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融合探索与建议

2021-12-03赵伶珊王婷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合

赵伶珊 王婷婷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学生学好该课程可独立从事一门职业,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与仓储相关的工作。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确定课程和思政目标,深挖思政教育融入点,以某任务为例设计教学过程,最后从教师、教法和学生的角度提出课程思政教育实施建议。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 课程思政 融合

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背景

随着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开展,高职院校加强与合作企业协同育人,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学习中引入合作企业真实数据开展教学、方案设计等,并进入到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操,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从2017年开始,物流管理专业與苏宁、京东等物流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学徒班学生深入企业实习,从企业职场环境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新目标

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质目标及思政目标,具体如下。

(一)职业素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在仓储工作场景中的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仓储设备标准化、仓储作业规范化等意识

●培养学生成本节约,保证质量的意识

(二)思政目标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学生绿色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求精、专注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结合课程目标,在不同模块加入思政教育内容,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现场展示、案例分析、讨论、视频展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课程不同任务与思政教育融合点选择如表1所示。

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下,挖掘与仓储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和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从课堂组织上,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课上展示我国的优秀物流企业、物流人、物流资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在课前签到、课中测试、课后作业提交环节,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以项目1任务1:仓储的概念及功能为例,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设计如表2所示:

四、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建议

近几年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贯穿高职所有课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思政元素,并通过思政教育促进课程学习,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提升双师比例,丰富思政元素

随着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认定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双师比例无疑对高职院校学生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双师教师可以将校外获得的资源和经验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制作出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此保证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鲜活和广泛。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思政考核

为了更好地理解仓储相关思政精神,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设计学生参与的环节,穿插仿真实训平台或软硬件的操作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根据物流企业涉及的实际问题设计教学任务和实训任务,确保学生学习后能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授课教师应巧妙设计思政考核方案,有效了解学生接受的效果,并为后续的课程优化提供借鉴。

(三)不断深入关注学生,提高学生能力

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更新并合理选择思政元素,注意思政元素的难度,培养学生关心行业动态、关注行业环境的习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素质,以期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扬.仓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8):178179.

[2]崔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仓储作业与管理”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19(22):82.

[3]高磊,都继萌,郭冬芬,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0):126127.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