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治疗性护理干预研究*

2021-12-05沈超群林翔英施家芳黄铭涵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7期
关键词:胃癌状态评估

沈超群,黄 健,林翔英,陈 慧,施家芳,黄铭涵△

(1.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有胃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概念,是正常胃黏膜发生炎-癌转化的重要病理阶段[1-2]。PLGC由于其病名的特殊性,症状的反复性,以及治疗的长期性,均易造成患者的认知歪曲,对患者机体、心理造成长期双重负担。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视对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性护理干预,以期改善PLGC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状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LGC患者6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09±6.10)岁,平均病程(6.83±2.61)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42±5.80)岁,平均病程(6.79±2.12)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具有临床症状,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内镜确诊,但缺乏临床症状者;(2)不愿配合问卷者;(3)有内分泌和肺、心、脑、血管等疾病,且其症状、体征影响中医证素统计者;(4)服用抗抑郁、镇静剂等药物,或目前存在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及智力障碍等。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护理干预研究,且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由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治疗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时间从确定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前1 d开始,每2周1次,每次约30 min,以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常规护理包括熟悉患者的病史及病情资料,并建立医患间信任、和谐的关系。了解患者既往的治疗经过,耐心地向患者讲解PLGC相关知识、药物口服用法及注意事项等,及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治疗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3-4]以下几点。(1)评估性沟通:通过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的动机性访谈,促进深度医患交流,沟通中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历程,对PLGC疾病相关信息的认知情况及态度。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对病情理解的夸大,了解患者对PLGC错误认知的内容。通过挖掘患者功能失调性假设,对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进行充分评估,以确认患者目前存在的行为认知问题,并确立沟通的策略和方案。(2)治疗性沟通:在前期互信的医患关系基础上,通过以内容性沟通为主的方式,对挖掘的患者认知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遵循原则:(1)倾听,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允许并鼓励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2)通过旁征博引,应用文献查新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如疾病国内外治疗进展、治疗后病理复查改善的临床报道,以及近期治疗性药物研发进展等客观有利证据,重塑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3)应用认知和行为技术,纠正患者负性自动思维。(4)在引导患者合理的替代假设后,能进一步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积极改变原有的不良情绪倾向,通过新建立的情绪体验,有效改善原来伴随的抑郁、焦虑状态。上述干预均安排在上班时间,由接受过心理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干预场地为消化内科心理诊室及病房健康宣教室。

1.2.2评价工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5]。SAS与SDS均各有20个条目,条目评分相加后乘以系数1.25,其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其中总分50分以下为正常,50~<60分为病情评估轻度,60~<70分为病情评估中度,70分及以上则为病情评估重度。

1.2.3资料收集方法 在干预前及干预2个疗程结束后,均由专科护士向所有入选患者发放SAS、SDS。测评前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测评的相关内容,以利于解除患者疑惑,客观对待量表评估。患者自评后,所有量表当场回收进行标准分转化及数据汇总、统计,得出结果并制表。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心理测评结果比较 60例PLGC患者中伴焦虑状态者20例,占33.3%;伴抑郁状态者11例,占18.3%。其中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者7例,占11.7%。心理异常者总数占比达51.7%(31/60)。两组干预前心理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胃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早在2000年WHO就将PLGC列为胃癌防治的重要阶段,积极干预PLGC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PLGC患者临床多长期伴随着反复发作性胃痛、胃胀等消化道症状,加之缺乏客观、理智的疾病认知态度,易并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当今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量研究表明PLGC发生、发展与不良精神心理状态关系密切[7-10]。王萍等[9]运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构建病证结合PLGC风险评估模型,发现PLGC患者胃癌家族史比例高,合并焦虑比例高。史彬[10]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焦虑在PLGC组与非PLGC组暴露率分别为41.9%、19.7%(P<0.05),OR值为2.404(95%CI1.058~5.511),提示焦虑是PLGC发生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脑-肠轴”代表包括神经内分泌途径、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间的相互联结双向系统。不良心理状态可通过“脑-肠轴”引起胃肠道局部炎性反应,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肠道通透性并改变内脏超敏性和运动性,从而进一步加重消化道疾病[11]。不良心理状态还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活化肥大细胞,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加剧胃肠道炎性反应,从而诱导PLGC的进展[12]。本研究提示,PLGC患者心理异常者占比高达51.6%。因此,关注PLGC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大多数患者对于求诊心理医生心存顾忌,且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存在认知缺陷。医护人员成为其心理干预的主要实施者,有着现实的客观意义及必要性。近年来,治疗性护理沟通的开展,已被国内外护理界认为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荣誉感的护理行为之一[13]。治疗性护理沟通的核心要点在于治疗沟通时给予患者疾病、症状的正常化态度,并制定个性化方法和认知干预措施。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减少不良情绪患者存在的负性思维,从而直接缓解精神病性症状本身,消除症状发展和维持有关的因素,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14-15]。金文岚等[16]研究指出,护士借助认知行为治疗对肿瘤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护理干预有显著效果,并建议在医院护理中推广。本研究通过观察组治疗后SAS、SDS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证实,治疗性护理干预对PLGC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心理异常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应重视PLGC患者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干预。治疗性护理干预与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比较,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且对PLGC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心理异常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胃癌状态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状态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