实际操作带来了较强的劳动强度和一定的操作难度。因此,建议加强对似鳊亲鱼的日产管理和产前培育,在提高亲鱼质量的基础上,再开展人工催产孵化等,以便取得较好效果,从而达到苗种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5.2 产前培育

产前培育是似鳊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工繁殖的效果。似鳊产前培育可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破碎料,通过营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适当降低水位来提高水温、促进鱼类摄食日渐旺盛、保持池水清新、定期微流水刺激等综合手段,达到促进似鳊亲鱼性腺发育,培育出成熟度高的优质亲鱼的目的。

5.3 孵化管理

似鳊的受精卵为漂浮性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求水流速度调节总体把握“慢-快-慢”的原则,即孵化时水流速度以受精卵能均匀翻滚为准,鱼卵脱膜后适当减小流速,同时用增氧泵充气,并及时清除卵膜,以保证鱼卵出苗率。

5.4 出苗管理

当鱼苗出现腰点、能平游摄食时即可下塘,下塘前需每10万尾水花投喂1个鸡蛋黄,以保证鱼苗饱食后下塘。同时,要求整个操作过程缓慢进行,以提高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

催产亲鱼鱼苗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亲鱼优选抓好七关键
大鳞鲃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花的一年两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冬季巧留亲鱼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