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平台建设下医学类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1-12-05颜春鲁李荣科安方玉王彩霞汪永锋谢晓蓉牛彦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7期
关键词:挑战杯本科生论文

颜春鲁,李荣科,安方玉,王彩霞,汪永锋,谢晓蓉,牛彦强,邓 婕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医学生本科学习期间应该适当地收集和解释研究结果,开展研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参与或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本科教育中有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对帮助其未来成为好的临床医生至关重要[1-2]。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注重对高校学生专业素养、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教育有两个主要成果:知识的积累和人才的发展[3]。让本科生拥有研究经历的情况下,能让他们的学习和技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并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其在未来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时,因为科学研究能力不强而导致医学研究质量下降的可能,因此拥有创新能力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提高未来科学研究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4]。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各高校应当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5-6]。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当下高校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于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良好的知识储备结构是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而知识结果构建来自于课堂教学。本校通过对兄弟院校医学生课程设置的相关调研,结合本校医学生教育的试剂情况,制定了基于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大一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技术专题讲座,还增加了与医学相关的文献检索专题讲座和生物信息学相关操作技术专题讲座,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以期为后期的科研项目申报、各类竞赛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构建创新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创新实验平台建立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育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因此,该平台应该是一个以“自主学习、综合实践、科研设计与科研创新”为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7-9]。

2.1设置梯度研究平台 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早期的医学研究经历可为其后期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甚至为其成为医学及生命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创造条件。但目前的现状是他们根本没有接触到研究项目,缺乏科学研究的动力,科研能力也相当不足,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掌握的信息不足、过多的课堂教学占据学生时间和精力、学校部门的协助不足和没有可以运用的研究平台。我们寻求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地方中医研究特色、紧密衔接大学生竞赛平台的创新平台,让本科生能够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增加本科研究经历。

2.1.1基础性实验创新平台 主要依托传统教学中的经典实验,在学生的经典实验培养中,依托实验实训中心的下设部门基础医学科研中心的实验平台,借助讲授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相关教师,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技能的训练。如在微生物学的实验课讲授中,强调教师突出显微镜知识的讲解,并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在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课讲授过程中,强调教师突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等知识的讲解,并提高学生对微量加样枪、酶标仪、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及紫外凝胶成像仪的正确使用;在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讲授中,强调教师突出实验动物的抓取、灌胃、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及疾病模型制作等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疾病模型建立的能力;在病理学的实验课讲授中,强调教师突出切片制作及HE染色等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制作切片和HE染色的能力。以此为依托,接入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后,对入选的学生以考核的方式对其基本操作能力进行初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组、分类培养,继续对显微镜和油镜的使用和保护、病理切片的制备、HE染色、瑞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ELISA、细胞培养、蛋白印迹技术和PCR技术等实验操作进行系统培训,为学生科学氛围的形成、学生眼界的拓宽、科学研究过程的建立提供初步的探究体验。

2.1.2综合性实验创新平台 综合性实验创新平台着重在于创建一个打破年级限制、专业限制、学科限制,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和交流机会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以不同学科知识点综合设计而成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好地实现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同时能更好地利用实验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该平台有助于大学生各项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建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2.1.3设计性实验创新平台 创建一个前沿性的研究平台环境,带来个性化研究学习的体验。这个平台只提供他们研究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不设特定课题,学生完全自主,以他们自己为中心。学生们自己寻找平台内的合作者,并以团队的形式,各自开展自己团队感兴趣方面的研究,保持高水平的自主式科研。学生自行设计研究,但仍让其选择一位科研中心的教师作为技术指导,以做出基于科学的决策,确保他们满足课题的可行性要求,必须是新颖的、相关的、有意义的。

2.2建立健全大学生研究团队 将大学生组织成多个阶梯式团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学生(团队领导:通常是在我们的创新平台上有过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带领中级学生(团队成员:通常是大二或大三)和新来研究团队的学生(团队成员),双向选择一位教师作为导师,把握团队的项目是一个清晰、有意义的研究和监督他们的研究。每个团队独立工作,在合作过程中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乐于交流、善于协作的精神。

我们建立了一个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用、简单、直截了当的平台网站——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目的是:(1)组织负责人汇编每周与创新实验室研究项目相关前沿生物信息,使其能够随时查询;(2)组建成果展示平台,在他们课题结束后,将他们的研究准备、数据收集、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以标准化、最新和清晰的方式呈现;(3)面向全校和全国医学院校吸纳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对有合作的机构都可添加到我们平台的数据库中,在其上创建工作组。

3 医学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中实现个性化科研素养的培训途径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科研素养培训,可以通过在理论授课中引入科研思维,在传统实验中引入科研设计思维模式,在自己的科研课题实施中积极纳入本科生参与,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类科研类竞赛,积极指导学生各类科研类论文的撰写等。结合本人多年来指导本校本科生在创新基金申报、甘肃中医药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及全国“远志杯”竞赛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须以科研项目或课题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文献检索、文献汇报、课题的设计、课题进展汇报及课题实施等方面进行PPT总结汇报,让学生达到“做中思”“思中做”“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理论知识与科研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提升本校本科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3.1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指导本科生积极申报本校大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鉴于本校本科生录取分数线高于省内其他高校,加之大二年级的学生课程相对较少,使得本校以大二学生为参与科研主体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基础,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了解相关研究课题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逐步凝练出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方向,积极指导学生设计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并通过中英文文献的深入挖掘不断完善子课题的方案,并分析实验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提出实验的预期成果,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申报,使得本校学生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思维,如学会了文献的阅读与分析、选题的方法和策略、标书撰写中技术路线的制作、科研课题的整体设计、科研思路的汇报方法等。近5年来,本团队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本校资助项目约18项,极大地促进了本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3.2结合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导本校本科生完成综述类论文的撰写 在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的同时,指导教师应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本课题领域的综述撰写。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综述类论文题目的拟定:通过文献汇报和课题讨论,逐步拟定一个综述类论文的题目;(2)综述类论文内容的构建:题目选定以后,再次以关键词、主题词等为检索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英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构建论文的大体框架,并通过组会讨论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其内容的设计;(3)综述类论文的撰写:在构建的框架内,对所查阅的国内外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完成论文的撰写。近年来,本团队教师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9篇,5篇为CSCD论文,1篇为北大核心论文,在本校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3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鼓励学生以团队参赛的方式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的同时,也能让本校本科生在整个竞赛中看到与其他学校学生的差距,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内动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近年来,本团队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荣获国家级“远志杯”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各3项,并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优秀奖2项,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4项,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6项,甘肃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5项,甘肃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3项,甘肃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6项,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4 小 结

新时代医学本科教育的重点应该从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步转移到科研素养的培养上来,必要的科研素养也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0-13]。为此,作者尝试以甘肃中医药大学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为依托,以培养本科生(尤其是选择了以大二为主体的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升其科研能力为出发点,在创新基金的申报、综述类论文的撰写,各类挑战杯竞赛上给予了积极指导,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足之处就是本校对学生科研训练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后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动本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挑战杯本科生论文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