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摘叶促萌效果调查

2021-12-04王西锐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4期
关键词:摘叶腋芽封顶

王西锐

生长势较弱的猕猴桃品种树冠形成困难,光合产物积累难,需要刺激生长。笔者初步试验、调查了摘叶措施对猕猴桃萌芽的刺激效果。

1 基本情况

试验调查地点在陕西省周至县南千户村猕猴桃园,品种为3年生翠香。5月27日摘去叶片,留下叶柄,记录摘叶数量。6月11日调查处理株萌芽数,计算萌芽率;同时调查自然萌芽率(对照)。

2 调查结果

1)主蔓新梢上摘叶后萌芽率。调查结果显示,主蔓摘叶后的平均萌芽率为38.2%,显著高于自然萌芽率2%。

2)封顶枝摘叶后萌芽率。调查结果显示,封顶枝摘叶后,摘叶处腋芽萌芽率为25%,显著高于自然萌芽率2%,但与主蔓摘叶促萌相比,封顶枝摘叶显然发枝要更加困难。

3 调查小结

1)从激素平衡角度看,猕猴桃摘叶处理除去了老叶,削减了来自叶片的促休眠激素(ABA等),促进了腋芽萌发。同时,芽的老熟程度不同,其自身内源激素平衡水平也制约了萌芽的难易。一定程度上,嫩芽易发,老芽不易萌发甚至不萌发。

2)调查表明,主蔓摘叶促进夏芽萌发的效果强于封顶枝摘心。可能是因为主蔓延长头不断延伸,作用于后部腋芽,使激素平衡更偏向于“年轻化”,萌芽变得更为容易,而封顶枝上叶片相对较早成熟,芽子成熟度好,休眠较早,因而较难激发腋芽萌发。

3)摘心促萌是一个有效的促萌措施。翠香、红阳等品种树势较弱,经春季一段时间生长后,新梢即大量封顶。这种生长方式显著影响树冠扩展和有效光合面积形成。同时,封顶的植株至中晚秋又可能爆发式萌芽,大量消耗树体营养,影响次年正常开花。适时采取摘心措施,可不断激发植株新的生长,破除其节律性生长(春季生长,夏季停长,秋季复萌)。

通过调查发现:①摘叶留柄可有效刺激萌芽。②在主蔓生长达到要求长度后,轻摘心,待摘心口下芽萌动后,再对主蔓中后部合适部位叶片摘叶,促发结果母枝,实现前后部结果母枝势力均衡,避免次年光秃。③在新梢即将封顶或刚封顶时,对顶部1~2叶摘叶留柄,刺激顶芽萌发,填补架面空间,有效增强弱势品种生长势,促进光合产物积累。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摘叶腋芽封顶
外源独脚金内酯对烟草腋芽伸长及独脚金内酯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瓜果类蔬菜整枝摘叶有讲究
生长素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研究进展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摘叶对‘赤霞珠’葡萄光合能力的影响
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