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不利则为水”理论阐发与研究概述
2021-12-05汪义明邓剑雅
汪义明,邓剑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津血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二者皆属阴分,是维持“阴平”的物质与功能基础。津血都出于中焦之精微,生理状态下互为资助,对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起到营垒作用。在受到内外因素影响下,津血协调关系被打破,“阴平”不能维持,阴阳失和,化生疾病。仲景之说“血不利则为水”恰释此理,津血不调即包括“血不利”和“水不利”两端。二者互为因果,相互牵动,同气相合,交结为病,证候颇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较高。
1 古代研究
“血不利则为水”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原文中以脉测证,指出少阳经气怫郁,三焦通行不畅,加之肾精亏虚是引起女子经水不通的关键病机,津血同源,血行不畅则津停于内,因血致水。足见仲景此理本意侧重于肾精亏虚,化源不足,推动无力,津血失和。书中当归芍药散、大黄甘遂汤均合此理。后世历代医家论血者甚多,而鲜有以津血论之者,独一二人论之深入,深溯津血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丹参、鬼箭羽配合五苓散治疗血病水肿,首创活血利水法,并对具有此效的中药进行描述。金元四大家丰富血气的内涵,但未实涉津血之理。《医学正传》首提“血证”之名,进一步明确阴阳对血的影响,仍未述津血病理之源。张景岳则归血病于阳盛和气虚两面,同时也对痰饮水湿加以界定,但也未述及二者关系,仅于脏腑论阴阳而未提生理病理之要。实论此理者乃清代蜀中名医唐容川,其在《血证论》中记述:“水病而累血,血病而兼水”“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是血瘀而兼水也”。这些论述明显将仲景的思想拓展,密切衔接津血病理关系,但言语太过绝对,将津血之理化为必然之机。然唐氏所论之坚决也并非无端之谈,其津血关系实源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经典中详述津与血的生成与转化关系,二者同宗同源,在脏腑作用下互资互化,津血同源也是津血同病的生理基础。
历代医家多着眼于脏腑或气血论之,少有用津血关系阐津血同病者。虽有论之者仅可将之总结为瘀血可以导致水肿,瘀血多兼夹水肿,水气与血病可相互为患。这些理论源于仲景之说,但拓展较少,局限于瘀和水的关系。这与理学的影响有关,部分医家抛弃经典而独尊理学,无继承焉有发展,自不能拓展视野。
2 现代运用
近年来,津血理论研究与应用广泛,涉及临床多种疾病,尤以伤科、妇科、癌症为重点,相关方药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理论参考和案例借鉴。
2.1 临床研究
“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临床多视为治疗瘀血致肿的妙法,尤以活血利水消肿为代表,各科效果俱佳。部分医者将之用于积聚病证,瘀、水交结为患,结聚成形,活血则脉络通,消水则结聚散,也根源于此理。
2.1.1 骨科
因伤致瘀,导致瘀血内停,津液外溢,津血交结,发而为病。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因此损伤多影响此三脏,损伤多先发血脉郁滞之候甚则损伤筋骨,局部气血不和自以“阴不和”为要,治疗也应重视营血和津液。无论何种损伤都应着眼于津血关系,有利于调畅局部气血,改善损伤部位血供和全身症状。朱毅[1]认为瘀阻水停的表现有青紫瘀斑,皮肤清亮,按之凹陷等水泛肌肤之症。此类损伤参考“血不利则为水”之理,调阴分而畅气机,津血并治可明显提高疗效。
