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沃诺拉赞治疗酸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2021-12-04陈连云杨铭周蔚何志高

医药导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食管炎胃酸溃疡

陈连云,杨铭,周蔚,何志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酸相关疾病(acid-related diseases,ARDs)是指胃酸分泌过多或对胃酸异常敏感而产生的消化道疾病[1-3]。胃酸分泌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PUD)、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有效药物,并能预防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所致胃溃疡[4]。目前,质子泵抑制药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 是治疗ARDs常用药物,临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5]。但PPIs也存在局限性,如半衰期短、受基因多态性影响、药效受酸性条件影响等[5-6]。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对ARDs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自1986年起,人们开始开发钾竞争性酸阻断药(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s,P-CABs)[7-9]。其中,SCH28080是最早开发的P-CAB,遗憾的是,由于其对肝脏毒性作用较大,后续开发被终止;AZD0865是另一种药物,其优点是起效快,治疗食道炎、非侵蚀性反流性疾病等的效果与艾司奥美拉唑相似,但效果并不优于艾司奥美拉唑,且存在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因此无法进行进一步实验[8]。近年来,沃诺拉赞(vonoprazan,VPZ)作为新型P-CAB受到医药界广泛关注,该药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抑酸作用,且不经CYP2C19代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PPIs缺点[7-9]。近几年,VPZ治疗ARDs的研究不断深入,笔者在本文就VPZ在ARDs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1 VPZ概况

VPZ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开发,于2014年12月获准上市,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PUD 、GERD、糜烂性食管炎、根除Hp的辅助治疗等ARDs[9]。目前正在进行VPZ的Ⅲ期临床试验,以开发用于预防NSAID治疗期间ARDs复发;此外,还能用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和经内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术的治疗[9]。与传统PPIs不同,VPZ通过可逆性、竞争性抑制质子泵(H+-K+-ATPase)上K+结合位点从而抑制胃酸分泌[10]。

体内药动学研究显示,单次给予VPZ 20 mg,空腹与进餐后其平均最大浓度分别是24.3和26.8 ng·mL-1,tmax分别为1.5和3.0 h;两种情况下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7.7 h[11]。VPZ在pH值1~2环境中能稳定8 h以上,且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溶解度,起效快[12];即使在中性环境,VPZ与H+-K+-ATPase 结合的Ki为10 nmol·L-1(pH值=7)、3 nmol·L-1(pH值6.5)[11]。由此可见,VPZ口服吸收迅速,胃内容物可延缓吸收。VPZ的t1/2短,在胃组织中有较高积累,清除率低,作用时间长,24 h内能持续发挥作用。不同于大多数PPIs,VPZ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超过80%,主要经过CYP3A4 代谢,且代谢产物均无活性,因此,药物通过原型发挥作用,起效快[11-13]。药物主要经过尿液排泄,少部分经粪便排泄。与最早开发的SCH28080、ARH047108、AZD0865等相比,VPZ是在这些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高通量筛选,对中心吡咯衍生物的化合物进行修饰而开发的,因而肝毒性较小[7-9]。

2 VPZ在ARDs中的作用

2.1VPZ在GERD中的作用 GERD是最常见的食道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胃内容物回流从而导致胃灼热、胃酸反流[14]。目前PPIs是GERD临床治疗金标准。但有80%患者夜间会感受到胃灼热,其中29%患者会在夜间由于胃酸反流引起咳嗽或窒息而被唤醒[15]。调查结果显示,服用PPIs后,此类症状并未完全缓解,50%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超过20%患者每天服药频率达到2次或需要加用其他药物[15]。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将73例GERD患者分两组,分别使用VPZ或者PPIs,结果显示,治疗后VPZ组未见与酸相关的GERD病例。当排除EMD患者时,VPZ组食管酸暴露时间明显短于PPIs组,且胃内pH值<4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因此,VPZ在治疗的GERD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且效果可能优于传统PPIs。此外,有学者随访55例接受VPZ治疗的GERD患者,随访时间1年,使用IZUMO量表评估药物对胃肠道症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VPZ10 mg治疗1个月,可改善GERD患者89%症状,且有82%症状无需进一步治疗即可维持1年。持续使用1年可使47%GERD症状得到持续缓解。经过1年治疗,糜烂性食管炎内镜治愈率达到95%[16]。另一项研究显示,长期(52周)维持10或20 mgVPZ治疗能降低GERD复发率[17]。因此,长期使用VPZ对控制GERD有效[18]。

