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古文搭建学习支架
2021-12-03王书喜
王书喜
小古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这些小古文对奠定小学生的文言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初次接触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的小古文,畏难情绪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古文呢?为小古文搭建学习支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为小古文搭建古今对应支架
小古文与小学生经常接触的现代文最大的区别是字词。小古文虽然内容简单,故事性强,但因为文章的遣词用字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小学生又是初次接触这样的字词,学习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为他们搭建学习支架。
笔者在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多次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小古文中的单音节字词非常陌生,这些字词与他们所熟悉的双音节字词大相径庭,学生无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基于此学情,笔者为学生搭建了古今字词对应的学习支架,即引导学生明确:古文用字多用单音节字词,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字词,二者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古文中的很多单音节字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字词是可以一一对应的。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知识,笔者首先给学生列举了几个他们容易理解的单音节字词,并将这些字词与现代汉语一一对应。如古文中的“目”“鼻”“笔”“杯”“女”“禾”“房”“桌”“椅”“行”“放”分别对应现代汉语中的“眼睛”“鼻子”“毛笔”“杯子”“女子”“禾苗”“房屋”“桌子”“椅子”“行走”“放下”。这样的一一对应,让学生觉得古文字词并不难懂,也就在客观上打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将文本中的单音节字词改成双音节字词,学生经过讨论,最终将文中的大部分单音节字词都改成了双音节或三音节字词:“群”—“一群”、“儿”—“儿童”、“戏”—“游戏”、“庭”—“庭院”、“一”—“一个”、“跌”—“跌落、跌入”、“没”—“淹没”、“中”—“中间”、“众”—“众人”、“弃”—“放弃”、“击”—“击打”、“得”—“得以、能够”、“活”—“活下来、救活”。通过这样的对应理解,学生基本能疏通文意,并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文中人名的理解,笔者在白板上呈现几个学生的名字:“刘子涵”“王智睿”“张玉玦”“孙汀芷”。指名学生“喊”这几名学生,有学生直接“喊”出姓名,有学生舍去学生姓氏,只“喊”其名字,于是,笔者告诉学生:“在文言文中,一个人的姓名全称出现以后,后面再提到这个人,就只写名字,不再写姓氏了,这就和同学们互相‘喊名而不‘喊姓名是一个道理。”学生很高兴,立即互相“喊”出同桌的名字,不再“喊”出同桌的姓名全称了,对文中的“光”指“司马光”也就没有理解障碍了。
二、为小古文搭建知识规律支架
阅读文言文,必须要理解文言实词。因为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很多文言实词能够用现代汉语解释,有时甚至古今同义,对小学生而言,理解文言实词是有章可循的,但是,教材中的小古文中也有不少文言虚词,这些虚词大多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起到连接词句、表达感情的作用,而且,一个虚词往往有多个作用,这些特征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难度是很大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和文言虚词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知识规律支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笔者请学生回答文中两个重要虚词“之”“而”的意义和用法时,大部分学生面面相觑,少部分学生交头接耳,也有个别学生能结合上下文意答出第一个“之”和第三个“之”都是指李子,第二个“之”是指王戎,但对于“而”字的用法和意义,答案就更是五花八门了。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虚词,笔者首先给学生搭建了理解文言虚词的规律支架:①据位置辨用法;②依词性辨意义;③按句意辨词义。然后出示文中语句“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和“取之信然”,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之”的用法和意义。经过引导,学生基本明确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李子,第二个“之”也是代词,代指王戎,第三个“之”还是代词,代指李子。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之”作代词时,前面一定有一个动词来支配这个“之”,“之”可以代人,也可以代物,并指导学生列出“公式”:(名)+动+之。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笔者依然运用这种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根据笔者引导和互学,最终明确了“而”的意义和用法:“而”可以表示前后两件事是矛盾的,也就是前后二者关系是相反的,“树在道旁”,果实应被人摘掉,后文应该是“少子”或“无子”,但文中却是“多子”,可见这个“而”在文中表转折关系,是“但是、然而、却”等意。学生也按理解“之”的方式,列出理解“而”的“公式”:(A)+而+(-A)。
三、为小古文搭建背景支架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古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解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五六年级,教材所选小古文虽然简短,但意蕴逐渐深厚。小学生受阅历和认知所限,即使能顺利疏通小古文文意,却难以理解小古文的深刻意蕴,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限制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支架。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是一篇影响深远的政论文,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积极、情感色彩激越的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其意蕴深厚,作者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少年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如何让小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理解本文的背景支架:作者是什么身份?本文写作于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三个问题直指本文的写作背景,暗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生从文本后的“选做”题中发现“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这一信息,断定文章写于一百多年前,而且从中发现本文是写强国梦想的。至于一百多年前发生了什么和梁启超其人,学生则无法自行解决了,于是,笔者补充:一百多年前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也就是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的第二年;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有了这个学习支架,笔者给学生简要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作者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②作为当代少年,你应该如何尽到“今日之责任”?因为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明确:作者因为变法失败,深感“老大帝国”的腐朽堕落,也清醒地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官吏已经腐朽,要改良社会,要变法成功,必须依靠有朝气、有活力、有进取精神的“少年”,“少年”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脊梁,所以,他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希望年轻人担负起改良社会、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旨归。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基本能从自身谈起,如“发愤图强”“学习知识报效祖国”“为理想而奋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等。
(作者单位: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