2.1.2 妇科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血为女子之本,女子也多因血为病。《金匮要略》提出“女子之病,因虚,积冷,结气”,阐明常见病理因素虚、寒、郁,这都是血病的前提。血虚和血瘀交结为患,加之津不内守,水气内生,血病与水病互为影响,易郁而生热,凝而成形。李华[2]等提出“血不利”在妇科病中可表现为血行不畅,胞脉阻滞,而为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或因血水互结形成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见因血致病的表象各异,津血并治的思想应为核心指导,调血则经隧通利,行津则气机顺转,阴和则阳安。
2.1.3 眼科
内眼出血性疾病常与此理相合,尤以黄斑水肿为重点。黄斑疾病多责之于脾胃,脾不统血或湿热郁遏中焦则眼底出血,津出脉外或气不化津则水肿内生,二者相合形成黄斑水肿。周世琴等[3]认为目窍代谢旺盛与目脉易瘀易损的病理特点,是眼底“血不利”的病理基础,从津血论治眼底血症也正合其病理。孙虹等[4]运用此法治疗87例黄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可证。
2.1.4 癌症
“血不利”和“水不利”交合日久就易郁而生变,癌症病变多由脏腑虚损,邪毒内聚引起,又常波及津血之分,引起水肿泛溢。倘若血与水交结日久,凝炼成结块,就发为有形肿瘤。前后互为因果,血水为患可致肿结,肿结又会引发血水之患,导致病情缠绵。治疗多应扶正气、祛瘀血、化水湿、通络脉,以津、气、血为病理核心,调其虚实,和其逆顺[5]。
2.2 方药研究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相关性较高的中药主要有益母草、牛膝、泽泻、车前子、茯苓等,临床常用活血而行水或者理气行水而调血,属津气血并调代表。其中以淡渗分利之品较多,畅其水道而顺转气机,气津通畅则血有所归,血行顺畅,营卫之气得以调津血而安五脏。也有和血调营之药,调血而行津顺气,使经隧通利,神机顺转。现代药理研究证实[6]益母草可减轻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及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同时能提高大鼠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空泡变性及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有效改善环孢素A引起的大鼠肾功能损伤。当归芍药散、大黄甘遂汤、桂枝茯苓丸是津血并治的常用方剂,共奏调阴分而达“阴平阳秘”之效。研究表明[7]此类方药可以调节血脂代谢、清除自由基、抵抗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改善血流动力学,尤其对血流和心脏病变改善效果好。药理研究需进一步明确不同方剂组分效用,确定药物配比关系和最优组合,让中医智慧针对性指导临床各科疾病治疗,整体观思维与现代研究结合发挥新作用。
现代中医研究多从唐容川所述入手,运用活血利水法研究方药和各科治疗,局限性运用“血不利则为水”之理,将视线放于瘀血和水肿两端,少则论治肿结,几乎未见拓展思维。研究者多尊师重古,视经典如圭臬,将思路限制于固化思维,自无发展之机。吾辈当深求其理,师古不泥古,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为治学之道。
3 理论拓展
“血不利则为水”高度概括津血病理一体观,津血病变互相牵动,相合为患。“血不利”应包括血虚和血瘀两方面,“水不利”涵盖水饮和痰湿两端,四方面病理因素互为牵掣,交结难分,可致经隧不利,三焦不畅,玄府不通,虚实错杂;引起脏腑失和、神机不舒,大病乃生。
3.1 水饮出肺肾,痰湿源脾胃,津血同化源
“水不利”有水饮、痰湿之分,此两者均乃水气为患,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但同中存异,水饮乃水气之清者,实乃津液一时停聚所致,可由阳气蒸腾气化发挥正常功用;痰湿乃水气之浊者,原为水谷精微呆滞而成,其性秽浊难解,生理之性已消。究其根本,多为二者来源有异,脏腑功能失常相差。