为评估VPZ剂量与治疗效果,有学者开展了一项为期8周的II期研究[19]。GERD患者分别接受5,10,20,40 mg·d-1VPZ,对照组患者服用兰索拉唑,30 mg·d-1。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方面VPZ不逊于兰索拉唑。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服用药物第2周时,使用VPZ 20 mg治疗重度食管炎的治愈率高于兰索拉唑,两药治愈率分别为96%和82.6%[19]。由此可见,小剂量VPZ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尤其在重度、难治性食管炎中。

2.2VPZ在根除Hp中的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根除Hp方案有标准三联方案和含铋剂四联疗法[20]。Hp能依据自身染色情况发生变异,并对不同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如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这也是致使Hp初次根除失败的最主要原因[20]。有专家尝试增加PPIs剂量并更换抗菌药物种类来提高Hp根除率。与此同时,P-CAB开发利用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在提高Hp根除率方面。曾有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在641例患者中,与兰索拉唑30 mg比较,VPZ 20 mg治疗Hp根除率更高[21]。一线治疗失败后,VPZ用于二线治疗也能取得较好效果,有效率达到98%。此外,1 688例大样本Hp患者接受三联治疗,结果显示含VPZ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含第2代PPIs的三联疗法。因此,研究者认为VPZ很可能成为未来根除Hp的首选药物[22]。

进一步研究显示,在年轻人群或者中年人群,使用VPZ三联疗法治疗效果优于基于PPI三联疗法,这可能由于老年人胃黏膜发生严重萎缩,胃酸分泌减少,VPZ对年轻人的抑酸作用强于老年人[23]。由此可见,VPZ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存在密切关系。此外,研究显示,从服药开始,甚至晚上,VPZ均具有较强的抑制酸作用,Hp清除率较高,为证明这一理论,日本正进行这项临床研究[12]。

2.3VPZ在治疗PUD中的作用 PUD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是消化科常见疾病,除了Hp感染,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NSAID也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者引起胃溃疡[24-25]。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奥美拉唑等抗溃疡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低镁血症、皮肤损伤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不良反应[26]。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治疗胃溃疡8周,VPZ与兰索拉唑相比具有非劣效性[27]。通常有胃溃疡出血病史同时服用≥2种NSAIDs药物、高剂量NSAID药物或者同时服用抗凝药等,会增加NSAID相关溃疡发生[12]。有报道显示,621例有PUD病史且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其中217例每天接受兰索拉唑15 mg,202例接受VPZ10 mg,202例接受VPZ20 mg。24周后结果显示,PUD复发率分别为2.8%,0.5%和1.5%[28]。这可能因为NSAID相关上消化道损伤是pH依赖性的,胃内pH值越高,损伤发生率越低,而VPZ从初始使用时就产生强烈抑制酸作用。此外,合用VPZ和NASIDs期间,未观察到其发生相互作用;与阿司匹林联用,VPZ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9]。

此外,有Meta分析涉及14篇文章、1 328例患者,评估VPZ在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溃疡方面的疗效。结果显示,VPZ组具有更好的溃疡收缩率,并且愈合效果更好[30]。因此,VPZ可能将是处理ESD术后溃疡较好的选择[30-31]。

3 VPZ安全性

研究显示,短期使用VPZ抑酸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发生高胃泌素血症、肺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艰难梭菌感染等不良反应[32]。研究VPZ治疗ARDs效果时,也评估其安全性。在接受Hp根除治疗的患者中,只有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粪便软或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肝毒性等报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3-37]。在一线用药根除Hp的临床实验中,服用VPZ或兰索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和24.6%[26]。在治疗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O)的临床Ⅲ期试验中,服用时间8周,VPZ组和兰索拉唑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分别为38.1%和36.6%。两药疗效均较好,安全结果相似[38]。为验证VPZ剂量与长期使用安全性,日本学者正在进行一项评估10或20 mg VPZ对治愈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5年维持治疗的安全性的研究。

此外,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在服用该药时需要谨慎。有研究显示,服用该药物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AUC0-inf及Cmax水平是对照组患者的1~3倍[3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VPZ作为新型钾离子竞争性抑酸药,在治疗ARDs中与传统PPIs相比,具有非劣效或优效性,尤其在夜间。与前期P-CABs相比,VPZ肝毒性低,且与H+-K+-ATPase解离缓慢,作用持久,这为ARD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但是,目前人们对其认识尚不全面。该药物上市时间较短,在临床上还未得到推广与应用。VPZ最先在日本上市使用,现有的临床文献报道集中在日本及英国人群,笔者未见国内相关研究;VPZ疗效与安全性是否与地区、种族等有关还需要大量研究。除此之外,大量研究仅仅将其与PPIs进行比较证明其非劣效性,该药是否能替代PPIs成为新一代治疗ARDs的药物,这些都需要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长期研究与关注。

猜你喜欢

食管炎胃酸溃疡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吃苏打饼干养胃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