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2021-12-03朱益明
朱益明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之一,而推动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首先,如今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发展为促进人人发展的普及化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为中心”成为教育最重要的理念。要将“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学校与教师必须针对每名有特点、有差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显然,教师要研究教育对象,即每名学生的特点、需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教书育人才能成为现实。其次,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发展的驱动力,而没有研究就不会有创新。这里的研究就包含着教师的研究。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这句话强调教师与律师、医生一样,都是专业性的职业,而不是传统的“教书匠”。教师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师必须有专业的教育观念、有实施教育教学的专业行为,其中包括研究意识、研究精神、研究态度和研究行为。教师关注研究是为了发现自己是否改进了自身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是否增强了有效的教学能力,是否使学生获得更多进步和发展,是否发现了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之,教师研究是基于教师职业工作的需要,是教师成为专业研究者的关键要素,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威望与社会地位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校本研修和行动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一套普遍适用的思想观念或者创造一种广泛适用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师研究的重点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如研究影响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变化,研究如何不断地改进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既有行为,研究如何使每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成就最大化,研究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总之,教师研究必须立足于教师所在的学校,面对真实的学生群体,把在行动中研究和在研究中行动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教师研究要超越名利的诱惑。当前,教育领域還存在一些“五唯”现象,教育科研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对教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这些对学校和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都有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注重研究课题立项及立项级别,而忽略了研究的内涵。学校和教师开展研究需要立足于研究本身,使研究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以及示范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全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总之,教师要专注研究、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以研究促教学,以教学促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