水饮多由肺肾的功能异常产生,肺为水之上源,乃宣降之枢,宣发与肃降功能失调,脾所散之精气无力转输周身,聚而成水,多现于上半身。肾为阴阳之宅,命门之火犹如釜底之薪,化气而荣润全身,营垒百骸。下焦之火无力蒸腾津液,水气则停聚于下,转为水饮之邪。肺与肾乃金水之脏,母子共生,又同司津液之转输,生理上相互支持,病理同是水饮之源。
脾胃居中焦,治中央而长四脏,脾胃安和则后天有源。倘若脾胃运化之力不足,水反为湿,湿滞内生,痰湿就源于此。痰湿本源是水谷精微,若其转输正常,脾散精他脏,互相长养;而今停聚中焦,精微就化为痰湿,可上蒙下流,祸及三焦。
津与血都是人体重要精微,同属阴分起到营垒作用。“营”则五脏六腑、经络骨节、四肢百骸得到充养,动力有源。“垒”则脏腑、经络、三焦、玄府、腠理构象得以维持,为功能发挥提供结构基础。津血又同出于中焦,乃水谷之气所化,津液在营气作用下,奉心化赤可共化为血,血也可分而成津。津血同化源,生理互资互化,共营周身,倘一方失和,必互为牵涉,致津血同病。
3.2 血虚阳无所附,脏腑无力
血虚是“血不利”虚象的表现,仲景原文实有此意,谓之“少阴脉细”,即指肾精亏虚,化源不足,无血可下。《灵枢·天年》提出“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此理为气血理论提供基础。血为阴,气为阳,气要依托于血方可运行周身,发挥阳动的功能,谓之“阴先动,阳后随”。若化源不足、损伤失血或瘀不去新难生导致血虚,血虚则阳无所附,阳气功能异常。一方面,气不摄津,津液出于脉外聚而为病;另一方面,脏腑推动转输之力不足,阳不化气,火不消水,导致津液不消,清浊难分,水饮痰湿内聚,水气成病,实乃阴阳同患,因虚致实之候。
3.3 血瘀经隧不畅,形乃大伤
经隧通利是精微流转的重要前提,稍有怫郁病从中生,《素问·灵兰秘典论》谓之“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人体在内外因作用下,导致血脉郁滞,引起血瘀,血瘀又加重经隧不畅,形成恶性循环。津液是血液的组分,血瘀则津停,津停不循常道,流于脉外,发为水气病,轻则局部肿胀,重则波及全身,甚现危候。外伤引起血行异常可致脉道破损,津液随离经之血而出,津聚局部,或流注周身。血瘀又会引起“阴平”难安,阴不平则阳难秘,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自会受扰。经隧不畅,阳气不摄,肺肾不化,脾胃不运,四者相合,水气内停。血瘀还可造成血虚,营血虚滞则虚实同患,多种因素并存,病证繁杂难解。
3.4 调血行津法
津和血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密切相关性,主导和影响人体阴分,临床治疗应着重关注二者,尤以“血不利”和“水不利”为要,临床不仅局限于瘀血和水肿,可见瘀血、血虚、水饮、痰湿等证,治宜调血行津之法。调血则脉络得养,经隧得通,津血通畅;行津则水气自消,津液得复,浊气难留,气机得展;虚实兼顾则气血充沛,五脏安和;多法并举共奏畅达津血,协调生机之效。凡病机符合津血同病者,都应顺此法而治,从生理和病理关系入手,兼顾整体性和动态观,实为治疗“阴不平”之妙法。此法用于津血之病,调和阴分之不和,共奏“阴平阳秘”之功。调血行津法实乃仲景此论之要旨,从生理整体观辨治疾病才是中医学的精髓,临床以四物汤合小柴胡汤为代表,可根据津血偏颇调整组方思路。
4 结语
“血不利则为水”是医圣提出的经典理论,当代可用作各科津血同病的指导,其核心实为调“阴不平”之法。古今医家多局限于瘀血和水肿的关系,少有开拓性阐发,而此理实为津血辨治通法,适用于津血同病之证,并可将治未病融于其中。现代研究应将病理相关性疾病归类,采用脉络式研究,为津血同病之证提供依据。方药研究应判定不同药组的临床效用价值,筛选不同梯队的临床用药,为方剂研究开拓思路,提供临床参考。经典流传千载,乃中医之根,其中奥妙无穷,必根于经典方可获取妙法,同时用现代视角和方法深究古人之理才能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